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42
典故
40
詞典
887
分類詞匯
54
佛典
13
其它
48
共1042,分70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23
24
25
26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循帶
音帶
鞋帶
限帶
擁帶
氈帶
沾帶
藻帶
掛帶
后帶
笏帶
邊帶
帶銙
帶玦
帶動
《漢語大詞典》:
循帶(循帶)
圍腰的衣帶。 南朝 梁 沈滿愿
《晨風(fēng)行》
:“循帶易緩愁難卻,心之憂矣頗銷鑠。”
分類:
衣帶
《國語辭典》:
音帶(音帶)
拼音:
yīn dài
歌曲、戲曲等音樂帶。
分類:
錄音
磁帶
《漢語大詞典》:
鞋帶(鞋帶)
亦作“鞵帶”。 穿鞋時用來把鞋系緊的帶子。 宋
周密
《
武林舊事·小經(jīng)紀(jì)
》
:“帽兒、鞵帶、脩皮鞵?!?/div>
分類:
鞋帶
帶子
《漢語大詞典》:
限帶(限帶)
阻隔圍繞。
《三國志·吳志·陸抗傳》
:“議者所恃,徒以長川峻山,限帶封域,此乃守國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div>
分類:
阻隔
圍繞
《漢語大詞典》:
擁帶(擁帶)
猶襟帶。屏障環(huán)繞。 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 公孫淵 承籍父兄,世居?xùn)|裔;擁帶 燕 胡,馮陵險遠(yuǎn);講武盤桓,不供職貢。”
分類:
屏障
環(huán)繞
《駢字類編》:
氈帶(氈帶)
南北朝 鮑照
擬古詩八首 其三
氈帶佩雙鞬,象弧插雕服。
《國語辭典》:
沾帶(沾帶)
拼音:
zhān dài
1.牽連、連帶?!都t樓夢》第五一回:「如今時氣不好,恐沾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br />2.連帶得到好處?!都t樓夢》第五六回:「一年在園里辛苦到頭,這園里既有出息,也是分內(nèi)該沾帶些的?!?/div>
分類:
牽連
牽掛
附著
沾光
《國語辭典》:
沾光
拼音:
zhān guāng
1.帶有光澤。南朝宋。
鮑照
〈
從登香爐峰
〉詩:「羅景藹云扃,沾光扈龍策?!?br />2.有所連帶而享受到光彩與利益。《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他說股本生財一概由他承認(rèn),他既然要,我們樂得多開些,大家多沾光,他兩個也不無小益?!?/div>
分類:
沾光
憑借
光澤
好處
《駢字類編》:
藻帶(藻帶)
張馀慶祀后土賦:繁纓藻帶,燦爛于祭容;孤竹云和,鏗鏘于聲律。
《漢語大詞典》:
掛帶(掛帶)
亦作“掛帶”。 牽連。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
卷下:“你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別念掛帶,便非必為圣人之志矣。”
分類:
牽連
《駢字類編》:
后帶(后帶)
明一統(tǒng)志:邵武府形勝:前據(jù)重岡,后帶鹿水。
《漢語大詞典》:
笏帶(笏帶)
即笏頭帶。 宋太宗 以之賜大臣。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錄
》
卷下:“ 太宗 命製毬路笏帶賜輔臣,后雖罷免,亦服焉。 趙文定 罷參知政事,頃之,除 景靈宮 副使,賜以御仙帶。自后罷宰相,仍服笏帶,罷參樞,皆止服御仙帶?!眳⒁姟?笏頭帶 ”。
分類:
宋太宗
大臣
《漢語大詞典》:
笏頭帶(笏頭帶)
即毬路帶。 宋
范鎮(zhèn)
《東齋記事補遺》
:“毬路金帶俗謂之笏頭帶,非二府文臣不得賜,武臣而得賜者……出於特恩。”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錄
》
卷下:“ 太宗 命創(chuàng)方團(tuán)毬路帶,亦名笏頭帶,以賜二府文臣?!眳⒁姟?毬路帶 ”。
分類:
毬路帶
《漢語大詞典》:
邊帶(邊帶)
(1).鄰接,毗連。
《
南齊書·州郡志下
》
:“ 義熙 元年,冠軍將軍 劉毅 以為 夏口 二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 湘川 ,邊帶 溳 沔 ,請 并州 刺史 劉道規(guī) 鎮(zhèn) 夏口 ?!?span id="tqwwcq1" class="book">《
南史·范云傳
》:“邊帶 蠻 俚 ,尤多盜賊,前內(nèi)史皆以兵刃自衛(wèi)。”
(2).邊境地帶。
《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邊帶廣途,訛言孔熾,毀立之易,過於轉(zhuǎn)圓,若依舊制通敞,實允觀聽?!?/div>
分類:
鄰接
邊境
境地
地帶
毗連
《漢語大詞典》:
帶銙(帶銙)
見“ 帶胯 ”。
《漢語大詞典》:
帶胯(帶胯)
亦作“ 帶銙 ”。 佩帶上銜蹀躞之環(huán),用以掛弓矢刀劍。 唐
白居易
《和春深》
詩之四:“通犀排帶胯,瑞鶻勘袍花?!?宋
沈括
《
夢溪筆談·故事一
》
:“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后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huán),環(huán)所以銜蹀躞,如馬之鞦根,即今之帶銙也?!?宋
杜綰
《
云林石譜·墨玉石
》
:“ 西蜀 諸山多產(chǎn)墨玉,在深土中,其質(zhì)如石,色深黑,體甚輕輭,土人鐫治為帶胯或器物,極光潤。”參見“ 帶鉤 ”。
分類:
佩帶
帶上
弓矢
刀劍
《駢字類編》:
帶玦(帶玦)
晉書輿服志: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帶綬,以?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金辟邪,首為帶玦。 北史齊樂陵王百年傳: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
《國語辭典》:
帶動(帶動)
拼音:
dài dòng
帶領(lǐng)發(fā)動。如:「政治的安定,帶動經(jīng)濟的發(fā)展?!?/div>
分類:
帶動
引導(dǎo)
動力
前進(jìn)
分相
相應(yīng)
地動
動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