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42
典故
40
詞典
887
分類詞匯
54
佛典
13
其它
48
共1042,分70頁顯示
上一頁
52
53
54
55
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58
59
60
61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辟帶
披枷帶鎖
披裘帶索
披襟解帶
披麻帶索
披麻帶孝
十三環(huán)金帶
十三環(huán)帶
十三镮金帶
獅帶
獅蠻寶帶
拾帶重還
身帶霜威
升平冠帶
雙帶兩鞬
《漢語大詞典》:
辟帶(辟帶)
即壁帶。又名懸聯(lián)。謂屋檐邊聯(lián)結(jié)桷頭的長木板。辟,通“ 壁 ”。
《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
“乃至夏屋宮駕,縣聯(lián)房植” 漢 高誘 注:“縣聯(lián),聯(lián)受雀頭著桷者,一曰辟帶也?!?/div>
分類:
屋檐
聯(lián)結(jié)
長木
木板
《國語辭典》:
披枷帶鎖(披枷帶鎖)
拼音:
pī jiā dài suǒ
罪犯帶著枷、鎖等刑具。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餐刀去呵。」《水滸傳》第四三回:「當(dāng)初他打殺了人,教我披枷帶鎖,受了萬千的苦?!?/div>
分類:
罪犯
枷鎖
刑具
《漢語大詞典》:
披裘帶索(披裘帶索)
形容衣著粗陋。 漢
劉向
《
新序·雜事五
》
:“昔者 楚丘先生 ,行年七十,披裘帶索,往見 孟嘗君 ,欲趨不能進(jìn)?!?/div>
分類:
容衣
衣著
粗陋
《漢語大詞典》:
披襟解帶(披襟解帶)
比喻敞開胸懷,心地坦白。
《陳書·留異傳》
:“朕志相成養(yǎng),不計(jì)疵慝,披襟解帶,敦喻殷勤。” 明
陳子龍
《偉南筑居遠(yuǎn)郊鮮入城市近聞其事釋氏甚謹(jǐn)作詩問之》
:“更聞理外事無心,披襟解帶相追尋?!?/div>
分類:
敞開
開胸
胸懷
心地
坦白
《國語辭典》:
披麻帶索(披麻帶索)
拼音:
pī má dài suǒ
為親人服喪、身穿麻衣,腰系麻繩。明。高明《琵琶記》第四出:「老賊!你年紀(jì)八十馀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喚做孝?!挂沧鳌概閹ⅰ?。
《國語辭典》:
披麻帶孝(披麻帶孝)
拼音:
pī má dài xiào
麻,粗麻布衣。披麻帶孝指為親人服喪。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挂沧鳌概閹鳌?。
《國語辭典》:
披麻帶孝(披麻帶孝)
拼音:
pī má dài xiào
麻,粗麻布衣。披麻帶孝指為親人服喪。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兒披麻帶孝為何由,故來這靈堂里尋斗毆?!挂沧鳌概閹鳌?。
《漢語大詞典》:
十三環(huán)金帶(十三環(huán)金帶)
亦作“ 十三鐶金帶 ”。 服飾之一。一種帶鉤的皮腰帶。
《
周書·李穆傳
》
:“﹝ 李穆 ﹞乃遣使謁 隋文帝 ,并上十三環(huán)金帶,蓋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分類:
服飾
帶鉤
腰帶
《分類字錦》:
十三環(huán)帶(十三環(huán)帶)
《
北史·李穆傳
》:隋文作相,穆遣使謂并上十三環(huán)金帶,蓋天子服也。
《后周書·宇文孝伯傳》:其生與高祖同日,太祖甚愛之,養(yǎng)于第內(nèi)。及長,又與高祖同學(xué)。高祖嘗從容謂之曰:“公之于我,猶漢高之與盧綰也?!蹦速n以十三環(huán)金帶,自是恒侍左右,出入臥內(nèi),朝之機(jī)務(wù)皆得預(yù)焉。
分類:
法服
賞賚
《漢語大詞典》:
十三镮金帶(十三鐶金帶)
見“ 十三環(huán)金帶 ”。
《漢語大詞典》:
十三環(huán)金帶(十三環(huán)金帶)
亦作“ 十三鐶金帶 ”。 服飾之一。一種帶鉤的皮腰帶。
《
周書·李穆傳
》
:“﹝ 李穆 ﹞乃遣使謁 隋文帝 ,并上十三環(huán)金帶,蓋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div>
分類:
服飾
帶鉤
腰帶
《漢語大詞典》:
獅帶(獅帶)
古代高級武官用的獅蠻腰帶。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
:“未賜鐵券的王侯,儘著蟒衣獅帶。”參見“ 獅蠻 ”。
分類:
高級
武官
官用
腰帶
《國語辭典》:
獅蠻(獅蠻)
拼音:
shī mán
1.宋朝重陽節(jié)時(shí),于蒸糕上放置由粉制成的飾物。宋。孟元老《東京孟華錄。卷八。重陽》:「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五。九月》:「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xì)末,入麝香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色或如五色彈兒,皆入韻果糖霜,名之獅蠻栗糕?!?br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帶,常飾有獅子、蠻王等圖案。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按獅蠻拽札起錦征袍,把龍泉扯離出沙魚鞘?!埂度龂萘x》第三回:「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br />3.節(jié)慶時(shí)人扮作獅子、蠻王的模樣盡情跳舞。后泛指各種歌舞。《醒世恒言。卷二五。獨(dú)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dá)旦?!?/div>
分類:
武官
時(shí)節(jié)
節(jié)日
重陽節(jié)
腰帶
帶鉤
賽會
扮演
上飾
獅子
制飾
飾物
形象
《漢語大詞典》:
獅蠻寶帶(獅蠻寶帶)
古代高級武官用的腰帶。
《三國演義》
第三回:“只見 呂布 ……繫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 丁建陽 出到陣前?!眳⒁姟?獅蠻 ”。
分類:
高級
武官
官用
腰帶
《國語辭典》:
獅蠻(獅蠻)
拼音:
shī mán
1.宋朝重陽節(jié)時(shí),于蒸糕上放置由粉制成的飾物。宋。孟元老《東京孟華錄。卷八。重陽》:「又以粉作獅子蠻王之狀,置于糕上,謂之獅蠻?!顾巍亲阅痢秹袅讳?。卷五。九月》:「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xì)末,入麝香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色或如五色彈兒,皆入韻果糖霜,名之獅蠻栗糕?!?br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帶,常飾有獅子、蠻王等圖案。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三折:「按獅蠻拽札起錦征袍,把龍泉扯離出沙魚鞘。」《三國演義》第三回:「系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br />3.節(jié)慶時(shí)人扮作獅子、蠻王的模樣盡情跳舞。后泛指各種歌舞?!缎咽篮阊浴>矶?。獨(dú)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通宵達(dá)旦。」
分類:
武官
時(shí)節(jié)
節(jié)日
重陽節(jié)
腰帶
帶鉤
賽會
扮演
上飾
獅子
制飾
飾物
形象
《漢語大詞典》:
拾帶重還(拾帶重還)
相傳 唐 宰相 裴度 少時(shí)游 香山寺 ,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 裴度 守候著還了她。見 宋 丁用晦
《芝田錄·裴度》
。后以喻拾到財(cái)物,物歸原主,不占為己有。
《
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
:“這不意之財(cái),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不見,好大一場氣悶。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財(cái)何用!”
分類:
宰相
裴度
少時(shí)
時(shí)游
香山寺
拾得
婦人
所遺
遺下
三條
《分類字錦》:
身帶霜威(身帶霜威)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
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雞林。
分類:
奉使
《分類字錦》:
升平冠帶(升平冠帶)
《
隋書·音樂志
》:圣人因百姓樂己之德,正之以六律,文之以五聲,詠之以九歌,舞之以八佾,實(shí)升平之冠帶,王化之源本。
分類:
作樂
《分類字錦》:
雙帶兩鞬(雙帶兩鞬)
后漢書董卓傳卓膂力過人雙帶兩鞬左右馳射
分類:
弓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