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漢武眼穿
隔絳紗
相關人物劉徹(漢武帝)
李夫人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傳》
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齊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張燈燭,設帷帳,陳酒肉,而令上居他帳,遙望好女如李夫人之貌,還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視,上愈益相思悲感,為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令樂府諸音家弦歌之。
例句
亞水依巖半傾側(cè),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
縱有迎仙術,終悲隔絳紗。
典故 子夫入侍
相關人物劉徹(漢武帝)
平陽公主
衛(wèi)子夫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衛(wèi)皇后字子夫,生微矣。蓋其家號曰衛(wèi)氏出平陽侯邑。子夫為平陽主謳者。武帝初即位,數(shù)歲無子。平陽主求諸良家子女十馀人,飾置家。武帝祓霸上還,因過平陽主。主見所侍美人。上弗說。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說衛(wèi)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軒中,得幸。上還坐,驩甚。賜平陽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平陽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飯,勉之!即貴,無相忘。」入宮歲馀,竟不復幸。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衛(wèi)子夫得見,涕泣請出。上憐之,復幸,遂有身,尊寵日隆。……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姓陳氏,無子。上之得為嗣,大長公主有力焉,以故陳皇后驕貴。聞衛(wèi)子夫大幸,恚,幾死者數(shù)矣。上愈怒。陳皇后挾婦人媚道,其事頗覺,于是廢陳皇后,而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
例句
瑤房侍寢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見。
子夫前入侍,飛燕復當時。
蜀國暖回溪峽浪,衛(wèi)娘清轉(zhuǎn)遏云歌。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河水篇》
水出西南長城北,陽周縣故城南橋山。昔二世賜蒙恬死于此。王莽更名上陵畤,山上有黃帝冢故也。帝崩,惟弓劍存焉,故世稱黃帝仙矣。
例句
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
先帝弓劍遠,小臣馀此生。
武皇弓劍埋何處,泣問上陽宮里人。
誰言衣冠葬其下,不見弓劍何人收。
騎龍駕景游八極,軒轅弓劍無人識,東海青童寄消息。
《漢書》卷七十二《貢禹傳》
「元帝初即位,徵禹為諫大夫,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埂疙曋?,禹上書曰:『臣禹年老貧窮,家訾不滿萬錢,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有田百三十畝,陛下過意徵臣,臣賣田百畝以供車馬?!弧?/span>
《北史》卷五十一《齊宗室諸王上·高思宗傳》附《高思好傳》
思宗弟思好,本浩氏子也,思宗養(yǎng)以為弟,遇之甚薄。少以騎射事文襄。及文宣受命,為左衛(wèi)大將軍。本名思孝,天保五年討蠕蠕,文宣悅其驍勇,謂曰:「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故改名焉。
《后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列傳〉~2457~
建武十三年,異國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又進寶劍,賈兼百金,詔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
簡釋
鼓車:指大材小用。唐杜甫《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
例句
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
今日翔麟馬,先宜駕鼓車。
吾聞駕鼓車,不合用騏驥。
典故楊仆移關
關識新安
楊仆慚為關外人
相關人物劉徹(漢武帝)
楊仆
《漢書》卷六《武帝紀》
「三年冬,徙函谷關于新安。以故關為弘農(nóng)縣?!箹|漢·應劭注:「時樓船將軍楊仆數(shù)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財給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廣闊,于是徙關于新安,去弘農(nóng)三百里?!?/span>
例句
阮郎無復里中舊,楊仆卻為關外人。
楊仆移關三百里,可能全是為荊山。
惆悵懷楊仆,慚為關外人。
楊仆移關,杜預建橋。
關識新安地,封傳臨晉鄉(xiāng)。
《風俗通義》卷六《聲音》
昔章帝時,零陵文學奚景,于冷道舜祠下得生白玉管,知古以玉為管,后乃易之以竹耳。
例句
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沈埋虞舜祠。
典故館陶恩
相關人物劉莊(東漢明帝)
紅夫(館陶公主)
《后漢書》卷十下《皇后紀》附《皇女》
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
《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上》
「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fā)。」
《藝文類聚》卷十二
《續(xù)漢書》:「至于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憑焉。發(fā)跡于昆陽,以數(shù)千屠百萬,非膽智之至,孰能堪之?討賊平亂,克復漢業(yè),號稱中興?!?/span>
《漢書》卷二十五下《郊祀志下》
公孫卿曰:「仙人可見,上往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館如緱氏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樓居?!褂谑巧狭铋L安則作飛廉、桂館,甘泉則作益壽、延壽館,使卿持節(jié)設具而候神人。
典故傾城色
絕代人
名花傾國
傾人城
傾城國
思傾國
佳人絕世
傾國風流
國自傾
絕世歌
延年妹
傾城目
絕代北方人
傾北方
一顧傾吳
絕代幽人獨立
傾人情
相關人物劉徹(漢武帝)
李延年
參考典故李延年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列傳上·孝武李夫人〉~395~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進。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嘆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生一男,是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憐閔焉,圖畫其形于甘泉宮。及衛(wèi)思后廢后四年,武帝崩,大將軍霍光緣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號曰孝武皇后。唐·顏師古注曰:「非不惜城與國也,但以佳人難得,愛悅之深,不覺傾覆?!?/span>
例句
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
蛾眉曼臉傾城國,鳴環(huán)動佩新相識。
天馬來東道,佳人傾北方。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艷色本傾城,分香更有情。
窈窕鳳皇姝,傾城復傾國。
恃賴傾城人不及,檀妝唯約數(shù)條霞。
雖然不如延年妹,亦是當時絕世人。
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
揚眉轉(zhuǎn)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傾國留無路,還魂怨有香。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侍婢艷傾城,綃綺輕霧霏。
佳人絕代歌,獨立發(fā)皓齒。
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
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噴玉光照地,顰蛾價傾城。
叢鬢愁眉時勢新,初笄絕代北方人。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
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傾國徒相看,寧知心所親。
明月薄蝕陽精昏,嬌妒傾城惑至尊。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專房猶見寵,傾國眾皆聞。
佳人祓禊賞韶年,傾國傾城并可憐。
為問傾城年幾許,更勝瓊樹是瓊枝。
皓雪瓊枝殊異色,北方絕代徒傾國。
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典故 千年桃
王母不來
王母仙桃
種桃核
幾度桃實
千年桃熟
王母種桃
阿母種桃
海中桃熟
三千年一薦金盤
一熟一千年
一子千年見
華實三度
王母過漢家
王母過劉徹
著子三千歲
子三千熟
相關人物東方朔
漢武帝
《藝文類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桃〉~468~
漢武故事曰:東郡獻短人,呼東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謂上曰:西王母種桃,三千歲一為子。此兒不良也,已三過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與帝。帝留核著前,母問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種之?!鼓感υ唬骸复颂胰暌恢?,非下土所植也。」
《太平廣記》卷第三〈神仙三·漢武帝〉~4~
王母至也。……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下車登床。帝跪拜問寒暄畢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設天廚。真妙非常。豐珍上果。芳華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氣殊絕。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大如鴨卵。形圓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顆與帝。三顆自食。桃味甘美??谟杏?。帝食輒收其核。王母問帝。帝曰。欲種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漢武帝故事》~345~
王母遣使謂帝曰:『七月七日我當暫來?!坏壑寥?,埽宮內(nèi),然九華燈。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灑掃以待之?!簧夏耸┽?,燒兜末香,香,兜渠國所獻也,香如大豆,涂宮門,聞數(shù)百里;關中嘗大疫,死者相系,燒此香,死者止。是夜漏七刻,空中無云,隱如雷聲,竟天紫色。有頃,王母至: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履玄瓊鳳文之?,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烏,夾侍母旁。下車,上迎拜,延母坐,請不死之藥。母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藥有五云之漿風實云子玄霜絳雪,上握蘭園之金精,下摘圓丘之紫柰,帝滯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藥,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與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問曰:『用此何為?』上曰:『此桃美,欲種之?!荒感υ唬骸捍颂胰暌恢樱窍峦了惨??!涣糁廖甯務Z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肅然便去。東方朔于朱鳥牖中窺母,母謂帝曰:『此兒好作罪過,疏妄無賴,久被斥退,不得還天;然原心無惡,尋當?shù)眠€。帝善遇之?!荒讣热ィ香皭澚季?。
例句
阿母蟠桃香未齊,漢皇骨葬秋山碧。
唯應問王母,桃作幾時花。
仙翁遺竹杖,王母留桃核。
紫陽宮女捧丹砂,王母令過漢帝家。
仙女群中名最高,曾看王母種仙桃。
王母不來方朔去,更須重見李夫人。
仙娥桂樹長自春,王母桃花未嘗落。
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咸幾回死。
仙人張內(nèi)樂,王母獻宮桃。
未知王母千年熟,且共劉郎一笑同。
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王母夭桃一度開,玉樓紅粉千回變。
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開一樹桃。
王母摘桃海上還,感之西過聊問訊。
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王母欲過劉徹家,飛瓊夜入云軿車。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種桃年。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漢書》卷五十《張釋之傳》
「從行至霸陵,上居外臨廁。時慎夫人從,上指視慎夫人新豐道,曰:『此走邯鄲道也?!弧谷龂?#183;張晏注:「慎夫人,邯鄲人也?!?/span>
《世說新語》上卷上《言語》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挥谑请芬?。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慄慄,汗不敢出?!弧?/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