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領(lǐng)客(領(lǐng)客)
魏志梁習(xí)傳:習(xí)拜議郎西部都督從事,使于上黨取大材供鄴宮室。習(xí)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lǐng)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
分類:屯田
《國語辭典》:駕車(駕車)  拼音:jià chē
用牲口拉車?,F(xiàn)泛指開車。如:「閒來無事,他喜歡駕車到處兜風(fēng)?!固啤4魇鍌悺赐吞镌~〉:「驅(qū)牛駕車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凍死?!?/div>
《漢語大詞典》:方田
(1).古九章算術(shù)之一。即以邊線長短求田地面積的方法。《周禮·地官·保氏》“六曰九數(shù)” 漢 鄭玄 注:“九數(shù),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程、贏不足、旁要?!?span id="gitetwa" class="book">《隋書·律歷志上》:“所謂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疇界域。”
(2).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邊制。其田方形,故稱。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團練使翟公墓志銘》:“上方考古道,興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戰(zhàn)之備?!?span id="jd7rgpx"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寧宗開禧元年》:“ 王阮 有文武干略,嘗知 濠州 ,請復(fù) 曹瑋 方田、 種世衡 射法,日夜守備。”按,玉海卷一七六:“﹝ 端拱 二年﹞內(nèi)出手詔諭邊將曰:‘朕今立法令,緣邊作方田,已頒條例,量地里之遠(yuǎn)近,列置塞柵。此可以限其戎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br />(3).指 宋 王安石 所行之方田法。宋史·王安石傳:“﹝ 王安石 ﹞參知政事……而農(nóng)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眳⒁姟?方田法 ”。
《漢語大詞典》:方田法
宋 王安石 所行新法之一。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為一方,根據(jù)土質(zhì)肥瘠分等定稅。宋史·食貨志上二:“ 神宗 患田賦不均, 熙寧 五年重修定方田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dāng)四十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九月,縣委令、佐分地計量,隨陂原平澤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畢,以地及色參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稅則?!?/div>
《漢語大詞典》:留屯
駐軍屯田。《漢書·趙充國傳》:“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穀,威德并行?!?span id="yy1tl0l" class="book">《后漢書·南匈奴傳》:“ 馮柱 將虎牙營留屯 五原 ?!?宋 崔與之 《水調(diào)歌頭·題劍閣》詞:“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分類:駐軍屯田
《漢語大詞典》:雜耕(雜耕)
謂屯田之兵與居民雜居。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 仇兆鰲 注引蜀志:“ 亮 與 司馬懿 對於 渭南 ,每患糧不繼,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 渭 濱居民之間,百姓安堵,軍無私焉?!?宋 楊萬里 《望楚州新城》詩:“全盛向來無孔道,雜耕今是一雄藩。” 清 錢謙益 《寄贈下邳李條侯》詩之二:“按部風(fēng)聲餘草木,雜耕心血長桑麻。”
《分類字錦》:鑿渠(鑿渠)
唐書食貨志:建中初,宰相楊炎請置屯田于豐州,發(fā)關(guān)輔民鑿陵陽渠以增溉。
分類:屯田
《漢語大詞典》:邊屯(邊屯)
亦作“邉屯”。
(1).指戍邊屯田。后漢書·楊終傳:“帝從之,聽還徙者,悉罷邊屯?!?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八:“ 吳 以草創(chuàng)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zhì)其妻子,名曰保質(zhì)?!?宋 秦觀 《邊防上》:“邊屯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明 張居正 《答某巡撫》:“辱示大疏,俱於邊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題覆?!?br />(2).指戍邊屯田的軍隊。后漢書·班超傳:“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 宋 朱熹 《送張彥輔赴闕》詩:“朝綱清夷軍律舉,邊屯不驚臥哮虎?!?明 孫傳庭 《辭剿餉借充鹽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應(yīng)統(tǒng)兵一萬,今臣募練兵數(shù)合邊屯計之,約一萬五千餘?!?/div>
《分類字錦》:列障
續(xù)文獻(xiàn)通考:元憲宗時,忽必烈置經(jīng)略司于汴,分兵屯田,敵至則戰(zhàn),退則耕。西起襄、鄧,東連清口、桃源,列障守之。
分類:屯田
《分類字錦》:調(diào)夫(調(diào)夫)
宋史食貨志:提點刑獄鄭民憲言:祖宗時,屯、營田皆置務(wù),屯田以兵,營田以民,固有異制。然襄州營田既調(diào)夫矣,又取鄰州之兵,是營田不獨以民也。邊州營屯不限兵民,皆取給用,是屯田不獨以兵也。至于招弓箭手不盡之地,復(fù)以募民,則兵民參錯,固無異也。
分類:屯田
《漢語大詞典》:返耕
(1).指屯田耕種。古代軍人來自務(wù)耕之農(nóng),令其耕種,故曰“返耕”。晉書·禿發(fā)傉檀載記:“ 蒙遜 怒,筑室返耕,為持久之計?!?br />(2).歸耕,歸隱。 宋 葉適 《毛積夫墓志銘》:“年過五十矣,氣惰將衰,血燥將臞,宜返耕筑室,以順天命?!?/div>
《漢語大詞典》:一屯
(1).古代軍隊作戰(zhàn)時的一個單位。六韜·均兵:“險戰(zhàn)者,前后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隊間二十五步,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一輩,十騎一吏,縱橫相去百步,周環(huán)各復(fù)故處?!?span id="ozvcwdo" class="book">《新唐書·楊行密傳》:“ 彥 以騎兵背城戰(zhàn), 行密 臥帳中,令曰:‘賊近,報我!’俄而陷一屯?!?br />(2).屯田的一個單位。《晉書·食貨志》:“今以 鄴 奚官奴婢著 新城 ,代田兵種稻,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使,皆如屯田法。”
《漢語大詞典》:柳屯田
指 宋 柳永 。因 柳 曾任屯田員外郎,故稱。 清 陳維嵩 《臨江仙·武塘贈錢巖燭》詞:“新詞脫手萬人傳,‘暗香’ 姜白石 ,‘殘月’ 柳屯田 ?!?清 趙翼 《贈張吟薌》詩:“花影得名 張子野 ,井泉到處 柳屯田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四:“ 柳屯田 樂章集為詞家正體之一?!?/div>
《分類字錦》:列柵(列柵)
唐書食貨志:元和中,憲宗以韓重華為振武京西營田和糴水運使。重華募人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畝,就高為堡,東起振武,西逾云州,極于中受降城,凡六百馀里,列柵二十,墾田三千八百馀里,歲收粟二十萬石,省度支錢二千馀萬緡。
分類:屯田
《漢語大詞典》:田曹
(1).古時掌管農(nóng)事的機構(gòu)。晉書·職官志:“ 太康 中,有吏部、殿中及五兵、田曹、度支、左民為六曹尚書?!?span id="jhqxg5i" class="book">《宋書·百官志上》:“今諸曹則有録事……法曹、田曹、水曹、鎧曹、車曹、士曹、集、右戶、墨曹,凡十八曹參軍,參軍不署曹者,無定員?!?span id="gbrqxgo"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田曹司田參軍,掌園宅,口分、永業(yè)及蔭田。”
(2). 唐 屯田官的別名。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biāo)榜官稱……屯田為田曹,水部為水曹。”
《分類字錦》:定地
冊府元龜:唐開元間詔曰:陳、許、豫、壽等四州,本開稻田,將利百姓。度其收穫,甚役功庸,何如分地均耕,令人自種。先所置屯田,宜并定其地,量給逃還及貧下百姓。
分類:定地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