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彩帛(綵帛)
彩色絲綢。后漢書·梁冀傳:“賞賜金錢、奴婢、綵帛、車馬、衣服、甲第,比 霍光 ?!?唐 馮贄 云仙雜記·棠木印:“ 張寳 ,凡衣服綵帛,皆以所任官印之?!?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雜賃:“若囟事出殯,自上而下,囟肆各有體例。如方相、車轝、結(jié)絡(luò)、綵帛,皆有定價,不須勞力。”
《漢語大詞典》:絮帛
棉絮與布帛。泛指輕暖之御寒物品。南齊書·孝義傳·華寶:“同郡 劉懷胤 與弟 懷則 ,年十歲,遭父喪,不衣絮帛,不食鹽菜。” 唐 柳宗元 《代韋中丞賀元和大赦表》:“諸生喜黌塾之廣,庶老加絮帛之優(yōu)?!?/div>
《分類字錦》:熨帛
劉溥 美人熨帛圖詩 霜帛丁東搗初歇,女伴相憐白如雪。掩帷下堂同此情,白腕對曳當(dāng)中庭。中庭無風(fēng)乾未得,銅斗自燒還自熨。只愁熨著有燋暈,難表此身如此白。
分類:女工具
《漢語大詞典》:執(zhí)帛(執(zhí)帛)
楚 官名。亦為孤卿(少師、少傅、少保三孤)的別稱。史記·曹相國世家:“ 楚懷王 以 沛公 為 碭郡 長,將 碭郡 兵,於是乃封 參 為執(zhí)帛,號曰 建成君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執(zhí)帛,孤卿也,或曰 楚 官名。” 唐 王維 《汧陽郡太守王公夫人成氏墓志銘》:“曾祖休寧,某官;祖某,某官,襲封常山公,貳公執(zhí)帛,調(diào)護(hù)儲闈。”
《駢字類編》:黃帛
宋史禮志:見青縷下。
《駢字類編》:帛氏
后趙錄:佛圖澄,天竺人也,本姓帛氏。
《漢語大詞典》:三帛
指纁帛、玄帛、黃帛。書·舜典:“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孔 傳:“三帛,諸侯世子執(zhí)纁,公之孤執(zhí)玄,附庸之君執(zhí)黃?!?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0205' target='_blank'>《南齊書·樂志》:“五玉既獻(xiàn),三帛是薦?!币徽f指赤繒、黑繒、白繒。史記·五帝本紀(jì):“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裴骃 集解引 鄭玄 曰:“帛,所以薦玉也。必三者, 高陽 氏后用赤繒, 高辛 氏后用黑繒,其餘諸侯皆用白繒?!?/div>
《漢語大詞典》:通帛
用純色絲帛制作的旗幟。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鄭玄 注:“通帛為大赤,從 周 正色,無飾?!?孫詒讓 正義:“通帛者,謂縿斿通以一色之帛為之?!?span id="8tl27ha"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鸞旗皮軒,通帛綪斾?!?李善 注:“通帛曰旗?!?/div>
《駢字類編》:絳帛(絳帛)
周禮春官王位:設(shè)黼依。注:斧謂之黼。其繡黑白采,以絳帛為質(zhì)。依其制如屏風(fēng)然。 史記五帝紀(jì)注:蚩尤冢在壽張縣,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名為蚩尤旗。 唐書車服志:見緋幡下。 宋史輿服志:青旌車,赤質(zhì),曲壁,中載青旌,以絳帛為之,畫青鳥于其上。
又儀衛(wèi)志:幡,本幟也,貌幡幡然,有告止、傳教信幡,皆絳帛錯采為字。
《駢字類編》:茶帛
宋史真宗紀(jì):祥符元年十月,宴近臣泰山父老于殿門,賜父老時服茶帛。
《駢字類編》:帛冠
左傳:衛(wèi)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wù)材訓(xùn)農(nóng),通商惠工,敬教勸學(xué),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漢語大詞典》:帛縷
絲線。例如: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ins>唐·杜牧《阿房宮賦》
分類:絲線
《漢語大詞典》:楮帛
舊俗祭祀時焚化的紙錢。《水滸傳》第一二○回:“ 濟(jì)州 奉敕,於 梁山泊 起造廟宇,但見……紙爐巧匠砌樓臺,四季焚燒楮帛。”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元旦》:“士民之家,新衣冠,肅珮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昧爽闔家團(tuán)拜?!?清 昭槤 嘯亭雜錄·堂子:“祭日懸黃幡,繫采繩,綴五色繒百縷,楮帛二十有七,備陳香鐙?!?/div>
《駢字類編》:帛和
神仙傳:帛和字仲理,遼東人也。入地胏山事董奉,奉以行氣服術(shù)法授之,告和曰:吾道盡此,不能得神丹金砂,周游天下,無山不往。汝今少壯,廣求索之。和乃到西城山事王君,王君語和大道訣,后入林慮山為地仙。
分類:帛和
《漢語大詞典》:重帛
兩件或兩件以上的綢衣。尹文子·大道上:“昔 晉 國苦奢, 文公 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