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2,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戔帛
香帛
帛上
賞帛
彩帛
絮帛
熨帛
執(zhí)帛
黃帛
帛氏
三帛
通帛
絳帛
茶帛
帛冠
《漢語大詞典》:戔帛(戔帛)
易·賁:“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孔穎達 疏:“唯用束帛招聘丘園,以儉約待賢。”后因以“戔帛”指敦聘賢者的禮物。魏書·肅宗孝明帝紀:“其有懷道丘園,昧跡板筑,山棲谷飲,舒卷從時者,宜廣戔帛,緝和鼎飪?!?/div>
《國語辭典》:香帛  拼音:xiāng bó
祭祀用品?!度龂萘x》第一○五回:「權(quán)遂取金鈚箭一枝,折之,設(shè)誓曰:『朕若負前盟,子孫絕滅!』又命使赍香帛奠儀,入川致祭?!?/div>
《駢字類編》:帛上
南北朝 蕭衍 代蘇屬國婦詩 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
分類:帛上
《駢字類編》:賞帛(賞帛)
晉書石勒載記:勒親臨大小學(xué),考諸學(xué)生經(jīng)義,尤高者賞帛有差。
《漢語大詞典》:彩帛(綵帛)
彩色絲綢。后漢書·梁冀傳:“賞賜金錢、奴婢、綵帛、車馬、衣服、甲第,比 霍光 。” 唐 馮贄 云仙雜記·棠木印:“ 張寳 ,凡衣服綵帛,皆以所任官印之?!?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雜賃:“若囟事出殯,自上而下,囟肆各有體例。如方相、車轝、結(jié)絡(luò)、綵帛,皆有定價,不須勞力?!?/div>
《漢語大詞典》:絮帛
棉絮與布帛。泛指輕暖之御寒物品。南齊書·孝義傳·華寶:“同郡 劉懷胤 與弟 懷則 ,年十歲,遭父喪,不衣絮帛,不食鹽菜?!?唐 柳宗元 《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諸生喜黌塾之廣,庶老加絮帛之優(yōu)?!?/div>
《分類字錦》:熨帛
劉溥 美人熨帛圖詩 霜帛丁東搗初歇,女伴相憐白如雪。掩帷下堂同此情,白腕對曳當中庭。中庭無風(fēng)乾未得,銅斗自燒還自熨。只愁熨著有燋暈,難表此身如此白。
分類:女工具
《漢語大詞典》:執(zhí)帛(執(zhí)帛)
楚 官名。亦為孤卿(少師、少傅、少保三孤)的別稱。史記·曹相國世家:“ 楚懷王 以 沛公 為 碭郡 長,將 碭郡 兵,於是乃封 參 為執(zhí)帛,號曰 建成君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執(zhí)帛,孤卿也,或曰 楚 官名?!?唐 王維 《汧陽郡太守王公夫人成氏墓志銘》:“曾祖休寧,某官;祖某,某官,襲封常山公,貳公執(zhí)帛,調(diào)護儲闈?!?/div>
《駢字類編》:黃帛
宋史禮志:見青縷下。
《駢字類編》:帛氏
后趙錄:佛圖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
《漢語大詞典》:三帛
指纁帛、玄帛、黃帛。書·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 孔 傳:“三帛,諸侯世子執(zhí)纁,公之孤執(zhí)玄,附庸之君執(zhí)黃?!?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0205' target='_blank'>《南齊書·樂志》:“五玉既獻,三帛是薦。”一說指赤繒、黑繒、白繒。史記·五帝本紀:“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裴骃 集解引 鄭玄 曰:“帛,所以薦玉也。必三者, 高陽 氏后用赤繒, 高辛 氏后用黑繒,其餘諸侯皆用白繒。”
《漢語大詞典》:通帛
用純色絲帛制作的旗幟。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 鄭玄 注:“通帛為大赤,從 周 正色,無飾?!?孫詒讓 正義:“通帛者,謂縿斿通以一色之帛為之。”文選·張衡〈東京賦〉:“鸞旗皮軒,通帛綪斾?!?李善 注:“通帛曰旗。”
《駢字類編》:絳帛(絳帛)
周禮春官王位:設(shè)黼依。注:斧謂之黼。其繡黑白采,以絳帛為質(zhì)。依其制如屏風(fēng)然。 史記五帝紀注:蚩尤冢在壽張縣,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名為蚩尤旗。 唐書車服志:見緋幡下。 宋史輿服志:青旌車,赤質(zhì),曲壁,中載青旌,以絳帛為之,畫青鳥于其上。
又儀衛(wèi)志:幡,本幟也,貌幡幡然,有告止、傳教信幡,皆絳帛錯采為字。
《駢字類編》:茶帛
宋史真宗紀:祥符元年十月,宴近臣泰山父老于殿門,賜父老時服茶帛。
《駢字類編》:帛冠
左傳:衛(wèi)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wù)材訓(xùn)農(nóng),通商惠工,敬教勸學(xué),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