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78
詞典
1
分類詞匯
77
共77,分6頁顯示
1
2
3
4
5
6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蟻獅
蜉蝣
蟬蛻
蝌蚪
螟蛉
尺蠖
野蠶
蝗蝻
蝤蠐
燈蛾
蠐螬
阜螽
毛蟲
蛆蟲
夜蛾
《國語辭典》:
蟻獅(蟻獅)
拼音:
yǐ shī
泛指脈翅目蛟蛉科昆蟲的幼蟲。腹部橢圓形,顏色灰暗,上覆棘刺,下顎狀如鐮刀,堅強有力。常掘出深二點五至五公分、寬二點五至七點五公分的漏斗形沙穴,自身藏在穴底,僅露出大顎,等待小昆蟲滑落沙穴,再加以攫捕,吸乾體液之后,再將之拋出穴外。成熟后吐絲和沙為繭,在其中化蛹。成蟲有四枚窄翅,不擅飛翔。
分類:
昆蟲
幼蟲
腹部
橢圓形
《國語辭典》:
蜉蝣
拼音:
fú yóu
1.動物名。蟲類。長六、七分,頭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體細而狹。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飛,往往數(shù)小時即死。也作「浮游」、「浮蝣」。
2.《詩經。曹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蜉蝣,刺奢也?!故渍露錇椤蛤蒡鲋?,衣裳楚楚?!?/div>
分類:
蜉蝣
蟲名
浮蟻
微小
淺薄
幼蟲
狂妄
生命
酒面
人
水中
文辭
泡沫
成蟲
綠色
有四
《國語辭典》:
蟬蛻(蟬蛻)
拼音:
chán tuì
1.蟬自蛹狀幼蟲化為成蟲時所脫下的殼,可入藥。也稱為「蟬衣」。
2.比喻解脫、卸除?!妒酚洝>戆怂?。屈原賈生傳》:「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逦寤兀骸附褚岩樱“岩鹿谙s蛻,濯足滄浪。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新知醉一場。」
3.比喻人脫去肉體軀殼,得道成仙。指死亡。唐。
貫休
〈
經曠禪師院
〉詩:「再來尋師已蟬蛻,薝卜枝枯醴泉竭?!骨?。全祖望〈梅花嶺記〉:「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蛻,實未嘗死?!?/div>
分類:
形同
脫胎換骨
擺脫
潔身
自幼
身高
幼蟲
蟬蛻
貧賤
就新
高蹈
成蟲
獲致
同流合污
修道
功名利祿
高成
成就
成真
羽化
仙去
入藥
《漢語大詞典》:
蟬殼(蟬殼)
蟬自幼蟲變?yōu)槌上x時所脫下的殼。 北齊
顏之推
《
顏氏家訓·名實
》
:“夫神滅形消,遺聲餘價,亦猶蟬殼虵皮,獸迒鳥跡耳?!?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蟲三·蚱蟬
》
:“凡用蛻殼,沸湯洗去泥土、翅、足,漿水煮過,曬乾用?!眳⒁姟?蟬蛻 ”。
分類:
自幼
幼蟲
成蟲
《國語辭典》:
蝌蚪
拼音:
kē dǒu
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背面黃褐色或黑色,體橢圓,尾大而側扁。大多為草食。成長時先生后肢,尋生前肢,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最后變成蛙或蟾蜍。也稱為「科斗」、「蝌子」、「懸針」。
分類:
蝌蚪
蝌蚪書
蟾蜍
幼蟲
《漢語大詞典》:
蝌蚪書(蝌蚪書)
古文字體的一種。筆畫多頭大尾小,形如蝌蚪,故稱。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贈錢獻之》
:“ 魯 壁再傳蝌蚪書,相傳竟斷 衛(wèi) 伯儒?!?清 沈起鳳
《諧鐸·荊棘里》
:“老人挈 周 登舟,達岸,岸上樹廉石,鐫金碧大字,類蝌蚪書, 周 不能辨?!眳㈤?span id="vxulr1x" class="book">《
爾雅翼·釋魚三
》。
分類:
蝌蚪書
古文字
筆畫
多頭
頭大
蝌蚪
《國語辭典》:
螟蛉
拼音:
míng líng
1.動物名。一種害蟲。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其類別甚多。也稱為「青蟲」。
2.蜾蠃常捕捉螟蛉來飼養(yǎng)其子,古人誤以為蜾蠃養(yǎng)螟蛉為己子,后因稱養(yǎng)子為「螟蛉」。《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div>
分類:
蜾蠃
幼蟲
螟蛉
誤認
鱗翅目
昆蟲
養(yǎng)子
《國語辭典》:
尺蠖
拼音:
chǐ huò
動物名。昆蟲綱鱗翅目尺蠖蛾科。尺蠖蛾的幼蟲,寄生于樹木間,以枝葉花果為食。行動時身體上拱,屈伸而行,似人以手丈量距離,故稱為「尺蠖」。
分類:
尺蠖
幼蟲
體柔
柔軟
細長
屈伸
《國語辭典》:
野蠶(野蠶)
拼音:
yě cán
動物名。蠶的原種,形似家蠶,呈黑褐色,居于樗、桑、柞等樹上,食其葉,結繭時捲葉包裹自己,其繭絲可織綢。
分類:
野蠶
昆蟲
野生
家蠶
相似
幼蟲
黑色
長毛
《國語辭典》:
蝗蝻
拼音:
huáng nán
蝗蟲的幼蟲。狀似成蟲而翅短、體小、頭大。經過四、五次蛻皮后變?yōu)槌上x。
分類:
蝗的幼蟲
幼蟲
成蟲
小頭
頭大
《國語辭典》:
蝤蠐(蝤蠐)
拼音:
qiú qí
天牛及桑牛的幼蟲。因其體豐潤潔白,故古人用以比喻婦女光滑柔膩的頸項。《詩經。衛(wèi)風。碩人》:「膚如凝脂,領如蝤蠐。」
分類:
天牛
幼蟲
色白
身長
美女
女子
《國語辭典》:
燈蛾(燈蛾)
拼音:
dēng é
昆蟲綱鱗翅目燈蛾科的泛稱。幼蟲體多毛,以雜草、雜木之葉片為食。成蛾在夜間活動,喜撲近燈火,如谷蛾、麥蛾等,故稱為「燈蛾」。也稱為「撲燈蛾」、「飛蛾」、「附炎」。
分類:
昆蟲綱
鱗翅目
幼蟲
《國語辭典》:
蠐螬(蠐螬)
拼音:
qí cáo
金龜子的幼蟲。長寸許,體肥色白,以背滾行,觸物即蜷曲。生活于土中,以植物的根莖為食,常危害農作物。也稱為「土蠶」。
分類:
蠐螬
金龜子
幼蟲
土中
植物
根莖
等為
《國語辭典》:
阜螽
拼音:
fù zhōng
蝗蟲的別名。參見「蝗蟲」條。
分類:
蝗的幼蟲
幼蟲
《國語辭典》:
毛蟲(毛蟲)
拼音:
máo chóng
1.舊時稱老虎為「毛蟲」?!稘h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劉歆言傳曰時有毛蟲之孽。說以為于天文西方參為虎星,故為毛蟲?!?jié)h。王充《論衡。遭虎篇》:「夫虎,毛蟲?!?br />2.蝶類或蛾類的幼蟲,身體細長而柔軟,呈圓筒狀,外表分節(jié),每環(huán)節(jié)的疣狀突起上簇生長短毛,顏色視種類而異。也稱為「毛毛蟲」。
分類:
方言
獸類
牲畜
幼蟲
毛蟲
《國語辭典》:
蛆蟲(蛆蟲)
拼音:
qū chóng
蠅類的幼蟲。比喻專做壞事、卑鄙下流的人。
分類:
蛆蟲
幼蟲
人
厭惡
東西
渺小
無用
《國語辭典》:
夜蛾
拼音:
yè é
動物名。鱗翅類,出游概在夜間,前翅有內緣脈二,在外方者短,第二脈從中室之半途支出,第十二脈頗長,后翅亦有內緣脈,第五脈從中室外側之半支出,亦有缺之者。
分類:
許多
夜蛾
蛾子
英寸
歐洲
和美
巴西
紅色
黃色
并且
對比
黑色
和白
色澤
白色
條紋
幼蟲
階段
行軍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