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干 → 乾干”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8,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戴干
櫜弓戢戈
大動干戈
《漢語大詞典》:戴干
一種奇異的相貌。指頭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對立。《春秋元命包》:“ 帝嚳 戴干,是謂清明?!?漢 班固 《白虎通·圣人》:“ 顓頊 戴午?!?盧文弨 校本謂“午”為“干”之誤。
《漢語大詞典》:櫜弓戢戈
亦作“ 櫜弓戢矢 ”。 詩·周頌·時邁:“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敝^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謂停息戰(zhàn)事。后漢書·袁術(shù)傳:“是以未獲從命,櫜弓戢戈?!?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剿撫異同:“比年各省用兵,勝負(fù)無常,得失互見,諸臣何不以事無把握為慮,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國語辭典》:大動干戈(大動干戈)  拼音:dà 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用以作戰(zhàn)的兩種兵器。大動干戈原指雙方交戰(zhàn)激烈,后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干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