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1分類詞匯 3其它 168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0—1269 【介紹】: 宋徽州歙縣人,字申甫,一字瑞甫,號訥齋。理宗紹定二年進士。為江陵教授。寶祐中累官參知政事,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對國本、人才、吏治、財計、備邊、愛民等國事大政,多所論列,指陳得失。丁大全謀奪相位,元鳳力辭去,提舉宮觀。開慶間蒙古攻宋,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fā)運使。度宗咸淳三年,再任右丞相兼樞密使,旋被劾罷。卒謚文清。有《訥齋文集》。
全宋詩
程元鳳(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號訥齋,歙縣(今屬安徽)人。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進士。寶祐四年(一二五六),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六年,提舉洞霄宮(《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開慶兵興,起判平江府。度宗即位,進少保。咸淳三年(一二六七)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四年致仕,五年卒,年七十。有《訥齋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八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七九一五
程元鳳(一二○○——一二六九),字申甫,徽州(今安徽歙縣)人。紹定元年進士,調(diào)江陵府教授,歷太學(xué)、宗學(xué)博士,進秘書丞,兼刑部、右司郎官,遷著作郎。上疏指陳時病激切,出知饒州。召拜監(jiān)察御史,升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寶祐初進尚書吏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遷工部尚書。三年,特授同簽書樞密院事。進參知政事,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六年罷,提舉洞霄宮。開慶兵興,起判平江府,兼淮浙發(fā)運使。度宗即位,仍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四年致仕,次年卒,年七十。著有《訥齋文集》。見程述祖《程公家傳》(《新安文獻志》卷七五),《宋史》卷四一八《程元鳳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時煥(一二○一~一二五七),字文晦,初名時敏,字克勤,晉江(今福建泉州)人。魏王廷美九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二三)。寧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進士,授侯官尉。理宗淳祐五年(一二四五)除秘書郎,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八年,出知撫州,移端州,改廣西提刑。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提舉江西茶鹽司。五年卒,年五十七。著有《恥齋雜稿》,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八《趙克勤吏部墓志銘》。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1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立之。理宗淳祐四年進士。由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累遷秘書監(jiān)。景定四年,拜侍御史,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后為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咸淳六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直言清節(jié),屢上書言國是。卒謚文定。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等。
全宋詩
陳宗禮(一二○三~一二七一),字立之,號千峰,南豐(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進士,年四十二(《隱居通議》卷九)。十二年為邵武軍判官(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入為國子正,累遷太常少卿,出為廣東提點刑獄,以與吳潛唱和,責(zé)永州居住。景定四年(一二六三)拜侍御史,淮西路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復(fù)以事罷。度宗即位,拜殿中侍御史,尋權(quán)禮部尚書。逾年,為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一二七○)簽書樞密院事,七年,兼權(quán)參知政事,卒(《續(xù)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九)。謚文定。有《寄懷斐藁》、《曲轅散木集》等,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二一有傳。今錄詩十首。
全宋文·卷八○八九
陳宗禮(?——一二七○),字立之,號千峰,建昌軍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少貧力學(xué)。淳祐四年進士及第,調(diào)邵武軍判官,入為國子正,遷太學(xué)博士、國子監(jiān)丞,轉(zhuǎn)秘書省著作佐郎。拜太常少卿,以直寶謨閣、廣東提點刑獄進直煥章閣,遷秘書監(jiān)。景定中拜侍御史,直龍圖閣、淮西轉(zhuǎn)運判官,遷刑部尚書。度宗即位,兼侍講,拜殿中侍御史。遷禮部侍郎,權(quán)禮部尚書,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咸淳六年加端明殿學(xué)士,簽書樞密院事。同年以兼權(quán)參知政事致仕,尋卒,謚文定。著有《寄懷斐稿》、《曲轅散木集》、《兩朝奏議》、《經(jīng)筵講義》、《經(jīng)史明辨》、《經(jīng)史管見》、《人物論》等。《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福州永福人,字力叟,號橘園居士。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累佐浙幕,御金兵有功,擢守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移通判吉州,遷提點廣南刑獄。
全宋詩
林宋偉,字力叟,自稱橘園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累佐浙幕,禦金人有功,擢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遷吉州通判,提點廣南東路刑獄。事見清同治《福建通志》卷一七三。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甌寧人,一作浦城人,字元輔。寧宗嘉定十年進士。教授郡學(xué),以禮學(xué)誨諸生。歷校書郎、秘書丞、著作郎、將作少監(jiān),官至吏部侍郎。
全宋文·卷七六六一
黃自然,字元輔,建寧府甌寧(今福建建甌)人。嘉定十年登進士第。為臨江軍學(xué)教授,以理學(xué)誨諸生。歷官秘書丞、著作郎、將作少監(jiān),擢直秘閣、廣西運判,終吏部侍郎。見徐元杰《梅野集》卷七,《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九,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嘉靖《臨江府志》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53 【介紹】: 宋饒州馀干人,字直卿。寧宗開禧元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左司諫,建言備軍食、察計吏、強邊防、安流民。升右正言,出知廣州兼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召為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理宗淳祐四年,簽書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拜參加政事,旋被劾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醴陵人,字同伯,號愚齋。從胡宏受《春秋》。寧宗嘉定十三年進士。授衡陽主簿,調(diào)龍泉尉,皆有惠政。遷四川制置司參議官。元兵入成都,大異從制置使丁黼巷戰(zhàn),身披數(shù)創(chuàng)昏死,次晨蘇醒,免于難。遷大理寺丞,平反冤獄七。以召對極言時政得失,出知澧州。歷提點廣東、廣西刑獄,所至奸吏屏息,凡可以為民興利除害者,必奏行之。以秘閣修撰奉祠歸。卒年八十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梅叟,名亮,以字行,改字春卿,舂陵(今湖北棗陽)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士。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除秘書郎,改著作郎。八年,出知潮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周梅叟,字春卿,道州營通(今湖南道縣)人,周敦頤后裔。闡明家學(xué),淑其鄉(xiāng)人。登嘉熙二年進士。歷連州教授。淳祐七年,以國子監(jiān)丞除秘書郎,八年兼權(quán)兵部郎官、知潮州。寶祐中為廣東提刑、轉(zhuǎn)運判官。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鐵庵集》卷四,康熙《永州府志》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懷州人,居嘉興,字長孺,號可齋。李邦彥孫。理宗淳祐中歷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陳守邊之宜五事。累進資政殿學(xué)士,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景定五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尋遭論劾奪職。恭帝德祐初追復(fù)原官。多言邊境之事,為賈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齋雜稿》。
全宋詩
李曾伯,字長孺,號可齋,祖籍覃懷(今河南沁陽),僑居嘉興(今屬浙江)。理宗紹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陽縣。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為沿江制置司參議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紀(jì)》)。三年,遷江東轉(zhuǎn)運判官、淮西總領(lǐng)(《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為兩淮制置使兼知揚州。九年,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轉(zhuǎn)運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寶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應(yīng)大使、四川宣撫使。以事奉祠。起為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靜江府。復(fù)以事罷。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軍,長于邊事,為賈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職。尋卒。有《可齋雜稿》三十四卷,《續(xù)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文,《宋史》卷四二○有傳?!±钤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簡稱影宋本,藏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一一
李曾伯(一一九八——一二六八),字長孺,懷州(治今河南沁陽)人,后徙居嘉興,邦彥之后。歷官通判濠州,遷軍器監(jiān)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機宜文字。入為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西總領(lǐng)。尋遷右司郎官。為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敕令所刪修官。擢太府卿,淮東制置使、知揚州、兼淮西制置使,詔軍事便宜行之。加華文閣待制,進寶章閣直學(xué)士,權(quán)兵部尚書,加煥章閣學(xué)士。淳祐九年,以舊職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兼廣西轉(zhuǎn)運使。進徽猷閣學(xué)士、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廣總領(lǐng)、京湖屯田使,進龍圖閣學(xué)士。加端明殿學(xué)士,兼夔州路策應(yīng)大使。進資政殿學(xué)士,制置四川邊面,與執(zhí)政恩例。尋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召赴闕,加大學(xué)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辭免,以大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寶祐五年,起為湖南安撫大使、知潭州,兼節(jié)制廣南。移治靜江,為廣南制置大使、兼廣西轉(zhuǎn)運使。開慶元年,進觀文殿學(xué)士,以言者論罷。景定五年,起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褫職,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二○本傳,《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紀(jì)》卷五二,《可齋雜藁》卷首李杓序,《可齋續(xù)藁后》卷一○《庚申病中作》。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次春,號雁山(《景定建康志》卷二二),平陽(今屬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進士。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知溧陽縣(《景定建康志》卷二七)。景定元年(一二六○),提舉廣東常平(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強學(xué)。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起州縣,累遷至兵部侍郎,擢待制。理宗寶祐間帥廣東,有政績。度宗咸淳中以華文閣待制知慶元府。后守本官致仕。卒謚清惠。
全宋詩
謝子強,字強學(xué),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三)。累遷太府丞,出知嘉興府。入為秘書監(jiān)兼左諭德,復(fù)出知潭州、廣州、紹興府,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慶元府(《寶慶四明志》卷一)?!?a target='_blank'>宋史翼》卷二二、明弘治《溫州府志》卷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初名誠,以字行,改字之純。理宗淳祐七年進士。知萬載縣。歷樞密院編修官,出知建昌軍,遷江西轉(zhuǎn)運判官,皆有治績。改都大提點坑冶。金兵渡江,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
全宋詩
鐘季玉,初名誠,以字行,改字之純,樂平(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知萬載縣。召為宗正寺簿,遷樞密院編修,出知建昌軍。以秘書丞召,改都大提點坑冶。元兵渡江,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事見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宋史》卷四五四有傳。
全宋文·卷八一五二
鐘季玉,初名誠,字季玉,后以字行,改字之純,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淳祐七年進士,知萬載縣。以李廷芝薦,累遷樞密院編修,出知建昌軍,改江西轉(zhuǎn)運判官,后改都大提點坑冶。元兵渡江,季玉徙寓建陽,兵至,不屈死之?!?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五四《忠義傳》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69 【介紹】: 宋潼川人,字逢原,一字叔剛。寧宗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討論六經(jīng)、諸子百家之言。知蒲江縣,后通判太平州,改福州。理宗初政,上書極論當(dāng)時危亡之征。知慶元府,為沿海制置使,募水軍,造戰(zhàn)艦,蓄糧食。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自建康至池州一帶,列寨置屋,屯戍兵力。度宗時,任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
全宋詩
姚希得(?~一二六九),一字逢原,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寧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進士,授小溪主簿。調(diào)嘉定府司理,知蒲江縣,通判太平州、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遷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歷江西提刑,知靜江府、慶元府、建康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遷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尋授參知政事,以言罷。咸淳五年卒。有《橘州文集》,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傳。
全宋文·卷七七二三
姚希得(?——一二六九),字逢原,一字叔剛,潼川(今四川三臺)人。嘉定十六年進士,授小溪主簿,歷知盤石、蒲江,通判福州。召為國子監(jiān)丞,遷太府寺丞,知大宗正丞,進秘書丞。出為提舉江西常平,改提刑,知靜江府。召為秘書少監(jiān),遷宗正少卿兼權(quán)給事中。出為兩淮宣撫司判官,知慶元府。召為工部尚書,改刑部,為沿江制置使兼江東安撫使、知建康府兼淮西總領(lǐng)。景定五年召為兵部尚書。度宗即位,授同知樞密院事,拜參知政事。以言罷。起知潭州,辭。咸淳五年卒。有《續(xù)言行錄》、《奏稿》、《橘州文集》。見《宋史》卷四二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隆興分寧人,字公定,號覺齋。理宗寶慶二年進士。歷靜江府司錄參軍,以治獄平恕稱。景定初累知德慶府,奏罷配鹽法及乞用楮券折銀綱等五事,以紓民力。升轉(zhuǎn)運使,劾守令貪橫不法者。擢知廣州,主管廣東南路經(jīng)略安撫司公事,馬步軍都總官。元兵圍襄、樊,日繕器械,蓄裕財粟,以備倉卒,后果賴其用。卒于家。
全宋詩
冷應(yīng)澄,字公定,號覺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進士,調(diào)廬陵主簿。遷靜江府司錄參軍。景定元年(一二六○),知德慶府,移知廣州兼廣南東路經(jīng)略安撫使。事見清道光《義寧州志》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六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四
冷應(yīng)徵,字公定,號覺齋,隆興府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寶慶元年進士,調(diào)廬陵主簿。尋為靜江府司錄參軍,知萬載縣,通判道州,遷登聞鼓檢院,知德慶府,升廣東路轉(zhuǎn)運使。遷直寶章閣、知廣州。后卒于家。見《宋史》卷四一六本傳,《宋詩紀(jì)事補遺》卷六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仲晦,人稱擇齋先生。學(xué)有原委,與洪天錫齊名。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歷漳州通判,有廉名。遷知英德,徙知潮州,平定潮民起事。累官兵部侍郎。元軍南下,憂憤而死。有《擇齋文集》。
全宋詩
徐明叔,字仲晦,晉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辟江淮制幕。歷通判漳州、知英德府、潮州。累官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以卒。與洪天錫齊名,學(xué)者稱擇齋先生,著《徐擇齋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二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徐明叔,字仲晦,號擇齋,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紹定五年進士,辟江淮制幕,秩滿,干辦廣漕。除太學(xué)錄。通判漳州,以廉聞。擢知英德府,召為國子監(jiān)丞。潮寇起,命知潮州,事遂平。除直秘閣、江西提刑。累官戶部、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卒。明叔學(xué)有原委,著有《擇齋文集》。見《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