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8,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桐帽
絮帽
繡帽
花帽
烏紗帽
氈帽
簪帽
高帽
戴帽
巾帽
衣帽
山帽
僧帽
小帽
帽子
《漢語大詞典》:桐帽
以桐木為骨子做成的幞頭。幞頭,相傳始于 北周 ,用軟帛垂腳,至 隋 始以桐木為骨子,使頂高起成形, 唐 以后沿用之。 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以紅帶寄王宣義》:“白頭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稱老夫。” 宋 陸游 《游前山》詩:“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塵埃?!?/div>
分類:桐木幞頭
《分類字錦》:絮帽(絮帽)
元好問 城隈細路入沙汀,絮帽沖風日再經。
分類:
《駢字類編》:繡帽(繡帽)
晉書五行志:魏明帝著繡帽,披縹衣袖,常以見直臣。楊阜諫曰:此禮何法服耶?帝默然。近服妖也。唐書李晟傳見錦裘下。白居易柘枝詞見香衫下。 章孝標柘枝詩見錦靴下。
《國語辭典》:花帽  拼音:huā mào
繡有花紋或飾品的帽子。宋。楊萬里〈觀迎神小兒社〉詩:「花帽銖來重,綃裳水樣秋?!?/div>
《國語辭典》:烏紗帽(烏紗帽)  拼音:wū shā mào
以烏紗制成的帽子。原為便帽,明代始定為官帽,亦指官職?!睹魇?。卷六七。輿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挂卜Q為「紗帽」、「烏紗」。
《國語辭典》:氈帽(氈帽)  拼音:zhān mào
氈制的帽子。《南史。卷七九。夷貊傳下。西域傳》:「土人剪發(fā),著氈帽、小袖衣、為衫則開頸而縫前?!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副娙丝粗苓M時,頭一頂舊氈帽,身穿元色?舊直裰。」
分類:氈帽帽子
《駢字類編》:簪帽
南史王思遠傳見衣領下。
《漢語大詞典》:高帽
即高屋帽。隋書·禮儀志七:“案 宋 齊 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參見“ 高屋帽 ”。
《漢語大詞典》:高屋帽
頂部高起的帽子。 唐 陸龜蒙 《幽居有白菊一叢因而成詠呈知己》“ 梁王 高屋好欹來”自注:“ 梁 朝有白紗高屋帽?!?宋 蘇軾 《椰子冠》詩:“規(guī)模簡古人爭看,簪導輕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東坡 何事不違時。” 王文誥 輯注:“ 李廌 師友談記:士大夫近年倣 東坡 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樣?!眳⒁姟?高屋 ”。
分類:頂部帽子
《漢語大詞典》:戴帽
亦作“ 戴帽子 ”。
(1).把帽子戴在頭上。引申為于一物之上加以他物。 宋 戴鼎臣 東原錄:“ 海州 朐山 ,俗言 朐山 戴帽即雨,蓋謂云出覆冒其上為雨候。”
(2).引申為在政治上或行為上給人定性。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六章:“ 程玉柱 的爹爹叫 程濟仁 ,是個戴帽富農?!?span id="5htq8by" class="book">《花城》1981年第3期:“摘帽子戴帽子!好好的一個日常生活用語,和‘衣服’‘襪子’一樣的‘帽子’竟變成一個使人膽戰(zhàn)心寒的聲音,這是多么古怪的歷史現象!”
《漢語大詞典》:巾帽
指頭巾或帽子。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仍不使皓白潔素等字》詩:“高人著屐踏冷冽,飄拂巾帽真仙姿?!?宋 陳師道 《送趙承議》詩:“林湖更覺追隨盡,巾帽猶堪語笑傾?!?清 方以智 通雅卷三六二:“常服之巾隨人取名,巾帽為古之通稱。”
分類:頭巾帽子
《駢字類編》:衣帽
宋書禮志:諸織成衣帽、錦帳、純金銀器、云母從廣一寸以上物者,皆為禁物。
又殷琰傅式寶驍勇絕眾,因留守北門,乃率所領開門掩襲。勔入其營,勔逃避得免,式寶得勔衣帽而去。 北史:宋繇傅:繇曾孫游道,為司州中從事。時人語曰:游道獼猴面。構嘗因游道會客,因戲之曰:賢從在門外,大好人,宜自迎接。為通名,稱旅弟游山。游道出見之,乃獼猴而衣帽也。將與構絕,構謝之。 顏氏家訓:沛國劉琎,嘗與兄瓛連棟隔壁,瓛呼之,數聲不應,良久方答。瓛怪問之,乃云:向未著衣帽故也。
分類:衣帽
《駢字類編》:山帽
宋史注輦國傳:謹遣專使等五十二人奉土物來貢,凡真珠、山帽各一,真珠二萬二千一百兩,象牙六十株,乳香六十斤。
《韻府拾遺 號韻》:僧帽
顧德輝詩:儒衣僧帽游人鞋。
《國語辭典》:小帽  拼音:xiǎo mào
1.便帽。相對于禮帽、官帽而言?!缎挛宕?。卷六三。十國世家。前蜀世家》:「蜀人富而喜遨,當王氏晚年,俗競為小帽,僅覆其頂,俛首即墮?!?br />2.瓜皮帽的通稱。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九。冠服》:「豫章漫抄曰:『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縫,下綴以檐如筒。』」
《國語辭典》:帽子  拼音:mào zi
1.戴在頭上,用以遮陽、避雨、保暖或裝飾的用品?!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咐虾蜕泻蹨I,自己除了帽子。」
2.加上不恰當、挖苦或罪嫌的詞。比喻罪名或壞名譽。如:「高帽子」、「綠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