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2,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帛縷
楮帛
帛和
重帛
雜帛
府帛
帛市
帛米
裳帛
生帛
庫帛
內(nèi)帛
獻(xiàn)帛
帑帛
旃帛
《漢語大詞典》:帛縷
絲線。例如: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ins>唐·杜牧《阿房宮賦》
分類:絲線
《漢語大詞典》:楮帛
舊俗祭祀時焚化的紙錢。《水滸傳》第一二○回:“ 濟(jì)州 奉敕,於 梁山泊 起造廟宇,但見……紙爐巧匠砌樓臺,四季焚燒楮帛?!?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元旦》:“士民之家,新衣冠,肅珮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昧爽闔家團(tuán)拜?!?清 昭槤 嘯亭雜錄·堂子:“祭日懸黃幡,繫采繩,綴五色繒百縷,楮帛二十有七,備陳香鐙。”
《駢字類編》:帛和
神仙傳:帛和字仲理,遼東人也。入地胏山事董奉,奉以行氣服術(shù)法授之,告和曰:吾道盡此,不能得神丹金砂,周游天下,無山不往。汝今少壯,廣求索之。和乃到西城山事王君,王君語和大道訣,后入林慮山為地仙。
分類:帛和
《漢語大詞典》:重帛
兩件或兩件以上的綢衣。尹文子·大道上:“昔 晉 國苦奢, 文公 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div>
《漢語大詞典》:雜帛(雜帛)
(1).用色絲織就的絲織品。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賜告治病,牛酒雜帛?!?span id="ttdfl44" class="book">《漢書·孔光傳》:“ 光 年七十, 元始 五年薨。 莽 白太后,使九卿策贈以太師 博山侯 印綬,賜乘輿秘器,金錢雜帛。”
(2).古代旗幟上雜色的裝飾物。周禮·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日月為常,交龍為旂,通帛為旜,雜帛為物,熊虎為旗。” 孫詒讓 正義:“雜帛者,縿斿異色,猶《士冠禮》之雜裳,皆取不專屬一色之義?!?/div>
《駢字類編》:府帛
唐書牛僧孺?zhèn)鳎荷孀游?,檢校兵部尚書、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治梁三年。會徐州盜起,神策兩中尉諷諸藩悉財(cái)助軍。蔚索府帛三萬以獻(xiàn)。中人嫌其吝,用吳行魯代之。
《分類字錦》:帛市
晉書食貨志:武帝欲平一江表,時榖賤而布帛貴,帝欲立平糴法,用布帛市谷,以為糧儲。
分類:
《駢字類編》:帛米
韓愈登封縣尉盧殷墓志:在登封,盡寫所為詩,抵故宰相東都留守鄭公馀慶。留守?cái)?shù)以帛米周其家。
《駢字類編》:裳帛
左傳見帶褊下。
《漢語大詞典》:生帛
未經(jīng)漂煮的絲織物。 宋 曾鞏 《明州擬辭高麗送遺狀》:“候進(jìn)奉使回日,依例估價,以係官生帛,就整數(shù)量加回答?!?宋 程大昌 演繁露·漢地理志注:“今人夏月以生帛為屧?!?/div>
分類:織物
《駢字類編》:庫帛(庫帛)
唐書曹王皋傳:有所造作,皆用省而利長。以物遺人,必自視衡量庫帛,皆印署以杜吏謾。 宋史宋祁傳:天下廂軍。不擇孱小尪弱。而悉刺之。才圖供役。本不知兵。又且月支廩糧。歲費(fèi)庫帛。數(shù)口之家。不能自庇。多去而為盜賊。雖廣募之無益也。
《漢語大詞典》:內(nèi)帛
宮廷作坊制的縑帛。 唐 杜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詩:“內(nèi)帛擎偏重,宮衣著更香?!?/div>
《高級漢語詞典》:獻(xiàn)帛
祭祀禮儀之一,獻(xiàn)上巾帕
《漢語大詞典》:帑帛
庫藏的絲織品。新唐書·陸長源傳:“ 晉 卒, 長源 總留后事……軍中請出帑帛為 晉 制服,不許?!?/div>
《漢語大詞典》:旃帛
亦作“旜帛”。 紅旗。 清 姚燮 《旜帛》詩:“旜帛連江擁甲斿,胭脂滿地潑春愁?!?/div>
分類: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