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四塞  拼音:sì sài
1.四方藩衛(wèi)的國家?!抖Y記。明堂位》:「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br />2.四境均有要塞、天險(xiǎn),比喻險(xiǎn)固?!妒酚?。卷六九。蘇秦傳》:「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
3.充塞四方?!稘h書。卷九八。元后傳》:「其夏,黃霧四塞終日?!埂段倪x。司馬相如。封禪文》:「旁魄四塞,云布霧散。」
4.四方蔽塞。宋。文天祥〈正氣歌序〉:「乍晴暴熱,風(fēng)道四塞?!?/div>
《國語辭典》:蕭墻(蕭牆)  拼音:xiāo qiáng
蕭,肅敬。墻,屏風(fēng)。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jié),到屏風(fēng)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墻比喻內(nèi)部或至近之地?!墩撜Z。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釁起他族,事在蕭墻?!?/div>
《漢語大詞典》:藩垣
(1).藩籬和垣墻。泛指屏障。語本詩·大雅·板:“價(jià)人維藩,大師維垣?!?毛 傳:“藩,屏也,垣,墻也。”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公( 鄭玄 )久游南 夏 ,今艱難稍平,儻有歸來之思,無寓人於室,毀傷其藩垣林木,必繕治墻宇以俟還。” 清 許承欽 《呂梁洪》詩:“乃知天工存地險(xiǎn),千里一曲當(dāng)藩垣?!?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通番之始:“迨 粵中 大府遣兵隳之, 澳 夷不敢言,而實(shí)不便於藩垣之弛也?!?br />(2).比喻衛(wèi)國的重臣。 唐 韓愈 《與鳳翔邢尚書書》:“今閤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3).比喻藩國、藩鎮(zhèn)。 唐 劉禹錫 《賀雪鎮(zhèn)州表》:“ 王承宗 效順著明,復(fù)其官爵;所獻(xiàn)二郡,別置藩垣?!?span id="3hfr7r3"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甲子,詔曰:‘ 周 建侯邦,四國有藩垣之助; 唐 分藩鎮(zhèn),北邊無強(qiáng)敵之虞?!?明 張居正 《苑田紀(jì)》:“夫以宗國藩垣之重, 荊楚 饒沃之區(qū),加以當(dāng)時(shí)禮越諸藩,分不嫌於厚植,化洽南祀,民咸樂於子來?!?/div>
《漢語大詞典》:碧嶂
青綠色如屏障的山峰。 唐 李白 《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詩:“開窗碧嶂滿,拂鏡滄江流?!?宋 范成大 《致爽閣》詩:“碧嶂橫陳似斷鼇,畫闌相對兩雄豪?!?元 乃賢 《送胥有儀南歸》詩:“立馬望華蓋,君家碧嶂東?!?/div>
《分類字錦》:掛衣
劉孝威妾薄命篇玉篸久落鬢羅衣長掛屏李洞 水墨障子詩 掛衣嵐氣濕,夢枕浪頭舂。
分類:掛衣屏障
《國語辭典》:鐵山(鐵山)  拼音:tiě shān
產(chǎn)鐵礦的山?!稘h書。卷九一。貨殖傳。白圭傳》:「致之臨邛,大憙,即鐵山鼓鑄,運(yùn)籌算?!埂缎绿茣?。卷五四。食貨志四》:「陜宣潤饒衢信五州,銀冶五十八,銅冶九十六,鐵山五,錫山二,鉛山四。」
《漢語大詞典》:巨防
(1).大堤。呂氏春秋·慎小:“巨防容螻,而漂邑殺人;突洩一熛,而焚宮燒積?!?高誘 注:“巨,大;防,隄也?!?唐 皮日休 《河橋賦》:“乃絙乃杠,乃輿乃梁,功既奪於利涉,力可侔於巨防?!?span id="xxjfxth"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一》:“卿聿修稼政,巨防屹然,有懷勤止,深用嘆嘉?!?br />(2).深谷陡塹旁的崖岸。本指 戰(zhàn)國 時(shí) 齊 地 防門 。韓非子·初見秦:“ 齊 之清 濟(jì) 、濁 河 ,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陳奇猷 集解引 王先謙 曰:“《水經(jīng)注·濟(jì)水》:‘ 平陰 城南有長城,東至海,西至 濟(jì) ;河道所由,名 防門 ,去 平陰 三里。 齊侯 塹 防門 即此也。其水引 濟(jì) ,故瀆尚存?!薹?,即 防門 ?!?晉 左思 《蜀都賦》:“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岨塍埒長城,豁險(xiǎn)吞若巨防?!?br />(3).引申為巨大的屏障。 唐 閻隨侯 《西岳望幸賦》:“倬彼靈岳,杰出 秦 畿,豁為巨防,壯哉皇威?!?前蜀 韋莊 《天井關(guān)》詩:“斸開嵐翠為高壘,截?cái)嘣葡甲骶薹馈!?明 葉盛 水東日記·中堂事記紀(jì)行錄:“﹝ 居庸關(guān) ﹞控扼南北,實(shí)為古今巨防?!?/div>
《漢語大詞典》:巨藩
1.重要的屏障。
分類:屏障
《分類字錦》:隔坐
吳錄:紀(jì)騭字子上。孫休時(shí)。父亮為尚書令。而騭為中書令。每朝會詔以屏風(fēng)隔其坐。
分類:屏障
《漢語大詞典》:層嶂(層嶂)
謂重迭如屏障的山峰。 宋 文同 《青烏》詩:“青烏客館之東軒,前對 長江 隔層嶂?!?明 高啟 《登陽山絕頂》詩:“長風(fēng)吹人度層嶂,不用仙翁 赤城 杖?!?/div>
《分類字錦》:遮風(fēng)(遮風(fēng))
白居易 何處春先到詩 就日移輕榻,遮風(fēng)展小屏。
分類:屏障
《漢語大詞典》:南藩
亦作“ 南蕃 ”。
(1).猶南疆。史記·趙世家:“我先王因世之變,以長南藩之地,屬阻 漳 、 滏 之險(xiǎn),立長城,又取 藺 、 郭狼 ,敗 林 人於 荏 ,而功未遂?!?span id="1x7jdtd" class="book">《陳書·高祖紀(jì)上》:“公赤旗所指,祅壘洞開,白羽纔撝,兇徒粉潰。非其神武,久喪南藩?!?唐 杜甫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身在南蕃無所預(yù),心懷百憂復(fù)千慮?!?br />(2).南方的屏障。《隋書·高祖紀(jì)下》:“ 有梁 之國,我南藩也,其君入朝,潛相招誘,不顧朕恩。”
分類:南方屏障
《漢語大詞典》:垣翰
《詩·大雅·板》:“價(jià)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毛 傳:“垣,墻也。翰,干也?!焙笠浴霸病北扔髌琳匣驀业闹爻?。 唐 白居易 《除某官王某魏博節(jié)度使制》:“為我垣翰,永孚于休?!?唐 陸贄 《冬至大禮大赦制》:“方鎮(zhèn)乃國之垣翰,禁衞實(shí)予之爪牙?!?明朱鼎《玉鏡臺記·王敦失守》:“御侮握兵權(quán),衛(wèi)國居垣翰。”
《漢語大詞典》:巖嶂(巖嶂)
亦作“ 巖鄣 ”。亦作“ 巖障 ”。 直如屏障的高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渭水一:“水有二源,一水出縣西山,世謂之 小隴山 ,巖嶂高險(xiǎn),不通軌轍?!?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汝水:“今 汝水 西出 魯陽縣 之 大盂山 黃栢谷 ,巖鄣深高,山岫邃密,石徑崎嶇。”南齊書·州郡志:“夷獠叢居,隱伏巖障?!?唐 李群玉 《長沙陪裴大夫登北樓》詩:“巖嶂隨高步,琴尊奉勝游?!?宋 陸游 入蜀記卷三:“西望群山靡迤,巖嶂深秀,宛如吾廬?!?/div>
《國語辭典》:障子  拼音:zhàng zi
1.以蘆葦、竹子或成行樹木所做成的屏障。
2.日本人指紙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