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卷十《成帝紀(jì)》
「元帝即位,帝為太子。壯好經(jīng)書,寬博謹(jǐn)慎。初居桂宮,上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絕乃度,還入作室門。上遲之,問其故,以狀對。上大說,乃著令,令太子得絕馳道云?!箹|漢·應(yīng)劭注:「馳道,天子所行道也,若今之中道?!固?#183;顏師古注:「絕,橫度也?!?/span>
例句
平明走馬絕馳道,呼鷹挾彈通繚垣。
雖蒙絕馳道,京兆別開阡。
典故君章拒獵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郅惲
《后漢書》卷二十九《郅惲傳》
郅惲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年十二失母,居喪過禮。及長,理韓詩、嚴(yán)氏春秋,明天文歷數(shù)?!瓙了炜途咏慕淌?,郡舉孝廉,為上東城門候。帝嘗出獵,車駕夜還,惲拒關(guān)不開。帝令從者見面于門閒。惲曰:「火明遼遠?!顾觳皇茉t。帝乃回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曰:「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其如社?宗廟何?暴虎馮河,未至之戒,誠小臣所竊憂也?!箷?,賜布百匹,貶東中門候為參封尉。
《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列傳〉~224~
鐘會作亂于蜀,而文帝將西征。時魏氏諸王公并在鄴,帝謂濤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挂员竟傩熊娝抉R,給親兵五百人,鎮(zhèn)鄴。
典故 劉牢出外甥
酷似仰牢之
貌似牢之
相關(guān)人物何無忌
劉牢之
劉裕(宋武帝)
《晉書》卷八十五《何無忌傳》
何無忌,東海郯人也。少有大志,忠亮任氣,人有不稱其心者,輒形于言色。州辟從事,轉(zhuǎn)太學(xué)博士。鎮(zhèn)北將軍劉牢之,即其舅也,時鎮(zhèn)京口,每有大事,常與參議之。會稽世子元顯子彥章封東海王,以無忌為國中尉,加廣武將軍。及桓玄害彥章于市,無忌入市慟哭而出,時人義焉。隨牢之南征桓玄?!?,劉裕嘗為劉牢之參軍,與無忌素相親結(jié)。至是,因密共圖玄。劉毅家在京口,與無忌素善,言及興復(fù)之事,無忌曰:「桓氏強盛,其可圖乎?」毅曰:「天下自有強弱,雖強易弱,正患事主難得耳!」無忌曰:「天下草澤之中非無英雄也。」毅曰:「所見唯有劉下邳?!篃o忌笑而不答,還以告裕,因共要毅,與相推結(jié),遂共舉義兵,襲京口。無忌偽著傳詔服,稱敕使,城中無敢動者。初,桓玄聞裕等及無忌之起兵也,甚懼。其黨曰:「劉裕烏合之眾,勢必?zé)o成,愿不以為慮?!剐唬骸竸⒃S鹿谌?,當(dāng)今無敵。劉毅家無儋石之儲,摴蒱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例句
轅門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豈不憐。
徐庶高交友,劉牢出外甥。
酷似仰牢之,雄詞挹亭伯。
顧己文章非酷似,敢將幽劣俟洪爐。
孤賤易蹉跎,其如酷似何。
酷似牢之玉不如,落星山下白云居。
牢之坐被青云逼,祗問君能酷似無。
典故昆明習(xí)戰(zhàn)
樓船習(xí)戰(zhàn)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77~
發(fā)謫吏穿昆明池。晉·臣瓚注:「《西南夷傳》有越巂、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使求身毒國,而為昆明所閉。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xí)水戰(zhàn),在長安西南,周回四十里。」
《史記》卷三十《平準(zhǔn)書》
「是時越欲與漢用船戰(zhàn)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觀環(huán)之。治樓船,高十馀丈,旗幟加其上,甚壯。于是天子感之,乃作柏梁臺,高數(shù)十丈。宮室之修,由此日麗。」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蓋始穿昆明池,欲與滇王戰(zhàn),今乃更大修之,將與南越呂嘉戰(zhàn)逐,故作樓船,于是楊仆有將軍之號?!?/span>
例句
武帝伐昆明,穿池習(xí)五兵。
炎歷事邊陲,昆明始鑿池。
滄池漭沆帝城邊,殊勝昆明鑿漢年。
校文天祿閣,習(xí)戰(zhàn)昆明水。
樓船非習(xí)戰(zhàn),驄馬是嘉招。
典故昆陽舉
昆陽功業(yè)
相關(guān)人物劉秀(漢光武帝)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
昆陽時已降漢,漢兵守之。嚴(yán)尤、陳茂與二公會,二公縱兵圍昆陽。嚴(yán)尤曰:「稱尊號者在宛下,宜亟進。彼破,諸城自定矣?!挂卦唬骸赴偃f之師,所過當(dāng)滅,今屠此城,喋血而進,前歌后舞,顧不快邪!」遂圍城數(shù)十重。城中請降,不許。嚴(yán)尤又曰:「『歸師勿遏,圍城為之闕』,可如兵法,使得逸出,以怖宛下?!挂赜植宦?。會世祖悉發(fā)郾、定陵兵數(shù)千人來救昆陽,尋、邑易之,自將萬馀人行陳,敕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zhàn),不利。大軍不敢擅相救,漢兵乘勝殺尋。昆陽中兵出并戰(zhàn),邑走,軍亂。大風(fēng)蜚瓦,雨如注水,大眾崩壞號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還歸其郡。邑獨與所將長安勇敢數(shù)千人還雒陽。關(guān)中聞之震恐,盜賊并起。
例句
庶同昆陽舉,再睹漢儀新。
千載昆陽好功業(yè),與君門下作恩威。
熊羆驅(qū)涿鹿,犀象走昆陽。
典故 老驥思千里
老馬伏櫪
老馬思故櫪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span>
例句
朔風(fēng)悲老驥,秋霜動鷙禽。
老馬思故櫪,窮鱗憶深流。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老驥念千里,饑鷹舒六翮。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隋書》卷四《煬帝紀(jì)下》
上崩于溫室,時年五十。蕭后令宮人撤床簀為棺以埋之?;鞍l(fā)后,右御衛(wèi)將軍陳棱奉梓宮于成象殿,葬吳公臺下。發(fā)斂之始,容貌若生,眾咸異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
例句
年年只有晴風(fēng)便,遙為雷塘送雪花。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
君王忍把平陳業(yè),只博雷塘數(shù)畝田。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傳》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wù)吣桓袆?。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及衛(wèi)思后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span>
例句
秾艷三千臨粉鏡,獨悲掩面李夫人。
屏上樓臺陳后主,鏡中金翠李夫人。
若見紅兒醉中態(tài),也應(yīng)休憶李夫人。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李夫人
李延年
《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李延年傳》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jiān)中。女弟得幸于上,號李夫人,列外戚傳。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諸祠,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而李夫人產(chǎn)昌邑王,延年繇是貴為協(xié)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綬,而與上臥起?!?/span>
例句
若逢漢武帝,還是李延年。
延年女弟雙鳳入,羅敷使君千騎歸。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黃帝〉~6~
舉風(fēng)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班固曰:『力牧,黃帝相也。』」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晉·皇甫謐《帝王世紀(jì)》云:『黃帝夢大風(fēng)吹天下之塵垢皆去, 又夢人執(zhí)千鈞之弩,驅(qū)羊萬群。帝寤而嘆曰:「風(fēng)為號令,執(zhí)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豈有姓風(fēng)名后者哉?夫千鈞之弩,異力者也。驅(qū)羊數(shù)萬群,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風(fēng)后于海隅,登以為相。得力牧于大澤,進以為將。黃帝因著《占夢經(jīng)》十一卷?!弧?/span>
《漢書》卷八《宣帝紀(jì)》
「孝宣皇帝,武帝曾孫,戾太子孫也。太子納史良娣,生史皇孫?;蕦O納王夫人,生宣帝,號曰皇曾孫。生數(shù)月,遭巫蠱事……曾孫因依倚廣漢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詩于東海澓中翁,高材好學(xué),然亦喜游俠,斗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數(shù)上下諸陵,周遍三輔,常困于蓮勺鹵中。」三國魏·如淳注:「為人所困辱也。蓮勺縣有鹽池,縱廣十馀里,其鄉(xiāng)人名為鹵中。」
典故梁王傅
相關(guān)人物劉恒(漢文帝)
賈誼
《史記》卷八十四《賈生列傳》
后歲馀,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咕禹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典故梁王駟馬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劉啟(漢景帝)
劉武(梁孝王)
《藝文類聚》卷五十六
《古文苑》卷八《柏梁詩并序》:漢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臺,詔群臣二千石,有新為七言詩乃得上座:「日月星辰和四時(皇帝),驂駕駟馬從梁(梁王)來。」
《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
「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節(jié)乘輿駟馬,迎梁王于關(guān)下?!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瓚曰:『稱乘輿駟馬,則車馬皆往,言不駕六馬耳。天子副車駕駟馬。』」
例句
都尉仙鳧遠,梁王駟馬來。
葉令雙鳧至,梁王駟馬來。
典故伶?zhèn)惔?/div>
伶?zhèn)惞?/div>
倫伶
伶?zhèn)惒?/div>
伶管
采竹昆侖
伶?zhèn)慀P律
伶?zhèn)惽?/div>
倫律
嶰谷枝
嶰谷黃鐘
學(xué)鳳鳴
相關(guān)人物
《呂氏春秋·紀(jì)部》卷五〈仲夏紀(jì)·古樂〉~284~
昔黃帝令伶?zhèn)愖鳛槁?。伶?zhèn)愖源笙闹?,乃之阮隃之陰,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jié)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以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黃帝又命伶?zhèn)惻c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以施英韶,以仲春之月,乙卯之日,日在奎,始奏之,命之曰咸池。
簡釋
伶?zhèn)惔担涸佉魳?、音律。唐李商隱《鈞天》:“伶?zhèn)惔盗压律?,卻為知音不得聽。”
伶?zhèn)惒桑涸佒?。唐李賀《苦篁調(diào)嘯引》:“伶?zhèn)惒芍岳デ穑庌@詔遣中分作十二?!?/p>
例句
未遭伶?zhèn)惵牐前沧娱鄬櫋?
伶?zhèn)惔盗压律?,卻為知音不得聽。
伶?zhèn)惒芍岳デ?,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肉管伶?zhèn)惽?,簫韶清廟章。
律比昆崙竹,音知燥濕弦。
祗應(yīng)更指伶?zhèn)愐?,寫盡雌雄雙鳳鳴。
伶管灰先動,秦正節(jié)已逢。
曾失玄珠求象罔,不將雙耳負(fù)伶?zhèn)悺?
不意伶?zhèn)愖?,吹之學(xué)鳳鳴。
雖令伶?zhèn)惔担囗嶋y可改。
《國語辭典》:酷似 拼音:kù sì
極似、極像。《晉書。卷八五。何無忌傳》:「何無忌,劉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固?。白行簡《李娃傳》:「歌者之貌,酷似郎之亡子?!?/div>
《國語辭典》:昆陽(昆陽) 拼音:kūn yáng
地名。漢時設(shè)縣,在今河南省葉縣。漢光武帝曾于此大破王莽軍隊,是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zhàn)。
《漢語大詞典》:老驥(老驥)
年老的駿馬。多喻年老而壯志猶存之士。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詩:“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宋
歐陽修 《送張生》詩:“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逾新?!?葉劍英
《自題近照絕句》:“百年贏得十之八,老驥仍將萬里行?!眳⒁姟?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驥伏櫪(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贡扔髂觌m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
陸游 〈〉:「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挂沧鳌阜鼨览象K」。
《國語辭典》:老驥伏櫪(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
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贡扔髂觌m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
陸游 〈〉:「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挂沧鳌阜鼨览象K」。
《國語辭典》:雷塘 拼音:léi táng
地名:(1)位于江蘇江都縣北。為隋煬帝埋葬的所在。(2)位于江西宜春縣東北。也稱為「雷潭」。(3)位于廣西柳江縣南雷山下。唐朝柳宗元有〈雷塘禱雨文〉。
《國語辭典》:李夫人 拼音:lǐ fū rén
人名。生卒年不詳,漢中山(今河北定縣)人,漢武帝寵妃,李延年之妹。容貌美麗,善于歌舞。生昌邑哀王,早卒,武帝曾作賦悼念。
《國語辭典》:延年 拼音:yán nián
延長壽命?!冻o。屈原。天問》:「延年不死,壽何所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修身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div>
《國語辭典》:李延年 拼音:lǐ yán nián
人名。生卒年不詳。中山(今河北省定縣)人。西漢樂官。初于宮中任狗監(jiān),曾受腐刑。其妹李夫人受武帝寵愛,兄弟李廣利為貳師將軍。延年善歌舞,具音樂才能,任協(xié)律都尉,善于創(chuàng)造新聲。曾作〈郊祀歌〉、〈新聲二十八解〉等樂曲。
《漢語大詞典》:力牧
傳說為 黃帝 之臣。相傳 黃帝 夢人執(zhí)千鈞之弩,驅(qū)羊數(shù)萬群,寤而嘆曰:“夫千鈞之弩,異力能遠者也;驅(qū)羊數(shù)萬群,是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 力 名 牧 者哉?”于是依占而求之,得 力牧 于大澤,用以為將。見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jì)》。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有道家
《力牧》二十二篇,
《兵書略》有陰陽家
《力牧》十五篇。皆依托之作。
《國語辭典》:伶?zhèn)悾鎮(zhèn)悾 ?span id="xu5myrr" class='label'>拼音:líng lún
1.黃帝時代的樂官,音律的創(chuàng)作者?!秴问洗呵铩V傧募o(jì)。古樂》:「昔黃帝令伶?zhèn)愖鳛槁桑鎮(zhèn)愖源笙闹?,乃之院隃之陰,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jié)間?!?br />2.演員、戲子。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二折:「因此處有個伶?zhèn)悾赵S名堅,樂名藍采和。」
3.戲劇曲藝。《永樂大典戲文三種?;麻T子弟錯立身。第四出》:「老身幼習(xí)伶?zhèn)悾由??!?/div>
《漢語大詞典》:昆侖竹(崑崙竹)
昆侖山 所產(chǎn)之竹。相傳 黃帝 取之以制律管。見
《漢書·律歷志上》。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弦?!币嗍》Q“ 崑竹 ”。 北齊
劉晝 《劉子·崇學(xué)》:“海蚌未剖,則明珠不顯; 崑 竹未斷,則鳳音不彰?!睄?,一本作“ 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