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08
典故
36
詞典
557
分類詞匯
70
其它
45
共557,分38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仆射
姑射
射策
射虎
日射
射雕
射獵
騎射
無射
射利
彈射
彈射
射天
射人
射雉
《國語辭典》:
仆射(僕射)
拼音:
pú yè
職官名。秦時設(shè)置,因古時重視武官,用善射的人掌理事物,漢以后各朝都據(jù)秦法而有此官。至唐時,左右仆射相當(dāng)于宰相的職任。宋徽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太宰、小宰,此后仆射之名不復(fù)存在。《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仆射,秦官,自侍中、尚書、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課之?!?/div>
分類:
仆射
官名
漢成帝
《漢語大詞典》:
姑射
(1).山名。在 山西省 臨汾縣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
《
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
:“ 盧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無草木,多水?!?郝懿行 箋疏:“
《
莊子·逍遙游
》
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陽’;
《
隋書·地理志
》
云,‘ 臨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陽府 西?!卑?,
《
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
》
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
《海內(nèi)北經(jīng)》
有 列姑射 ,當(dāng)為傳說中另一山名。
(2).
《
莊子·逍遙游
》
:“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焙笤娢闹幸浴肮蒙洹睘樯裣苫蛎廊舜Q。 五代
王周
《大石嶺驛梅花》
詩:“仙中 姑射 接 瑤姬 ,成陣清香擁路岐?!?宋
蘇軾
《楊康功有石狀如醉道士為賦此詩》
:“海邊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元
張可久
《滿庭芳·歌者素娟》
曲:“鉛華盡洗,南州瓊樹, 姑射 冰肌。” 清
張麟書
《早梅》
詩:“夢寐難忘 姑射 姿,春山無伴每相思?!?/div>
分類:
姑射
山名
山西
臨汾
詩文
神仙
人代
美女
女子
《國語辭典》:
射策
拼音:
shè cè
1.古代科舉考試時,士子針對皇帝策問,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yīng)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說也?!顾?。蘇軾《應(yīng)召集。策略一》:「自漢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wù)為射策決科之學(xué),其言雖不叛于圣人,而皆泛濫于辭章,不適于用。」也稱為「對策」。
2.泛稱應(yīng)試。唐。皮日休〈三羞詩。序〉:「丙戌歲,日休射策不上,東退于肥陵?!?/div>
分類:
射策
應(yīng)試
考試
取士
《漢語大詞典》:
射虎
(1).指 漢 李廣 和 三國 吳 孫權(quán) 射虎的故事。
《
史記·李將軍列傳
》
:“ 廣 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 右北平 ,射虎,虎騰傷 廣 , 廣 亦竟射殺之?!?br />(2).詩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氣。 宋
蘇軾
《江城子·密州出獵》
詞:“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 孫郎 ?!?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
詞之二:“插架牙簽萬軸,射虎南山一騎,容我攬鬚不?”
葉劍英
《遠望》
詩:“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龍?!?br />(3).猜燈謎。燈謎亦名燈虎,故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七四回:“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
分類:
詩文
猜燈
燈謎
李廣
英雄
雄豪
豪氣
孫權(quán)
故事
《高級漢語詞典》:
日射
拼音:
rì shè
太陽光的照射
《漢語大詞典》:
射雕
喻善射。
《
史記·李將軍列傳
》
:“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見 匈奴 三人,與戰(zhàn),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 廣 , 廣 曰:‘是必射雕者也?!?裴駰 集解引 文穎 曰:“雕,鳥也,故使善射者射也?!?明
高啟
《贈馬冠軍》
詩:“欲行渡 狼河 ,直擒射雕將。”
分類:
裴骃
《國語辭典》:
射獵(射獵)
拼音:
shè liè
打獵?!度龂萘x》第一○回:「惇出射獵,見韋逐虎過澗,因收于軍中?!?/div>
分類:
射獵
打獵
《國語辭典》:
騎射(騎射)
拼音:
qí shè
騎馬和射箭。《戰(zhàn)國策。趙策二》:「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矣?!埂段宕菲皆?。唐史。卷上》:「善能騎射,屢立大功?!?/div>
分類:
騎射
騎馬
馬和
射箭
《國語辭典》:
無射(無射)
拼音:
wú yì
1.不厭。射,通「斁」。《詩經(jīng)。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也作「無斁」。
2.十二律之一,為六陽律的第六律。參見「十二律」條。也作「亡射」。
分類:
不厭
十二律
陰歷
大鐘
九月
《國語辭典》:
十二律
拼音:
shí èr lǜ
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zhèn)惱弥裢查L短造成發(fā)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yīng)鐘、大呂、夾鐘、中呂。也稱為「十二宮」。
分類:
十二律
十二調(diào)
陽律
黃鐘
太簇
蕤賓
夷則
三月
《國語辭典》:
射利
拼音:
shè lì
謀取利益?!缎绿茣?。卷五四。食貨志四》:「江淮豪賈射利,或時倍之?!埂都t樓夢》第五三回:「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針跡,愚人獲利。」
分類:
謀取
財利
《漢語大詞典》:
彈射(彈射)
(1).用彈丸射擊。
《
漢書·宣帝紀
》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彈射飛鳥?!?唐
陸龜蒙
《練瀆》
詩:“彈射盡高鳥,杯觥醉潛魚?!?br />(2).泛指射箭等武藝。 唐
高適
《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
詩:“孰云三軍壯,懼我彈射雄。”
分類:
彈射
彈丸
射箭
射擊
武藝
《國語辭典》:
彈射(彈射)
拼音:
tán shè
1.指摘。漢。張衡〈
西京賦
〉:「若其五縣游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chuàng)痏?!埂稌x書。卷二七。五行志上》:「故吳之風(fēng)俗,相驅(qū)以急,言論彈射,以刻薄相尚?!?br />2.利用彈力、壓力等射出。如:「氣壓彈射器」。
分類:
摘
彈力
壓力
《漢語大詞典》:
射天
史傳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懸而仰射,以示威武,與天爭衡。
《
史記·殷本紀
》
:“帝 武乙 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又
《龜策列傳》
:“﹝ 紂 ﹞殺人六畜,以韋為囊。囊盛其血,與人縣而射之,與天帝爭彊。”又
《宋微子世家》
:“ 君偃 ( 康王 )十一年,自立為王……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后借以指暴虐和叛亂行為。
《梁書·武帝紀上》
:“至于悖禮違教,傷化虐人,射天彈路,比之猶善?!?唐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巴州嚴八使君五十韻》
:“浪作禽填海,那將矢射天?!?楊倫 箋注:“二句更惡其不自量而敢於犯上也?!?/div>
分類:
史傳
暴君
革囊
囊盛
《漢語大詞典》:
射人
(1).古官名。掌射法以習(xí)射儀。
《
周禮·夏官·射人
》
:“若有國事,則掌其戒令,詔相其事。掌其治達;以射法治射儀?!?鄭玄 注:“射法,王射之禮;治射儀,謂肆之也。” 孫詒讓 正義謂肆、肄字通,“此治射儀,亦謂習(xí)肄其禮儀也。”
《
儀禮·大射禮
》
:“射人戒諸公卿大夫射。”
(2).獵人。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臨海射人》
:“射人聞之甚怖,便欲走。”
分類:
射人
獵人
古官名
官名
習(xí)射
《漢語大詞典》:
射雉
(1).射獵野雞。古代的一種田獵活動。
《
易·旅
》
:“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span id="2uu7az8" class="book">《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
》:“﹝ 辛毗 ﹞嘗從帝射雉?!?br />(2). 魏 晉 以后多以射雉為戲。 晉 潘岳 有
《射雉賦》
。 唐
陳子良
《游俠篇》
:“東郊鬭雞罷, 南皮 射雉歸?!?宋
陸游
《懷成都十韻》
:“鬭雞南市各分明,射雉西郊常命中。”
(3).指 春秋 時 賈大夫 以射雉博取其妻言笑的故事。
《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
:“昔 賈大夫 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賈大夫 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焙笏煲浴吧滹簟睘橐虿潘嚥┑闷奘覛g心的典故。 宋
蘇軾
《和梅戶曹會獵鐵溝》
:“不向如皋閑射雉,歸來何以得卿卿。”
《西湖二集·文昌司憐才慢注祿籍》
:“從來女子多皮相,一笑須從射雉回。” 清
方文
《甘泉山展墓》
詩:“西風(fēng)空有椎牛恨,北闕曾無射雉緣?!?/div>
分類:
射獵
野雞
大夫
種田
田獵
博取
潘岳
故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