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0
詞典
2
分類詞匯
18
共20,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山楂
山楂糕
分類詞匯
查梨
猴查
鼻涕團(tuán)
赤爪子
鼠楂
檕梅
棠梂子
棠朹子
系彌
果子藥
葫蘆兒
朹子
山楂糕
《國語辭典》:
山楂
拼音:
shān zhā
植物名。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喬木。產(chǎn)于臺灣全島及南部海拔七百至二千三百公尺的林中。嫩枝具刺,有軟毛。冬芽茶褐色,無毛。葉互生,長橢圓形。傘房花序,果實球形,熟時黃紅色,多浸漬而后食用。也稱為「檕梅」、「查梨」。
分類:
山楂
果樹
樹名
落葉
喬木
卵形
《國語辭典》:
山楂糕
拼音:
shān zhā gāo
將山楂的果實去掉核、皮,加糖煮成糊狀,冷凝成塊的糕,稱為「山楂糕」。也作「山查糕」。
分類:
山楂
果實
去掉
《國語辭典》:
查梨
拼音:
zhā lí
1.山楂的別名。參見「山楂」條。
2.比喻古板、呆板。元。關(guān)漢卿《謝天香》第二折:「怎覷我這查梨相,只因他忒過當(dāng),據(jù)妾身貌陋殘妝,誰教他大尹行將咱過獎?!?/div>
分類:
山楂
古板
呆板
關(guān)漢卿
《漢語大詞典》:
猴查
亦作“ 猴楂 ”。 山楂的別名。
《
西京雜記
》
卷一:“初修 上林苑 ,羣臣遠(yuǎn)方各獻(xiàn)名果……查三:蠻查、羌查、猴查?!?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赤爪子、鼠楂、猴楂、茅楂……此物生于山原茅林中,猴、鼠喜食之,故又有諸名也。”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鼻涕團(tuán)(鼻涕團(tuán))
山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赤爪子
山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鼠楂
山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
分類:
山楂
《國語辭典》:
檕梅
拼音:
jì méi
山楂的別名。參見「山楂」條。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棠梂子
山楂的一種。見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參見“ 棠朹子 ”。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棠朹子
山楂的一種。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一種小者,山人呼為棠朹子、茅楂、猴楂,可入藥用。樹高數(shù)尺……實有赤、黃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頭,九月乃熟。”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棠朹子
山楂的一種。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
:“一種小者,山人呼為棠朹子、茅楂、猴楂,可入藥用。樹高數(shù)尺……實有赤、黃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頭,九月乃熟。”
分類:
山楂
《漢語大詞典》:
系彌(繫彌)
亦作“ 繫迷 ”。 樹名,似檀。一說即山楂。 宋
沈括
《夢溪補(bǔ)筆談·辯證》
:“ 陸璣
《毛詩疏》
:檀木,皮似繫迷,又似駮馬。人云:‘斫檀不諦得繫迷,繫迷尚可得駮馬?!w三木相似也?!?span id="r5rzt5l" class="book">《
爾雅·釋木
》“魄,榽橀”清 郝懿行 義疏:“檕迷,一名挈橀,故 齊 人諺曰:‘上山斫檀,挈梳先殫。’是挈橀即榽橀……檕迷,一作繫彌。”
分類:
樹名
山楂
《國語辭典》:
果子藥(果子藥)
拼音:
guǒ zi yào
泛指香甜但藥效微弱的中藥。如山楂自古便是有名的果子藥。
分類:
香甜
藥效
微弱
中藥
如山
山楂
便是
是有
有名
《國語辭典》:
葫蘆兒(葫蘆兒)
拼音:
hú lu ér
1.端午時用線縷纏成櫻桃、桑葚、木梳、老虎、葫蘆等形狀,貫穿于線上的物品。兒童佩于襟上,過午棄之,據(jù)說可去邪避災(zāi)。
2.一種用竹簽貫串山楂、海棠等果實而外蘸冰糖的食品。也稱為「冰糖葫蘆」。
3.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分類:
端午
壺蘆
午時
竹簽
線縷
貫串
山楂
櫻桃
海棠
桑葚
果實
木梳
而外
老虎
葫蘆
食品
《國語辭典》:
朹子
拼音:
qiú zi
植物名。薔薇科山楂屬,落葉喬木。嫩枝有刺及軟毛,葉互生,革質(zhì),寬菱形或卵形,兩側(cè)各具三至五枚羽狀裂片,裂片鋸齒緣。傘房花序,頂生,多花,花瓣五枚,白色。梨果球形,熟時黃紅色,生食或入藥,煎服可健胃。
分類:
植物
植物名
薔薇科
山楂
落葉
喬木
嫩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