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5—1018 【介紹】: 宋幽州盧龍人,字敏之。陳思讓孫。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jìn)士。歷知單州,以能政,就改太常丞,入為鹽鐵判官。累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鳳翔府。入拜給事中、知澶州,勤于政事,秩滿,郡民列狀乞留。
全宋詩
陳若拙(九五五~一○一八),字敏之,幽州盧龍(今屬河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jìn)士。歷知州府,累遷兵部郎中、河?xùn)|轉(zhuǎn)運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擢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府。又移知鳳翔府,入拜給事中,出知澶州。天禧二年卒,年六十四?!?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7—1011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字光弼。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jìn)士。歷監(jiān)察御史,累遷左司諫。淳化二年,契丹請和,朝廷疑非實,國華受命往河朔察之,盡得其詐以聞。真宗即位,入判大理寺。出知河陽、潞州,以善綏緝,詔獎之。累官右諫議大夫、知泉州。代還,道病卒于建陽。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8 【介紹】: 宋滄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太宗端拱二年進(jìn)士。累遷河陽節(jié)度判官。真宗咸平中奏言當(dāng)世要務(wù),召試舍人院,權(quán)右正言。進(jìn)右司諫,出知鄧州,賑關(guān)右饑民。擢龍圖閣待制,再遷工部郎中,建言矯任官重內(nèi)輕外之弊,自請補外。大中祥符九年拜參知政事。以與王欽若議論相失辭位。仁宗即位,召為樞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慎名器,無毫發(fā)私,雖顯貴,清約如寒士。卒謚文節(jié)。
全宋文·卷一八九
張知白(?——一○二八),字用晦,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端拱進(jìn)士。累遷河陽節(jié)度判官、權(quán)右正言、判三司開拆司,權(quán)管勾京東轉(zhuǎn)運司事,知鄧州。大中祥符九年,遷給事中、參知政事。以議論與宰相王欽若不合,稱疾辭位,出知大名府。徙南京留守,復(fù)徙亳州。仁宗即位,進(jìn)尚書右丞、樞密副使。天圣三年以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于相位。見《宋宰輔編年錄》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傳。又,今人楊殿珣《中國歷代年譜總錄》據(jù)張秀民《始祖文節(jié)公年譜》,謂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1—1037 【介紹】: 宋濟州鉅野人,字仲謨。王禹偁子。以蔭賜同進(jìn)士出身。特授鄂州司戶參軍。真宗大中祥符五年登進(jìn)士第,改揚州江都尉。歷大理評事,知舒城、長洲二縣及南雄州。召為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累遷三司鹽鐵判官、京東轉(zhuǎn)運使。嘗獻(xiàn)《翊政論》十篇,究切世事。
全宋文·卷三九六
王嘉言(九九一——一○三七),字仲謨,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禹偁次子。年十三父歿,賜同學(xué)究出身。大中祥符五年進(jìn)士及第,為江都主簿,遷大理評事。仁宗即位,為殿中丞,徙知南雄州。代還,任殿中侍御史、判三司開拆司,轉(zhuǎn)福建轉(zhuǎn)運使,歷兵部員外郎、三司鹽鐵判官。景祐二年遷京東轉(zhuǎn)運使,四月感疾,卒于廣濟軍官舍,年四十七。有《翊政論》十篇。見劉攽《彭城集》卷三七《王公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0或1002—1065 【介紹】: 宋眉州青神人,字公弼。幼孤好學(xué),兄使治錢息,希亮召逋家焚其券。仁宗天圣八年進(jìn)士。歷知長沙、臨津等縣,又知房、曹等州,提點江東刑獄,徙河北。嘉祐二年,入為開封府判官,改判三司戶部勾院。請補外為京西轉(zhuǎn)運使,遷京東,移知鳳翔府。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分司西京,致仕卒。仕宦所至,鋤豪強,懲猾吏,平冤獄,蠲賦役,為政嚴(yán)而不殘,見義勇發(fā),不計禍福,自王公貴人皆嚴(yán)憚之。有《辨鉤隱圖》、《制器尚象論》及文集。
全宋詩
陳希亮(一○○○~一○六五),字公弼,青神(今屬四川)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宋史》作天圣八年)進(jìn)士。知長沙縣,徙知虔州鄠都?;实v元年(一○四九),知滑州。又知曹州、廬州,改江東、河北提點刑獄。嘉祐二年(一○五七),入為開封府判官。出為京西轉(zhuǎn)運使。英宗即位,遷太常少卿。治平二年卒,年六十六(《宋史》、《東都事略》均作六十四)。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三一《陳少卿希亮墓志銘》,《宋史》卷二九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5—1081 【介紹】: 宋開封襄邑人,徙居洛陽,字正國,一字定國。張師德子。仁宗天圣四年,以父任為將作監(jiān)簿。歷大理評事、衛(wèi)尉寺丞,知榆次縣,通判棣、齊二州,均有能名。后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移京西、東轉(zhuǎn)運使,屬官不法者多被舉刺。神宗熙寧初授戶部副使。極論撫寧、啰兀兩城不可守,又諫阻在陜西以交子易錢之計劃。加集賢殿修撰,遷河?xùn)|都轉(zhuǎn)運使。元豐初知河陽,次年徙同州。居官不畏強御,性至孝,頗為時所稱。
全宋文·卷一○四三
張景憲(一○一五——一○八一),字正國,襄邑(今河南睢縣西)人,祖去華徙洛陽。師德次子,尹洙婿。天圣四年,以蔭授將作監(jiān)主簿,遷太祝,監(jiān)西京商稅院,遷衛(wèi)尉寺丞,擢知并州榆次縣,通判棣州,移齊州,知梁山軍、海州。嘉祐初,使湖北較定茶稅,改開封府判官,淮南轉(zhuǎn)運副使,移京西轉(zhuǎn)運使。治平三年,授京東轉(zhuǎn)運使。熙寧二年,為三司戶部副使,奉使北鄙、西陲,授河?xùn)|轉(zhuǎn)運使。歷知瀛州、河?xùn)|、同州、房州。元豐四年,以太中大夫知兗州,未赴而卒,年六十七。見范純?nèi)省稄埞袪睢罚ā斗吨倚肪硪涣?,?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有傳(傳謂卒年七十七,誤,今從《行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洛陽人,字元甫。趙安仁子。以父奏為秘書省正字、同判太常寺。召試賜進(jìn)士及第。擢集賢校理,歷京西陜西路提點刑獄、荊湖南路轉(zhuǎn)運使,知同、陜、相等州。所至為政不甚力,然善委任佐屬,祿賜多分贍族人。累官工部侍郎、知濠州,卒。
全宋文·卷四一四
趙良規(guī),字元甫,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仁宗時父安仁奏為秘書正字、同判太常寺。召試,賜進(jìn)士及第。景祐中,為集賢校理兼宗正丞,預(yù)修《會要》。出通判蘄州,徙河南府。知泰、滁二州。權(quán)判三司開拆司、度支勾院、直集賢院,至和二年,出知廬州。嘉祐中改直秘閣、同判宗正事。遷秘書監(jiān),知同、陜、相三州。進(jìn)太子賓客、權(quán)判殿中省。遷尚書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濠州,卒。《宋史》卷二八七《趙安仁傳》有附傳。
《漢語大詞典》:開拆(開拆)
(1).開放;開裂。 唐 李華 《仙游寺》詩:“開拆秋天光,崩騰夏雷吼?!?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三:“露翻兼雨打,開拆漸離披?!?br />(2).拆開,開封。《明律·兵律·飛報軍情》:“凡飛報軍情……一差人行移兵部,一具實封,俱至御前開拆?!?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承事上司》:“上司來文,須親手開拆?!?/div>
《國語辭典》:開發(fā)(開發(fā))  拼音:kāi fā
1.拆開?!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吏民上封事書,宦官左右開發(fā),尚書不得知?!?br />2.啟發(fā)、教導(dǎo)。《北史。卷二四。列傳。崔逞》:「故勞卿朝夕游處,開發(fā)幼蒙?!?br />3.開拓、開辟。如:「開發(fā)資源」。《漢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孫寶》:「頗有民所假少府陂澤,略皆開發(fā),上書愿以入縣官。」
4.花朵綻放。明。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fā)?!?br />5.支付?!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笇⑿欣钚断拢_發(fā)了車價酒錢。」《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到了店里,開發(fā)轎錢,那轎夫定要雙倍?!?br />6.開支、錢財。《品花寶鑒》第八回:「我們并不是沒有帶錢,想漂你的開發(fā)?!?br />7.打發(fā)?!妒幙苤尽返谝涣兀骸肝议_發(fā)他們?nèi)チ?,不惟杜絕后患,且教他們?nèi)鲹P我山寨仁義?!?br />8.發(fā)落、處置?!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溉f中書開發(fā)了原差人等,官司完了,同鳳四老爹回到家中?!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本來要饒你,只是我頭一次寬了,下次人就難管,不如現(xiàn)開發(fā)的好?!?/div>
《漢語大詞典》:擘坼
開拆。 唐 盧仝 《月蝕詩》:“封詞付與小心風(fēng),颰排閶闔入紫宮。密邇玉幾前擘坼,奏上臣 仝 頑愚胸?!?/div>
分類:開拆
《漢語大詞典》:啟拆
開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拆封》:“糧書管算,先驗各柜原封鎖門未動,然后挨次啟拆。”
分類:開拆
《漢語大詞典》:開緘(開緘)
開拆(函件等)。 唐 李白 《久別離》詩:“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宋 歐陽修 《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病眸昏澀乍開緘,燦若月星明錯落?!?清 曹寅 《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詩之二:“開緘已許疎襟透,豈惜常年損俸錢。”
分類:開拆函件
《國語辭典》:啟封(啟封)  拼音:qǐ fēng
1.拆開封閉物。《列子。湯問》:「匣而藏之,未嘗啟封?!购笠嗵刂笇⒉榉夥课?、器物的封條撕去。如:「他的公寓,自去年被查封到現(xiàn)在,仍未啟封?!?br />2.天子將土地分封給宗族或有功的臣子。唐。劉禹錫〈上門下裴相公啟〉:「君臣相遇,播于樂章,山河啟封,載在盟府?!?/div>
《漢語大詞典》:盜發(fā)(盜發(fā))
(1).私下非法發(fā)掘。史記·酷吏列傳:“會人有盜發(fā) 孝文 園瘞錢,丞相 青翟 朝,與 湯 約俱謝?!?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五:“ 娥 比舍有 蔡仲 ,聞 娥 富,謂殯當(dāng)有金寳,乃盜發(fā)冢,求金。” 清 洪頤煊 《校正〈穆天子傳〉序》:“穆天子傳六卷, 晉 太康 二年, 汲縣 民盜發(fā) 魏襄王 墓中所得竹書也?!?br />(2).私自開拆;私下泄露。后漢書·竇武傳:“ 瑀 盜發(fā) 武 奏?!?span id="hf1cakt" class="book">《宋書·鄭鮮之傳》:“上言傳詔 羅道盛 輒開牋,遂盜發(fā)密事。”
《國語辭典》:親展(親展)  拼音:qīn zhǎn
1.親自拆閱。如:「此信務(wù)請主任親展?!?br />2.親自會晤。晉。陸云與陸典書〉:「無因親展,書以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