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倚修竹
 
佳人空谷
 
翠袖佳人
 
佳人修竹
 
日暮修竹佳人
 
袖紗寒
 
絕代佳人,幽居空谷
 
天寒翠袖倚修竹
 
修竹翠羅寒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八〈佳人〉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幽居在山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guān)中昔喪敗【關(guān)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fā)【摘花不插髻】【摘花不插鬢】,采柏動盈匊【采柏動盈握】。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鄭玠,字太玉,湞陽(今廣東英德縣東)人。理宗嘉熙初以上舍對策,極言天下事。官潮陽尉。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知博羅縣。擢太府寺丞。明崇禎《博羅縣志》卷二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粵詩·卷四三
鄭玠,字太玉。湞陽(今屬廣東英德)人。少而博學(xué),通經(jīng)史,工詩文,入太學(xué)。宋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特奏名。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釋褐知博羅縣事,賦詩志喜,遂結(jié)廬幽居洞后,每政暇,輒至讀書其中,自稱幽居野人云。時有異人逍遙子者,常與唱和,為神明之交。玠治邑清靜不茍,政成人和,有曹參之風(fēng)。擢大府寺丞。明黃佐《廣東通志》卷五八、明郭棐纂萬歷三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三一有傳。詩九首。
全粵詩·卷五五
鄭太玉,潮陽人。事見明隆慶六年《潮陽縣志》卷一五。詩一首。鄭太玉,明林大春纂隆慶六年刊《潮陽縣志》一五、清吳穎纂修順治十八年刊《潮州府志》卷一一作“鄭大玉”。
全宋文·卷三七六九
鄭總,字太玉,宣和間奉議郎、太府寺丞。
《國語辭典》:幽居  拼音:yōu jū
1.隱居?!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法真?zhèn)鳌罚骸赣木犹癫?,樂以忘憂?!埂段倪x。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鳴嚶已悅豫,幽居猶郁陶?!挂沧鳌赣臈埂?br />2.幽靜的居所?!段倪x。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瀨脩竹茂林詩》:「躋險筑幽居,披云臥石門。」
《漢語大詞典》:遁世幽居
亦作“遯世幽居”。 見“ 遁世隱居 ”。
《漢語大詞典》:遁世隱居(遁世隱居)
避世而深居不仕。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币嘧鳌?遁世幽居 ”。 北齊 劉晝 新論·遇不遇:“ 齊 之 華士 ,棲志丘壑,而 太公 誅之; 魏 之 干木 ,遁世幽居,而 文侯 敬之?!?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門宴坐無傷道,遯世幽居也是賢?!?/div>
《分類字錦》:履道幽居
白居易 吾廬詩 新昌小院松當戶,履道幽居竹繞池。莫道兩都空有宅,林泉風(fēng)月是家資。
分類:宅舍
《漢語大詞典》:煙蘿(煙蘿)
亦作“煙蘿”。
(1).草樹茂密,煙聚蘿纏,謂之“煙蘿”。 唐 李端 《寄廬山真上人》詩:“更説 謝公 南座好,煙蘿到地幾重陰。”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璚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明 陳所聞 《駐馬聽·泛西湖》曲:“指點著六橋柳浪,三 竺 云巒, 石屋 煙蘿?!?清 周準 《發(fā)朱砂庵經(jīng)觀音巖登石人峰》詩:“俯身入煙蘿,欲詣仙人宅?!?br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處。 唐 裴铏 《傳奇·文簫》:“一斑與兩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數(shù)今逃盡,煙蘿得再還?!?周楞伽 輯注:“煙蘿,道家稱隱居修真的地方?!?宋 蘇舜欽 《離京后作》詩:“脫身離網(wǎng)罟,含笑入煙蘿。” 明 屠隆 《綵毫記·別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鎖,惆悵別煙蘿?!?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無處著煙蘿。”
《漢語大詞典》:空居
(1).謂家中無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長卿 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br />(2).幽居。 南朝 齊 張融 《海賦》:“空居無俗,素館何塵?”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
分類:幽居
《國語辭典》:蟄伏(蟄伏)  拼音:zhí fú
動物藏伏在土中不食不動?!痘茨献印L煳摹罚骸赴傧x蟄伏,靜居閉戶?!?/div>
《國語辭典》:幽人  拼音:yōu rén
幽隱山林的人?!段倪x。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兮,覿幽人之髣髴。」唐。韋應(yīng)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div>
《漢語大詞典》:深居
幽居,不跟外界接觸。《淮南子·人間訓(xùn)》:“圣人深居以避辱?!?唐 周賀 《送僧還南岳》詩:“自説深居后,鄰州亦不行?!?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熱審之始:“至 宣德 二年七月,上諭三法司,今盛暑,朕與卿等,深居靜處,猶覺可畏?!?span id="th7xltn" class="book">《清史稿·簡親王喇布傳》:“上諭曰:‘ 簡親王 喇布 自至 江西 ,無尺寸之功,深居會城,虛糜廩餉?!?/div>
《漢語大詞典》:沈冥
亦作“沉冥”。
(1).謂幽居匿跡。 漢 揚雄 《法言·問明》:“ 蜀莊 沉冥, 蜀莊 之才之珍也,不作茍見,不治茍得,久幽而不改其操?!?李軌 注:“沉冥,猶玄寂,泯然無跡之貌?!?span id="rfpzvvz" class="book">《宋書·袁粲傳》:“席門常掩,三徑裁通,雖 揚子 寂寞, 嚴叟 沉冥,不是過也?!?清 錢謙益 《奉詔削籍南歸》詩:“塵世榮枯通與苓, 蜀莊 只合老沉冥?!?br />(2).指隱居的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nèi)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清 戴名世 《〈左尚子制義〉序》:“余飄泊四方,賣文以糊其口,未有訪沉冥而叩寂寞者?!?br />(3).低沉冥寂。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沉冥消意氣,窮餓耗肌膚?!?明 唐順之 《萬思節(jié)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詩:“老去門徒多謝遣,病來意緒轉(zhuǎn)沉冥。” 王統(tǒng)照 《號聲》:“這樣悲壯與激沉的聲音只宜于黑暗中的遠聽,不合于在綠蔭下與柔靜的光色中作愉悅的聞賞?然而我聽了也沒有極大的憎惡與沮恨的意念,只感到沉冥,低怨的分量比其他的分量多。”
(4).昏暗;幽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蛾:“返至山中,日已沉冥,兩足跛踦,步不能咫。”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十二:“煙樹隔沉冥,蒼茫沓難覩?!?br />(5).猶埋沒,沉淪。 唐 皎然 《苕溪草堂簡潘丞述湯評事衡四十三韻》:“蹈善嗟沉冥,履仁傷堙阨?!?宋 范成大 《次韻慶充避暑水西寺》:“茲游豈易得,未用嘆沉冥?!?br />(6).沉迷。 清 方苞 《書〈儒林傳〉后》:“ 漢 之文學(xué)雖非古,猶以多誦為通經(jīng)也;又其變遂濫於詞章,終沉冥而不返焉?!?br />(7).佛教語。猶幽冥。亦指幽冥中人。《楞嚴經(jīng)》卷四:“引諸沉冥,出於苦海?!?宋 陸游 《安隱寺修鐘樓疏》:“浮翠流丹,倘復(fù)還于巨麗;撞昏擊曉,實大警于沉冥?!?/div>
《國語辭典》:幽遠(幽遠)  拼音:yōu yuǎn
幽深邃遠。《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往年車騎滅燕,亦犯歲而捷之。天道幽遠,非汝所知也?!埂段倪x。劉孝標。辯命論》:「夫圣人之言,顯而晦,微而婉,幽遠而難聞?!?/div>
《漢語大詞典》:竹館(竹館)
用竹建造的房舍。亦泛指幽居別墅。 宋 梅堯臣 《池州陳生見過》詩:“竹館忽枉駕,山樽聊解頤?!?宋 梅堯臣 《送胥裴二子回馬上作》詩:“念此日暮時,寂寞閉竹館?!?/div>
《漢語大詞典》:幽女
幽居無偶的女子。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后宮多幽女者,下民多曠未?!?/div>
《漢語大詞典》:幽褐
謂幽居貧困之士。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三:“眷然顧幽褐,白云空涕洟?!?/div>
分類:幽居貧困
《國語辭典》:轉(zhuǎn)燭(轉(zhuǎn)燭)  拼音:zhuǎn zhú
風(fēng)中搖曳晃動的燭火。比喻世事及歲月遷流迅速。唐。杜甫佳人〉詩:「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zhuǎn)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