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曹公橫槊
橫槊吟詩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杜甫〉~5055~
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戰(zhàn),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壯抑揚、冤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箍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淮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Γ幢K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典故淚成血
淚珠紅
靈蕓淚
玉壺紅淚
紅淚客
兩眼啼紅
落紅如淚
雙淚紅垂
玉壺悲
玉壺盛淚
啼紅
相關(guān)人物薛靈蕓
曹丕(魏文帝)
舊題晉·王嘉《拾遺記》卷七《魏》
「時文帝選良家子女,以入六宮。習以千金寶賂聘之。既得,便以獻文帝。靈蕓聞別父母,歔欷累日,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盛淚壺中,即如紅色。既發(fā)常山,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span>
《太平御覽》卷三百八十一〈人事部二十二·美婦人下〉
王子年《拾遺記》:「魏文帝所愛美人姓薛名靈蕓,常山人也。靈蕓年十七,容貌絕世,時明帝選良家子入宮,靈蕓別父母,歔欷累日,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之時,玉唾壺承淚,壺即如紅色。及至京師,壺中之淚凝如血矣。」
簡釋
玉壺盛淚:指婦人哀傷落淚。宋錢惟演《無題》:“紈扇寄情雖自潔,玉壺盛淚只凝紅。”
典故鴻鱗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蘇武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蘇建·(子)蘇武〉~2466~
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褂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古樂府三首·飲馬長城窟行〉~278~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佗鄉(xiāng)。佗鄉(xiāng)各異縣,輾轉(zhuǎn)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唐·李善注引鄭玄《禮記注》曰:「素,生帛也?!?/span>
典故護漢儲
匡惠帝
相關(guān)人物劉盈
劉邦(漢高祖)
呂后
張良
參考典故四皓
《漢書》卷四十《張良傳》
「漢十二年,上從破布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以死爭太子。上陽許之,猶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從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須眉皓白,衣冠甚偉。上怪,問曰:『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其姓名。上乃驚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曰:『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辱,故恐而亡匿。今聞太子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愿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簧显唬骸簾┕易湔{(diào)護太子。』」「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
例句
漢宮成羽翼,伊水弄參差。
卒能匡惠帝,豈不賴留侯。
耿賈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不將高臥邀劉主,自吐清談護漢儲。
典故華歆忤旨
相關(guān)人物曹丕(魏文帝)
華歆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華歆傳》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牡奂赐跷?,拜相國,封安樂鄉(xiāng)侯。及踐阼,改為司徒。」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華嶠《譜?》:「文帝受禪,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時,徙為司徒,而不進爵。魏文帝久不懌,以問尚書令陳群曰:『我應天受禪,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悅喜,形于聲色,而相國及公獨有不怡者,何也?』群起離席長跪曰:『臣與相國曾臣漢朝,心雖悅喜,義形其色,亦懼陛下實應且憎?!坏鄞髳?,遂重異之?!?/span>
典故化人漢文帝
相關(guān)人物劉恒(漢文帝)
《漢書》卷四〈文帝紀〉~34~
贊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chǎn)也。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為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jié)和親,后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fā)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幾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nèi)殷富,興于禮義,斷獄數(shù)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盧毓傳》
前此諸葛誕、鄧飏等馳名譽,有四聰八達之誚,帝疾之。時舉中書郎,詔曰:「得其人與否,在盧生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span>
簡釋
畫餅:指用空想慰藉自己。唐李商隱《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官銜同畫餅,面貌乏凝脂?!?/p>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傳》
甘露三年,生成帝于甲館畫堂,為世適皇孫。宣帝愛之,自名曰驁,字太孫,常置左右。
《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
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qū)。是故易稱「先王建萬國,親諸侯」,書云「協(xié)和萬國」,此之謂也。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
典故淮南食時
相關(guān)人物劉安(淮南王)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四十四《淮南王傳》
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天下?!瓡r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辯博善為文辭,甚尊重之。每為報書及賜,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乃遣。初,安入朝,獻所作內(nèi)篇,新出,上愛秘之。使為《離騷傳》,旦受詔,日食時上。又獻頌德及長安都國頌。每宴見,談說得失及方技賦頌,昏莫然后罷。
《太平御覽》卷七十九
晉·黃甫謐《帝王世紀》:力牧、常先、大鴻、神農(nóng),皇直封鉅人,鎮(zhèn)大山、稽鬼、臾區(qū)、封胡、孔甲等,或以為師,或以為將,分掌四方,各如巳視,故號曰黃帝四目
例句
念此明者,為天之眼睛黃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
典故黃帝戰(zhàn)蚩尤
相關(guān)人物蚩尤
黃帝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
《太平御覽》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漢·孝武皇帝 〉~549~2~
舊題漢·班固《漢武帝故事》:「數(shù)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馀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于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婚L主大悅;乃苦要上,遂成婚焉?!?/span>
簡釋
黃金屋:喻女子所居之華麗宮室。唐李白《怨情》:“請看陳后黃金屋,寂寂珠簾生網(wǎng)絲?!?/p>
例句
自傷白發(fā)辭金屋,許著黃衣向玉峰。
誰家更有黃金屋,深鎖東風貯阿嬌。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里人。
一朝詔下辭金屋,班姬自痛何倉卒。
金屋容色在,文園詞賦新。
念昔金房里,猶嫌玉座輕。
金屋獨眠堪寄恨,商陵永訣更牽情。
漢代金為屋,吳宮綺作寮。
還以金屋貴,留茲寶席尊。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
柳垂金屋暖,花發(fā)玉樓香。
椒房金屋何曾識,偏向貧家壁下鳴。
玉階草露積,金屋網(wǎng)塵生。
玉杯寒意少,金屋夜情多。
華堂金屋別賜人,細眼黃頭總何在。
塵暗玉階綦跡斷,香飄金屋篆煙清。
黃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樓。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請看陳后黃金屋,寂寂珠簾生網(wǎng)絲。
玉樓煙薄不勝芳,金屋寒輕翠帶長。
椒房金屋寵新流,意氣嬌奢不自由。
金屋瓊臺蕭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轉(zhuǎn)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
宮女還金屋,將眠復畏明。
傳聲走馬開金屋,夾路鳴環(huán)上玉墀。
歲暮望漢宮,誰在黃金屋。邯鄲進倡女,能唱黃花曲。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寧辭玉輦迎,自堪金屋貯。
漢妃金屋遠,盧女杏梁高。
金屋夢初覺,玉關(guān)人未歸。
夜寒金屋篆煙飛,燈燭分明在紫微。
朝陽初上黃金屋,禁夜春深晝漏遲。
平明出金屋,扈輦上林中。
雨絲煙柳欲清明,金屋人閑暖鳳笙。
繡屏金作屋,絲幰玉為輪。
桂殿嵚岑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
《史記》卷六十三《老子列傳》附《申不害傳》
申子之學本于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東漢·王充《論衡·自然》
黃者,黃帝也;老者,老子也。黃、老之操,身中恬澹,其治無為,正身共己。
《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
初,漢熹平五年,黃龍見譙,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國后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天事恒象,此其應也?!箖?nèi)黃殷登默而記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黃龍見譙,登聞之曰:「單飏之言,其驗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