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1分類詞匯 86
《國語辭典》:舉酒作樂(舉酒作樂)  拼音:jǔ jiǔ zuò yuè
舉辦酒宴,演奏音樂,以表示慶賀?!度龂?。卷五六。吳書。朱然傳》:「然既獻(xiàn)捷,群臣上賀,權(quán)乃舉酒作樂。」
《國語辭典》:舉觴稱慶(舉觴稱慶)  拼音:jǔ shāng chēng qìng
舉起酒杯,表示慶賀之意?!豆卤驹麟s劇。三化邯鄲。第三折》:「我所生五子皆有國器,并膺寵爵,每語夫人崔氏,言及于此,未嘗不舉觴稱慶。」
《國語辭典》:吉兇慶吊(吉兇慶吊)  拼音:jí xiōng qìng diào
喜事的慶賀和喪事的吊唁。清。李文炤〈儉訓(xùn)〉:「養(yǎng)生送死之具,吉兇慶吊之需,人道之所不能廢。」
《國語辭典》:交際電報(交際電報)  拼音:jiāo jì diàn bào
表達(dá)慶賀、吊唁、慰問及答謝的電報。有自撰字句及電信局預(yù)擬成文兩種,并可附贈禮金。
《國語辭典》:野臺戲(野臺戲)  拼音:yě tái xì
為慶賀神明生辰或還愿酬神,在廟前或廣場臨時搭建戲臺,免費供民眾欣賞的戲劇演出。也稱為「露臺戲」、「野臺子戲」。
《漢語大詞典》:賀彩(賀彩)
慶賀的彩禮。紅樓夢第二二回:“ 賈政 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仡^説:‘快把賀彩獻(xiàn)上來?!?/div>
分類:慶賀彩禮
《國語辭典》:參場(參場)  拼音:cān cháng
進(jìn)謁、拜見長輩或位尊者。亦指喜慶時演唱堂會戲,演員在開場前至臺上向主人家行禮賀喜?!都t樓夢》第七一回:「一時,臺上參了場,臺下一色十二個未留發(fā)的小廝伺候?!挂沧鳌竻⑻谩埂?/div>
《漢語大詞典》:慶成宴(慶成宴)
(1).古代皇帝祭祀、封禪禮畢時,慶賀成功的筵宴。明史·慶成王濟炫傳:“ 慶成王 濟炫 , 晉恭王 子。其生也, 太祖 方御慶成宴,因以為封?!?br />(2).慶賀功名成就的筵宴。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恰巧今日舅太太先湊了這等一席慶成宴,料著他一定興會淋灕的快飲幾杯。”
《國語辭典》:圣誕節(jié)(聖誕節(jié))  拼音:shèng dàn jié
紀(jì)念耶穌誕生的節(jié)日。古代經(jīng)典對耶穌誕生日期并無定論,西元四世紀(jì)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會始定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誕辰,不過東正教與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不同日期。雖然宗教的意義可能不復(fù)以往,圣誕節(jié)仍是西方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慶之一。也稱為「耶誕節(jié)」。
《國語辭典》:圣誕(聖誕)  拼音:shèng dàn
孔子、佛、菩薩、耶穌或所信奉之神的誕辰?!都t樓夢》第二九回:「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誕?!?/div>
《漢語大詞典》:舉手相慶(舉手相慶)
謂舉手加額,以相慶賀。 明 劉基 《甘露頌》序:“羣臣莫不欣懌,百姓莫不蹈舞,舉手相慶。”參見“ 舉手加額 ”。
分類:慶賀
《國語辭典》:舉手加額(舉手加額)  拼音:jǔ shǒu jiā é
舉手與額相齊。表示祝賀慶幸之意。《醒世恒言。卷三一。鄭節(jié)度使立功神臂弓》:「張員外看罷,舉手加額道:『鄭家果然發(fā)跡變泰,又不忘故舊,選送禮物,真乃有德有行之人也!』」
《國語辭典》:滿月酒(滿月酒)  拼音:mǎn yuè jiǔ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所舉行的宴會。也作「彌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