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8詞典 1分類詞匯 77
《漢語大詞典》:蚳蝝
螞蟻卵和蝗蟲子。亦泛指幼蟲。國語·魯語上:“鳥翼鷇卵,蟲舍蚳蝝?!?韋昭 注:“蚳,蟻?zhàn)右玻梢詾轷?。蝝,蝠陶也,可以食。”梁書·武帝紀(jì)上:“餘丑纖蠹,蚳蝝必盡?!?唐 白居易 《二十六養(yǎng)動(dòng)植之物策》:“至於麛卵蚳蝝,五穀百果,不中殺者,皆有常禁?!?宋 蘇洵 《祭史彥輔文》:“誰無子孫,詵詵戢戢,滿眼蚳蝝,於天何傷。”
《漢語大詞典》:蟬殼(蟬殼)
蟬自幼蟲變?yōu)槌上x時(shí)所脫下的殼。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shí):“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jià),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跡耳。”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三·蚱蟬:“凡用蛻殼,沸湯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過,曬乾用?!眳⒁姟?蟬蛻 ”。
《國語辭典》:蟬蛻(蟬蛻)  拼音:chán tuì
1.蟬自蛹狀幼蟲化為成蟲時(shí)所脫下的殼,可入藥。也稱為「蟬衣」。
2.比喻解脫、卸除?!妒酚?。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附褚岩?!把衣冠蟬蛻,濯足滄浪。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gè)新知醉一場。」
3.比喻人脫去肉體軀殼,得道成仙。指死亡。唐。貫休經(jīng)曠禪師院〉詩:「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清。全祖望〈梅花嶺記〉:「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實(shí)未嘗死?!?/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育(復(fù)育)
亦作“ 復(fù)蜟 ”。 蟬之幼蟲。 漢 王充 論衡·論死:“蟬之未蛻,為復(fù)育;已蛻也,去復(fù)育之體,更為蟬之形?!?span id="l1blhee" class="book">《廣韻·入屋》:“復(fù)蜟,蟬未蛻者?!?/div>
分類:幼蟲
《漢語大詞典》:壤蟲(壤蟲)
即蠰蟲。《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吾比夫子,猶黃鵠與壤蟲也,終日行不離咫尺而自以為速,豈不悲哉!”按, 朱駿聲 說文通訓(xùn)定聲·壯部:“﹝壤﹞又為蠰,《淮南·道應(yīng)》:‘猶黃雀與壤蟲也?!?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若謂受氣皆有一定,則雉之為蜃,雀之為蛤,壤蟲假翼,川蛙翻飛…皆不然乎?”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梁太尉王僧辯書》:“壤蟲之比黃鵠,轍鮒之仰 河宗 ,未足云也?!币徽f,幼蟲。見《淮南子》 高誘 注。
分類:幼蟲
《漢語大詞典》:虸蚄
即黏蟲。幼蟲頭褐色,背面有彩色縱紋。成蟲淡灰褐色,有遷飛習(xí)性。是農(nóng)作物的重要害蟲。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收種:“《氾勝之術(shù)》曰:‘牽馬,令就穀堆食數(shù)口;以馬踐過為種,無虸蚄,厭虸蚄蟲也?!?唐 皮日休 《鹿門隱書》:“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金史·章宗紀(jì)四:“十二月己丑朔, 新平 等縣虸蚄蟲生?!?清 黃景仁 《榆次道中》詩:“俗重虸蚄賽,風(fēng)餘蟋蟀賡。”
《漢語大詞典》:蟬花(蟬花)
(1).一種菌類植物,寄生于蟬的幼蟲體上。幼蟲死后,菌抽莖成長,頂端有花茸生,故又稱蟬茸。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 成都 有草名蟬花。今有乾者,視之,乃蟬額裂面抽莖,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三·蟬花﹝集解﹞引 唐慎微 曰:“蟬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ǔ鲱^上,七月采?!?br />(2).蟬的一種。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蟲三·蟬花:“花冠以像名也……古俗謂之胡蟬, 江 南謂之螗, 蜀 人謂之蟬花?!?/div>
《國語辭典》:孑孓  拼音:jié jué
1.短小。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二下。釋詁》:「孑孓,短也?!故枳C:「《說文》:『孑無右臂也,孓無左臂也?!唤远讨x也,短與小同義,故井中小蟲,亦謂之孑孓?!?br />2.形容肢體屈伸顛躓。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貓犬之類,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觀其孑孓跳號(hào)以為戲。」
3.蚊的幼蟲。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體細(xì)長,游泳時(shí)身體屈伸蠕動(dòng),常翻跟頭,故也稱為「跟頭蟲」。
《漢語大詞典》:蝗蝝
蝗的幼蟲。后漢書·陳忠傳:“ 兗 豫 蝗蝝滋生, 荊 揚(yáng) 稻收儉薄。” 李賢 注:“蝝,螽子也?!?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 何敞 , 吳郡 人。少好道藝,隱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 慶洪 遣戶曹掾致謁,奉印綬,煩守 無錫 。 敞 不受。退,嘆而言曰:‘郡界有災(zāi),安能得懷道。’因跋涉之縣,駐明星屋中。蝗蝝消死, 敞 即遁去。”
《漢語大詞典》:蝻蝗
蝗的幼蟲和蝗。泛指蝗蟲。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馀集·金姑娘娘》:“我非人,乃驅(qū)蝗使者,即俗所稱 金姑娘娘 。今年 江 南該有蝗災(zāi),上帝不忍小民乏食,命吾渡 江 收取麻雀等鳥,以驅(qū)蝻蝗?!?/div>
分類:幼蟲蝗蟲
《國語辭典》:縊女(縊女)  拼音:yì nǚ
蝶類的蛹,頭赤身黑,常吐絲自懸,故古稱為「縊女」。《爾雅。釋蟲》:「蜆,縊女?!箷x。郭璞。注:「小黑蟲,赤頭,喜自經(jīng)死,故曰縊女?!?/div>
分類:幼蟲吐絲
《漢語大詞典》:孩蟲(孩蟲)
幼蟲,初生之蟲。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鄭玄 注:“為傷萌幼之類。”
分類:幼蟲初生
《國語辭典》:天蠶(天蠶)  拼音:tiān cán
動(dòng)物名。一種野蠶,為天蠶蛾的幼蟲。色綠,多瘤狀突起,繭亦呈綠色。其絲以醋延長之,可作釣絲。
《漢語大詞典》:蝻蟲(蝻蟲)
蝗的幼蟲。 宋 晁補(bǔ)之 《閻子常攜琴入村》詩:“蕓蕓麥田翻黃波,蝻蟲盤穗如蝸螺?!?/div>
《國語辭典》:蝻子  拼音:nán zi
蝗蟲的幼蟲。形似成蟲而身體較小,頭大,翅膀短。常成群吃掉稻、麥等農(nóng)作物而造成災(zāi)害。
《漢語大詞典》:蠅蛆(蠅蛆)
蒼蠅的幼蟲。亦謂因蒼蠅污染而生蛆。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脯臘:“﹝作浥魚法﹞夏須甕盛泥封,勿令蠅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