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稱贊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駙馬。唐李賀《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p>
七圣心迷運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元稹 望云騅馬歌
路疑隨大隗,心似問鴻蒙。 張說 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之三
既得方明相,還尋大隗居。 張說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跡參前馬圣,名綴鬻熊師。 張說 贈趙公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
失道非關(guān)出襄野,揚鞭忽是過胡城。 杜甫 釋悶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軒轅臺
云浮非隱帝,日舉類游童。 駱賓王 過故宋
獻納開東觀,君王問長卿。 杜甫 贈陳二補闕
孟陽題劍閣,子云獻甘泉。 儲光羲 酬李處士山中見贈
再入龍樓稱綺季,應緣狗監(jiān)說相如。 劉禹錫 酬宣州崔大夫見寄
都城獻賦者,不得共趨朝。 包佶 元日觀百僚朝會
欲隨平子去,猶未獻甘泉。 孟浩然 題長安主人壁
莫訝相如獻賦遲,錦書誰道淚沾衣。 彭伉 寄妻
入京當獻賦,封事更聞天。 李嘉祐 送獨孤拾遺先輩先赴上都
子云不曉事,晚獻長楊辭。 李白 古風之八
西游因獻長楊賦,北闕青云不可期。 李白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因?qū)W揚子云,獻賦甘泉宮。 李白 東武吟
子云叨侍從,獻賦有光輝。 李白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
既逢楊得意,非復久閑居。 杜淹 召拜御史大夫贈袁天綱
漢囿獵稀慵獻賦,楚山耕早任移文。 杜牧 出關(guān)
已作相如投賦計,還憑殷浩寄書回。 杜牧 江上逢友人
回首知音青瑣闥,何時一為薦相如。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何事不如楊得意,解搜賢哲薦明君。 汪遵 升仙橋
臣忝承明召,多慚獻賦雄。 沈佺期 扈從出長安應制
承明未薦相如賦,故國猶慚季子貧。 潘唐 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
漢庭狗監(jiān)深知己,有日前驅(qū)負弩歸。 王初 送葉秀才
同作金門獻賦人,二年悲見故園春。 盧綸 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guān)言別
此日小臣徒獻賦,漢家誰復重揚雄。 盧象 駕幸溫泉
滄江一身客,獻賦空十年。 祖詠 送丘為下第
獻賦未為龍化去,除書猶喜鳳銜來。 秦韜玉 送友人罷舉授南陵令
作詩通小雅,獻賦掩長楊。 竇蒙 題弟暨述書賦后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錢起 贈闕下裴舍人
甘泉未獻揚雄賦,吏道何勞賈誼才。 錢起 送嚴維尉河南
應須楊得意,更誦長卿辭。 錢起 送萬兵曹赴廣陵
同時獻賦客,尚在東陵傍。 陶翰 贈鄭員外
鴻臚陌上歸耕晚,金馬門前獻賦遲。 韋莊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昔歲逢楊意,觀光貴楚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李商隱 贈劉司戶
聚米:指軍事上分析地形。明陳瑚《李映碧廷尉遺地圖》:“人關(guān)無復蕭丞相,聚米空思馬伏波?!?/p>
運籌知決勝,聚米似論邊。 韋應物 酬豆盧倉曹題庫壁見示
伏蒲:詠忠臣直諫。唐許渾《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卻賴漢庭多烈士,至今猶自伏蒲論?!?/p>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 杜牧 聞開江相國宋下世二首
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 杜甫 壯游
青蒲甘受戮,白發(fā)竟誰憐。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議高通白虎,諫切伏青蒲。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元稹集和此詩注內(nèi)本題末尚有兼投吊席八舍人七字)
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 韓愈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寒水浮瓜五月時,把君衣袖長河曲。 韓翃 送蓨縣劉主簿楚
雞肋曹公忿,豬肝仲叔慚。 羅隱 寄洪正師
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 李白 長干行二首之二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張繼 洛陽作
始覺石楠詠,價傾賦兩都。 孟郊 和宣州錢判官使院廳前石楠樹
本為成王業(yè),初由賦上林。 張說 對酒行巴陵作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 于季子 早春洛陽答杜審言
新登麒麟閣,適脫獬豸冠。 岑參 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
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岑參 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xiāng)丞
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 李白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龍顏惠殊寵,麟閣憑天居。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之二
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李白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之一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 李白 金門蘇秀才
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 李白 鳴皋歌奉錢從翁清歸五?山居
麒閣一代良,熊軒千里躅。 劉祎之 酬鄭沁州
早晚歸漢廷,隨公上麟閣。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昨聞戰(zhàn)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 劉長卿 時平后送范倫歸安州
中天有高閣,圖畫何時歇。 劉駕 古出塞
聽君總畫麒麟閣,還我閑眠舴艋舟。 司空圖 攜仙箓九首之四
天子預開麟閣待,祗今誰數(shù)貳師功。 岑參 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之一
功名麟閣上,得詠入秦關(guān)。 崔何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歸來畫麟閣,藹藹武功傳。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待聞出塞還,丹青上麟閣。 張說 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
燕山應勒頌,麟閣佇名揚。 徐堅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據(jù)鞍遙指長安路,須刻麟臺第一功。 李九齡 代邊將
畫像臨仙閣,藏書入帝臺。 李嶠 麟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七
當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李白 送張秀才從軍
旋應獻凱入,麟閣佇深功。 李白 送梁公昌從信安北征
漢庭議事先黃老,麟閣何人定戰(zhàn)功。 李益 赴渭北宿石泉驛南望黃堆烽
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zhàn)功。 李益 送柳判官赴振武
他日圖勛畫麟閣,定呈肝膽始應休。 李群玉 獻王中丞
可憐忠與孝,雙美畫騏麟。 杜甫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
志在麒麟閣,無心云母屏。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 杜甫 季夏送鄉(xiāng)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身許麒麟畫,年衰鴛鷺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瑞光麟閣上,喜氣鳳城端。 楊巨源 和呂舍人喜張員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韻
為數(shù)麒麟高閣上,誰家父子勒燕然。 楊巨源 賀田仆射子弟榮拜金吾
只今麟閣待丹青,努力加餐報天子。 權(quán)德輿 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走筆酬贈因代書賀
行看畫麟閣,凜凜有英風。 權(quán)德輿 奉和劉侍郎司徒奉詔伐叛書情呈宰相
今朝麟閣上,偏軫圣情多。 權(quán)德輿 故司徒兼侍中贈太傅北平王挽詞
相國已隨麟閣貴,家風第一右丞詩。 王韞秀 夫入相寄姨妹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盧綸 寶泉寺送李益端公歸邠寧幕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莫宣卿 答問讀書居
行望鳳京旋凱捷,重來麟閣畫丹青。 賀朝 從軍行
星落夜原妖氣滿,漢家麟閣待英雄。 鄭啟 嚴塘經(jīng)亂書事
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陳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梁王東征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顏真卿 贈裴將軍
帝思麟閣像,臣獻柏梁篇。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
畫圖騏麟閣,入朝明光宮。 高適 塞下曲
酆鎬誰將敵,橫汾未可方。 宋若憲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崔元翰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鳴鑾初幸代,旋蓋欲橫汾。 席豫 奉和圣制答張說邕從南出雀鼠谷
漢武橫汾日,周王宴鎬年。 張說 承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制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游。 徐彥伯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群臣相慶嘉魚樂,共哂橫汾歌吹秋。 徐彥伯 奉和興慶池戲競渡應制
自知秋風詞,長侍昭陽殿。 戴叔倫 獨不見
此日欣逢臨渭賞,昔年空道濟汾詞。 李乂 奉和三日祓禊渭濱
謬陪登岱駕,欣奉濟汾篇。 李乂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中流簫鼓誠堪賞,詎假橫汾發(fā)棹歌。 李亨 九日絕句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
貴主稱觴萬年壽,還輕漢武濟汾游。 李適 侍宴安樂公主莊應制
橫汾宴鎬歡無極,歌舞年年圣壽杯。 李適 帝幸興慶池戲競渡應制
歲歲秋風辭,兆人歌不足。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詞三首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陽。 武元衡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之三
思逸橫汾唱,歡留宴鎬杯。 沈佺期 奉和晦日駕幸昆明池應制
古來徒羨橫汾賞,今日宸游圣藻雄。 沈佺期 興慶池侍宴應制
欲笑周文歌宴鎬,遙輕漢武樂橫汾。 王維 大同殿柱產(chǎn)玉芝龍池上有慶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賜宴樂敢書即事
圣圖恢宇縣,歌賦小橫汾。 蘇颋 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興逸橫汾什,恩褒作頌才。 袁暉 奉和圣制答張說邕從南出雀鼠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