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4
詞典
7
分類詞匯
118
其它
19
共118,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5
6
7
8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民屯
屯官
十屯
十莊
屯丁
京糧
免徵
代糧
代種
屯糧
屯收
屯部
雇民
大佃
七監(jiān)
《漢語大詞典》:
民屯
古代屯田的一種組織形式。由政府招募無地農(nóng)民集體耕種官田或墾荒,按規(guī)定納糧。 漢 以后歷代政府為取得稅糧和軍隊給養(yǎng),均采取過此項措施。
《
元史·兵志三
》
:“ 世祖 至元 十二年,立 曲靖路 民屯,拘刷所轄州郡諸色漏籍人戶七百四十戶立屯?!?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防邊上》
:“有所謂民屯者,如 唐 初行民屯,及 天寳 間,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餘萬斛是也。”參見“ 屯田 ”。
分類:
屯田
組織
政府
招募
農(nóng)民
集體
耕種
官田
墾荒
《國語辭典》:
屯田
拼音:
tún tián
1.漢以后歷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駐扎的地區(qū)一面駐守,一面墾殖荒地,這種措施稱為「屯田」。《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br />2.職官名。漢代工部尚書中,有屯田郎中,主管戶口墾田,是屯田官的開始。晉置屯田尚書;南北朝設(shè)屯田郎;隋初稱屯田侍郎;唐置屯田郎中、員外郎各一人,屬工部,掌屯田政令。至清末廢。
分類:
專司
屯田
戍卒
田者
機(jī)構(gòu)
農(nóng)民
詞人
商人
官員
柳永
墾殖
荒地
員外郎
《國語辭典》:
屯官
拼音:
tún guān
管理屯田事務(wù)的官?!缎绿茣?。卷四六。百官志一》:「二十曰耕耨以時,收穫成課,為屯官之最?!?/div>
分類:
掌管
屯田
事務(wù)
《分類字錦》:
十屯
續(xù)文獻(xiàn)通考: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烏古孫澤在廣西。時徼外蠻數(shù)為寇,澤循行并徼,得阸塞處,布畫遠(yuǎn)邇,募民伉健者四千六百馀戶,置十屯,列營堡以守之。陂水墾田,筑八堨以節(jié)潴泄,得稻田若干畝,歲收粟若干石為軍儲,邊民賴之。
分類:
屯田
《分類字錦》:
十莊(十莊)
續(xù)文獻(xiàn)通考:紹定五年,以孟珙為京師兵馬鈐轄。珙刱平堰于棗陽,自城至軍西十八里,由八壘河經(jīng)□水側(cè),水跨九阜,建通天槽,溉田十萬頃,立十莊三轄,使軍民分屯,邊儲豐牣。
分類:
屯田
《漢語大詞典》:
屯丁
屯田之人。 清
嚴(yán)如熤
《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
》
:“核其田為屯田,編其人為屯丁?!?span id="kzs5vfp" class="book">《
清史稿·食貨志一
》:“三年,定屯田官制……改衛(wèi)軍為屯丁?!?沈從文
《邊城》
二:“這地方城中只駐扎一營由昔年綠營屯丁改編而成的戍兵?!眳⒁妳⒁姟巴吞铩薄?/div>
分類:
屯田
《分類字錦》:
京糧(京糧)
續(xù)文獻(xiàn)通考:元至正十六年,命大司農(nóng)司屯種雄、霸二州,以給京師,號京糧。
分類:
屯田
《分類字錦》:
免徵
續(xù)文獻(xiàn)通考:世宗大定二十一年,諭尚書省曰:黃河已移故道,梁山、灤水甚廣,已嘗遣使安置屯田。民昔嘗恣意種之,今官已籍其地,而民懼徵其租,逃者甚眾。可免其徵,赦其罪,仍以官粟賑之。
分類:
屯田
《分類字錦》:
代糧(代糧)
冊府元龜:唐文宗太和七年,以宣武軍先置營田,別加田卒。至是敕罷其卒,計所停糧五萬七千馀斛。節(jié)度使楊元卿奏請于營田頃畝之內(nèi),加稅小麥三萬九千馀斛,以代給其糧,而留其卒。詔許之。
分類:
屯田
《分類字錦》:
代種(代種)
晉書食貨志:咸寧元年詔曰:出戰(zhàn)入耕,雖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嘗不以戰(zhàn)士為念也。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種稻,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使皆如屯田法。
分類:
屯田
《國語辭典》:
屯糧(屯糧)
拼音:
tún liáng
1.明清時的一種田賦。屯田者收取應(yīng)納的糧食。《明史。卷一三。憲宗本紀(jì)一》:「秋七月,免天下軍衛(wèi)屯糧十之三。」
2.屯積食糧。也作「囤糧」。
分類:
屯田
上繳
稅糧
《漢語大詞典》:
屯收
屯田的收益。
《
新唐書·百官志一
》
:“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nèi)外賦歛……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分類:
屯田
收益
《漢語大詞典》:
屯部
(1).指屯戍之處。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
:“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
(2). 明 代屯田部的簡稱。
《
明史·職官志一
》
:“﹝ 洪武 十三年﹞以屯田部為屯部?!?/div>
分類:
屯戍
屯田
《分類字錦》:
雇民
唐書食貨志:憲宗末,天下營田皆雇民,或借傭以耕,又以瘠地易上地,民間苦之。穆宗即位,詔還所易地,而耕以官兵。耕官地者,給三之一以終身。
分類:
屯田
《漢語大詞典》:
大佃
大規(guī)模地屯田。
《
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
:“惟進(jìn)軍大佃,最差完牢,兵出民表,寇鈔不犯;坐食積穀,不煩運士;乘釁討襲,無遠(yuǎn)勞費?!?span id="wpzwgq5" class="book">《
晉書·王渾傳
》:“ 吳 人大佃 皖 城,圖為邊害?!?span id="1daxu5x" class="book">《
南齊書·徐孝嗣沈文季傳論
》:“若夫 充國 耕殖,用殄 羌 戎 , 韓 浩 、 棗祇 ,亦建 華夏 置典農(nóng)之官,興大佃之議。”
分類:
大規(guī)模
屯田
《分類字錦》:
七監(jiān)(七監(jiān))
見上注。
分類:
屯田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