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74,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劉文叔
隆準(zhǔn)
龍媒
龍泉
龍種
樓居
露臺(tái)百金
驢鳴一聲
曼倩風(fēng)流
茂陵滯骨
綿竹頌
千里駒
木帝
南陽有近親
鑷白
典故
劉文叔
 
文叔

相關(guān)人物
劉秀(漢光武帝)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本紀(jì)上〉~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fā)。發(fā)生舂陵節(jié)侯買,買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光武年九歲而孤,養(yǎng)于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zhǔn),日角。性勤于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yǎng)士,常非笑光武事田業(yè),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鳳中,乃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yán)光〉~2763~
嚴(yán)光字子陵,一名遵,會(huì)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xué)。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沟垡善涔?,乃備安車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jìn)膳。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曰:「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构獠磺E,乃投札與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lǐng)絕。」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車駕即日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yīng),良久,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秀(漢光武帝)
 
劉邦(漢高祖)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
「高祖為人,隆準(zhǔn)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引文穎曰:「高祖感龍而生,故其顏貌似龍,長頸而高鼻?!?/span>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jì)上》
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fā)。發(fā)生舂陵節(jié)侯買,買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光武年九歲而孤,養(yǎng)于叔父良。身長七尺三寸,美須眉,大口,隆準(zhǔn),日角。

例句

我來不見隆準(zhǔn)人,瀝酒空馀廟中客。 李商隱 偶成轉(zhuǎn)韻七十二句贈(zèng)四同舍

高帝子孫盡隆準(zhǔn),龍種自與常人殊。 杜甫 哀王孫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二《禮樂志》
《天馬歌》:「天馬徠,龍之媒?!箹|漢·應(yīng)劭注:「言天馬者乃神龍之類,今天馬已來,此龍必至之效也。」

例句

買得龍媒越水濆,輕桃細(xì)杏色初分。 劉威 傷曾秀才馬

紫云團(tuán)影電飛瞳,駿骨龍媒自不同。 唐彥謙 詠馬二首

噴玉長鳴西北來,自言當(dāng)代是龍媒。 喬知之 羸駿篇

遠(yuǎn)聽明君愛逸才,玉鞭金翅引龍媒。 張說 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三首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lǐng)龍媒。 張說 舞馬詞六首

夕伴龍媒合,朝游鳳輦歸。 張說 詠塵

相星環(huán)日道,蒼馬近龍媒。 李德裕 郊?jí)剌浿袝喙墒ゴ日僦劣R前仰感恩遇輒書是詩兼呈二相公。

遙遙分鳳野,去去轉(zhuǎn)龍媒。 駱賓王 餞鄭安陽入蜀

遇客丹青天下才,白生胡雛控龍媒。 高適 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

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高適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三國魏·曹子?。ㄖ玻杜c楊德祖書》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割斷。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十一《潕水》引《晉太康地理志記》
(西平)縣有龍泉水,可以砥礪刀劍,特堅(jiān)利,故有堅(jiān)白之論矣,是以龍泉之劍,為楚寶也。

例句

金羈絡(luò)駿馬,錦帶橫龍泉。 李白 留別廣陵諸公(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薛公龍泉姿,其氣在斗牛。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zèng)薛員外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邦(漢高祖)
 
劉恒(漢文帝)
 
薄姬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漢王入織室,見薄姬有色,詔內(nèi)后宮,歲馀不得幸。始姬少時(shí),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無相忘?!挂讯芊蛉恕②w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tái),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shí)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shí)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mèng)蒼龍據(jù)吾腹?!垢叩墼唬骸复速F徵也,吾為女遂成之?!挂恍疑?,是為代王。

例句

寄人龍種瘦,失母鳳雛癡。 李商隱 楊本勝說于長安見小男阿袞

世上蒼龍種,人間武帝孫。 李商隱 鄠杜馬上念漢書一云五陵懷古

典故 
如樓居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
「公孫卿曰:『仙人可見,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觀,如緱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樓居。』于是上令長安則作蜚廉桂觀,甘泉?jiǎng)t作益延壽觀,使卿持節(jié)設(shè)具而候神人?!?/span>

例句

須為下殿走,不可好樓居。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樓居五云里,幾與武皇登。 盧綸 送道士郤彝素歸內(nèi)道場(chǎng)

典故
露臺(tái)百金

相關(guān)人物
劉恒(漢文帝)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jì)》
孝文帝從代來,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tái),召匠計(jì)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產(chǎn),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tái)為!」

例句

漢文宜惜露臺(tái)費(fèi),晉武須焚前殿裘。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蒼生偃臥休征戰(zhàn),露臺(tái)百金以為費(fèi)。 高適 古歌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世說新語》下卷上《傷逝》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垢翱徒砸蛔黧H鳴。

例句

塵滿空床屋見天,獨(dú)作驢鳴一聲去。 劉言史 題王況故居

典故
曼倩風(fēng)流
 
瑣窗偷覷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西王母
 
東方朔


《太平御覽》卷一百八十八〈居處部十六·?〉~039~2~
《漢武故事》:「西王母降,東方朔于朱雀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無賴,久被斥逐,原心無惡,尋當(dāng)?shù)眠€。』」
典故
茂陵滯骨

相關(guān)人物
劉徹(漢武帝)


《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與上元夫人相問云:「……劉徹好道,適來視之,見徹了了,似可成進(jìn),然形慢神穢,腦血淫漏不淳,關(guān)胄彭孛,骨無津液,脈浮反升,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尸狡亂,玄白失時(shí),雖當(dāng)與之以至道,始恐非仙才也。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2~
丁卯,帝崩于五柞宮,入殯于未央宮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例句

每懷仙駕遠(yuǎn),更望茂陵號(hào)。 李德裕 述夢(mèng)四十韻

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fèi)鮑魚。 李賀 苦晝短

典故
綿竹頌

相關(guān)人物
劉驁(漢成帝)
 
揚(yáng)雄


《昭明文選》卷七漢·楊子云(雄)《甘泉賦》
「孝成帝時(shí),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唐·李周翰注:「嘗作《綿竹頌》,成帝時(shí)直宿郎楊莊頌此文,帝曰:『此似相如之文?!磺f曰:『非也,此臣邑人揚(yáng)子云?!坏奂凑僖?,拜為黃門侍郎?!?/span>

例句

幾時(shí)綿竹頌,擬薦子虛名。 李商隱 令狐舍人說昨夜西掖玩月因戲贈(zèng)

典故 
名駒千里

相關(guān)人物
劉德(河間獻(xiàn)王)
 
劉徹(漢武帝)
 
屈原
 
曹操(魏武帝)
 
魯仲連


《楚辭補(bǔ)注》卷六〈卜居〉~76~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拐惨硕瞬叻鼾?,曰:「君將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將隨駑馬之?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zhēng)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埂笇幇喊喝羟Ю镏x乎?」?jié)h·王逸注:「才絕殊也?!?/span>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2459~
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zhèn)m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jié)。游于趙。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魯仲連子》云:「齊辯士田巴,服狙丘,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伯,離堅(jiān)白,合同異,一日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仲連,年十二,號(hào)『千里駒』,往請(qǐng)?zhí)锇驮唬骸撼悸勌蒙喜粖^,郊草不蕓,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暇緩也。今楚軍南陽,趙伐高唐,燕人十萬,聊城不去,國亡在旦夕,先生柰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梟鳴,出城而人惡之,愿先生勿復(fù)言。』田巴曰:『謹(jǐn)聞命矣。』巴謂徐劫曰:『先生乃飛兔也,豈直千里駒!』巴終身不談?!?/span>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列傳·楚元王劉交〉~927~
德字路叔,修黃老術(shù),有智略。少時(shí)數(shù)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唐·顏師古注曰:「言若駿馬可致千里也。年齒幼少,故謂之駒?!?/span>
《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休傳〉~279~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xiāng)里。休年十馀歲,喪父,獨(dú)與一客擔(dān)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zhuǎn)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使與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lǐng)虎豹騎宿衛(wèi)。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shí)帥也?!购槁劥肆睿辔掠谛?。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后。眾議狐疑,休曰:「賊實(shí)斷道者,當(dāng)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shì),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則飛自走矣?!购閺闹?,進(jìn)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太祖拔漢中,諸軍還長安,拜休中領(lǐng)軍。文帝即王位,為領(lǐng)軍將軍,錄前后功,封東陽亭侯。夏侯惇薨,以休為鎮(zhèn)南將軍,假節(jié)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zhí)手而別。孫權(quán)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shù)千家。遷征東將軍,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進(jìn)封安陽鄉(xiāng)侯。帝征孫權(quán),以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馀軍,擊權(quán)大將呂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揚(yáng)州牧。明帝即位,進(jìn)封長平侯。吳將審?屯皖,休擊破之,斬?首,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后率眾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戶,遷大司馬,都督揚(yáng)州如故。太和二年,帝為二道征吳,遣司馬宣王從漢水下,休督諸軍向?qū)り?。賊將偽降,休深入,戰(zhàn)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休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楊暨慰諭,禮賜益隆。休因此癰發(fā)背薨,謚曰壯侯。子肇嗣。
典故

《禮記注疏》卷十四〈月令〉~279~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笫分]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齊?!涣⒋褐眨熳佑H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于朝。」唐·孔穎達(dá)疏:「謂自古以來木德之君,其帝太皞也?!?/span>

例句

消息東郊木帝回,宮中行樂有新梅。 李商隱 隋宮守歲

典故
南陽有近親

相關(guān)人物
劉秀(漢光武帝)


《后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jiān)馬列傳·劉隆〉~780~
帝見陳留吏牘上有書,視之,云:「潁川、弘農(nóng)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長壽街上得之。帝怒。時(shí)顯宗為東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當(dāng)欲以墾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duì)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xiāng),多近親,田宅踰制,不可為準(zhǔn)?!沟哿罨①S將詰問吏,吏乃實(shí)首服,如顯宗對(duì)。于是遣謁者考實(shí),具知奸狀。明年,隆坐徵下獄,其疇輩十馀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

例句

丘墳發(fā)掘當(dāng)官路,何處南陽有近親。 韓愈 題廣昌館

典故  
鑷須
 
鑷霜須
 
弄白須

相關(guān)人物
左思
 
齊高帝


《南史》卷五〈齊本紀(jì)下·廢帝郁林王〉~33~
廢帝郁林王諱昭業(yè),字元尚,小字法身,文惠太子長子也。高帝為相王,鎮(zhèn)東府,時(shí)年五歲,床前戲。高帝方令左右拔白發(fā),問之曰:「兒言我誰耶?」答曰:「太翁?!垢叩坌χ^左右曰:「豈有為人作曾祖而拔白發(fā)者乎?!辜磾S鏡、鑷。其后問訊,高帝指示賓客曰:「我基于此四世矣?!辜拔涞奂次唬鉃槟峡ね?,時(shí)年十歲。
《古文苑》卷七晉·左思《白發(fā)賦》
星星白發(fā),生于鬢垂。雖非青蠅,穢我光儀。策名觀國,以此見疵。將拔將鑷,好爵是縻。

例句

誰道從軍樂,年來鑷白須。 姚合 從軍樂二首之二

鏡弄白髭須,如何作老夫。 杜牧 遣興

東柯遂疏懶,休鑷鬢毛斑。 杜甫 秦州雜詩二十首之十五

不道含香賤,其如鑷白休。 杜甫 西閣二首之二

塵容不在照,雪鬢那堪鑷。 盧綸 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

銀杯乍滅心中火,金鑷唯多鬢上絲。 耿湋 許下書情寄張韓二舍人

猶希圣朝用,自鑷白髭須。 賈島 代舊將

空嗟鑷須日,猶是屈腰年。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

《國語辭典》:隆準(zhǔn)(隆準(zhǔn))  拼音:lóng zhǔn
高鼻。《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高祖為人,隆準(zhǔn)而龍顏。」唐。杜甫哀王孫〉詩:「高帝子孫盡隆準(zhǔn),龍種自與常人殊。」也稱為「隆鼻」。
分類:劉邦裴骃
《國語辭典》:龍媒(龍媒)  拼音:lóng méi
1.?1.駿馬、良馬。唐。杜甫昔游〉詩:「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5057' target='_blank'>劉子翚 汴京紀(jì)事詩二○首之一五:「天廄龍媒十萬蹄,春池蹴踏浪花飛?!?br />2.??以土?制成的?龍?,用以祈雨。北周。庾信和李司錄喜雨〉詩:「臨河沉璧玉,夾道畫龍媒?!?清?。朱圭〈登泰山詩一百韻?〉:「?篩土覆龍媒,引天仗積雷。」
《國語辭典》:龍泉(龍泉)  拼音:lóng quán
寶劍。《晉書。卷三六。張華傳》:「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埂段倪x。曹植。與楊德祖書》:「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挂卜Q為「龍淵」。
《國語辭典》:龍種(龍種)  拼音:lóng zhǒng
1.帝王的子孫。唐。杜甫哀王孫〉詩:「高帝子孫盡隆準(zhǔn),龍種自與常人殊?!?br />2.駿馬、良馬。唐。杜甫 秦州雜詩二○首之五:「聞?wù)f真龍種,仍殘老骕骦?!?/div>
《漢語大詞典》:樓居(樓居)
(1).住樓房。史記·孝武本紀(jì):“今陛下可為觀,如 緱氏城 ,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樓居?!?宋 朱熹 《和戴主簿韻》:“平生本自好樓居,況接高人永晝餘?!?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兵部·沈惟敬:“俗好樓居,至十餘層,而又不善陶埴,即王居亦以茅覆,故易敗,亦易成?!?br />(2).指樓房。 唐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xiàn)詩》之一:“地軸樓居遠(yuǎn),天臺(tái)闕路賒。” 明 唐順之 《咨總督都御史胡》:“ 廟灣 之巢,墻厚如堅(jiān)城,樓居平屋,延袤三里;深房曲巷,險(xiǎn)如設(shè)阱?!?/div>
分類:樓房
《漢語大詞典》:驢鳴一聲(驢鳴一聲)
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仲宣 好驢鳴。既葬, 文帝 臨其喪,顧與同游曰:‘ 王 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翱徒砸蛔黧H鳴?!焙笠浴绑H鳴一聲”指?jìng)抗视选?唐 劉言史 《題王況故居》詩:“塵滿空牀屋見天,獨(dú)作驢鳴一聲去?!?/div>
分類:傷悼故友
《國語辭典》:千里駒(千里駒)  拼音:qiān lǐ jū
1.駒,少壯的馬。千里駒指日行千里的良馬。如:「這匹馬可連續(xù)奔馳數(shù)十里而不氣喘、不疲倦,真不愧為千里駒?!挂卜Q為「千里馬」。
2.比喻年輕有為的少年。《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德字路叔,修黃老術(shù),有智略。少時(shí)數(shù)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休傳》:「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
《漢語大詞典》:木帝
(1).指木星。太平御覽卷五引漢武故事:“ 西王母 使者至, 東方朔 死。上問使者。對(duì)曰:‘ 朔 是木帝精,為歲星,下游人中,以觀天下,非陛下臣也?!眳⒁姟?木星 ”。
(2).即 伏羲 ,又名 太皥 ,為管理春天的東方之帝。因其以木德稱王,故名“木帝”。 唐 李商隱 《隋宮守歲》詩:“消息東郊木帝迴,宮中行樂有新梅。” 宋 鄒浩 《四柏賦》:“及夫時(shí)運(yùn)遄往,木帝無為,驟雨滂沱以滌蕩,狂飈奔騰而折摧?!眳㈤?span id="nnjgdda" class="book">《呂氏春秋·孟春紀(jì)》、《淮南子·天文訓(xùn)》。一說,木帝即東方青帝,名“靈威仰”。見 隋 蕭吉 五行大義·論五帝
《國語辭典》:木星  拼音:mù xīng
行星名。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目前已知有六十馀顆衛(wèi)星,有行星環(huán)。屬于類木行星,大氣成分主要為氫和氦,外觀可看到平行于赤道,呈現(xiàn)紅、棕、黃、白色各異的寬廣云帶,另有大氣氣旋造成的大紅斑。古時(shí)分周天為十二次,木星每歲行經(jīng)一次,十二歲而一周天,用以紀(jì)年,故也稱為「福星」、「歲星」。
《漢語大詞典》:鑷白(鑷白)
謂拔除白發(fā)和白須。 唐 李白 《秋日煉藥院鑷白發(fā)贈(zèng)元六兄林宗》詩:“長吁望青云,鑷白坐相看?!?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shù):“﹝釋子 希遁 ﹞見 敷 鑷白,曰:‘貧道擇日為公拔之?!?宋 陸游 《照潺湲閣下池水》詩:“平生不鑷白,霜雪滿鬢眉。”
《漢語大詞典》:鑷鬢(鑷鬢)
謂拔除鬢角上的白發(fā)。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空嗟鑷鬢日,猶是屈腰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