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囊封
封事。 宋 王庭圭 《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詩:“囊封初上九重關(guān),是日清都虎豹閑。”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君疇:“次月囊封言古今為天下患者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span id="3k22ooi" class="book">《明史·文苑傳一·徐一夔》:“往 宋 極重史事……侍從之直前啟事,中外之囊封匭奏,下至錢穀、甲兵、獄訟、造作,凡有關(guān)政體者,無不隨日以録。”參見“ 封事 ”。參閱 宋 戴埴 鼠璞·封章
分類:封事
《漢語大詞典》:囊奏
封事。 宋 蘇舜欽 《杜公求退第三表》:“近者,沓貢囊奏,愿解劇權(quán)?!眳⒁姟?封事 ”。
分類:封事
《國語辭典》:封事  拼音:fēng shì
古代臣子奏事,以皂囊封板,防止泄露,稱為「封事」?!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jì)》:「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唐。杜甫 春宿左省詩:「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
《漢語大詞典》:上封
(1).謂帝王登 泰山 筑壇祭天。史記·孝武本紀(jì):“ 漢 主亦當(dāng)上封,上封則能僊登天矣?!?br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書言事時,將奏章用皂囊緘封呈進,以防泄漏,謂之“上封事”。 唐 劉禹錫 《蘇州謝恩賜加章服表》:“務(wù)進者爭先,上封者潛毀。功言易信,孤憤難申?!?宋 司馬光 《答彭朝議寂書》:“雖然朝廷近發(fā)詔書,溥覃四海;雖市廛畎畝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div>
《漢語大詞典》:囊書(囊書)
(1).囊中書札。 唐 杜牧 《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詩:“懸弓三百斤,囊書數(shù)萬紙?!?br />(2).以袋盛書。 唐 李山甫 《赴舉別所知》詩:“腰劍囊書出戶遲,壯心奇命兩相疑?!?br />(3).猶囊封,封事。 宋 司馬光 《與范景仁書》:“自夏及秋,囊書三上,皆杳然若投沙礫於滄海之中,莫有知其所之者?!?/div>
《國語辭典》:削草  拼音:xuè cǎo
1.除草。比喻消除災(zāi)禍。如:「這項措施從根源防治著手,可說是削草除根,永絕后患?!姑?。徐元《八義記》第三五出:「拿住孤兒只一刀,這回削草不留毛?!?br />2.為求謹(jǐn)慎嚴(yán)密而將底稿銷毀?!稌x書。卷一○二。劉聰載記》:「在位忠謇,屢進讜言,退而削草,雖子弟莫得而知也?!埂赌鲜?。卷五○。列傳。劉瓛》:「琎入侍東宮,每上事輒削草?!?/div>
《國語辭典》:折沖禦侮(折沖禦侮)  拼音:zhé chōng yù wǔ
打敗敵軍,抵抗外來的侵略。宋。胡銓〈上高宗封事〉:「嗚呼!參贊大政,徒取充位如此,有如敵騎長驅(qū),尚能折沖禦侮耶?」
《國語辭典》:劇秦美新(劇秦美新)  拼音:jù qín měi xīn
文章名。漢揚雄撰。王莽篡漢自立,國號新。揚雄乃仿司馬相如之〈封禪文〉,論秦之暴政而稱美新莽,以取悅王莽,求免于禍。
《漢語大詞典》:禁封日
禁止上封事的日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釋道·段朝用:“上怒,以 朝用 已改官不受命,又於禁封日奏私事,擅殺人,下詔獄訊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