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學名一枝,字月樵。臺灣淪日后,取《漢書?終軍傳》「棄繻生」之說,改名繻,字棄生。清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臺灣鹿港,遂家焉。少習舉業(yè),光緒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十九年(1893)鄉(xiāng)試不中。乙未(1895)割臺之役,與丘逢甲、許肇清等同倡抗戰(zhàn),任中路籌餉局委員。臺灣民主國瓦解后,絕意仕進,潛心于詩古文辭。由于身居棄地,洪繻采取「不妥協(xié)、不合作」的應世態(tài)度,以遺民終其身。他堅不剪辮,拒著洋服,拒說日語,不許二子受日本教育,詩文皆以干支紀年,以示不忘故國。內容多系三臺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臺前后戰(zhàn)守之跡,日人橫暴之狀,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諸篇章,兼具經世作用與史料價值。 張光岳謂洪繻詩,先學唐詩,以求詩格高古;繼而上窺漢、魏,再學于宋、元、明、清,以臻高雅古樸之境。胥端甫謂其「感憤時事詩中,評時論古諸作,皆能獨具只眼以自抒其偉抱?!箺钤破紕t推許洪氏為臺灣近代學人中,博聞篤學,抱樸守貞,儼然有古大師之風的第一人。〖參考胥端甫編輯《洪棄生先生遺書》;楊云萍《臺灣史上的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節(jié)一書生: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臺北:國史館,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詩歌、駢文、古文、試帖時文四類文體,皆冠以「寄鶴齋」之名,有《詩集》、《八州詩草》、《試帖詩集》、《詞集》、《詩話》、《駢文稿》、《古文集》、《函札》、《制義文集》、《八州游記》、《瀛海偕亡記》、《中西戰(zhàn)紀》、《中東戰(zhàn)紀》、《時事三字經》,約百馀卷,一百八十馀萬字。遺稿經哲嗣洪炎秋輯為《洪棄生先生遺書》〖胥端甫編輯,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又依據原抄本,重加整編標點,排印為《洪棄生先生全集》〖林文龍點校,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棄生先生遺書》所收《寄鶴齋詩集》為底本〖底本收錄詩集分述如下:(1)《謔蹻集》七卷,約為1885至1895年之作。(2)《披晞集》七卷,約為1895至1905年之作。(3)《枯爛集》九卷,約為1905至1915年之作。(4)《壯悔馀集》,為香奩詩,為1897年之作。(5)《八州詩草》五卷,為1922至1923年游歷中國之作。(6)《詩集補遺》,補錄前面詩集所漏收詩作。(7)《試帖詩集》,為1885至1898年科舉考試習作。 〗,對校洪繻孫女洪小如所藏抄本〖編者按:洪小如所藏抄本含《謔蹻集》七卷,《披晞集》六卷(缺卷五),《枯爛集》九卷?,F收藏于國立臺灣文學館。 〗、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為旅游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 〗,并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漢語大詞典》:棄生(棄生)
拋棄生命。指自盡。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以罪棄生,則違古賢‘夕改’之勸;忍活茍全,則犯詩人‘胡顏’之譏?!?/div>
《國語辭典》:犧牲(犧牲)  拼音:xī shēng
1.祭神用的牲畜?!抖Y記。月令》:「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埂度龂萘x》第三六回:「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2.為了某種目的,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或權益。如:「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他犧牲了生命?!?/div>
《漢語大詞典》:糜捐
粉身碎骨,舍棄生命。 宋 曾鞏 《明州到任謝兩府啟》:“誓在糜捐,用酬鈞播?!?宋 蘇轍 《謝對衣金帶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為容,愿盡糜捐而報德?!?宋 葉適 《湖南運判到任謝表》:“視殘軀之可力,傾盡而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報?!?/div>
《國語辭典》:捐生  拼音:juān shēng
1.舍棄生命。指死亡。晉。潘岳寡婦賦〉:「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賢弟一時之誤,何至遽欲捐生耶!」
2.舊時捐納錢財而取得官職的人?!肚迨犯?。卷一一二。選舉志七》:「廷議隴其不計緩急輕重,浮詞粉飾,致捐生觀望,遲誤軍機,擬奪職?!?/div>
《漢語大詞典》:身殉
指為某種信念而舍棄生命。 郭沫若 《萬引》:“她也墜樓身殉了?!?巴金 《靜夜的悲劇》:“四天后,她在斷頭臺上身殉她的愚蠢行為?!?/div>
《國語辭典》:舍命(捨命)  拼音:shě mìng
拚命,不顧自己的性命。如:「舍命救人的救難隊員受到全民的崇敬?!?/div>
《國語辭典》:伏死  拼音:fú sǐ
1.舍棄性命?!蹲髠鳌3晒辍罚骸赋?,治煩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爭?!埂读簳>硪凰?。列傳。江淹》:「士有一定之論,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見疑,貞而為戮,是以壯夫義士伏死而不顧者,此也。」
2.退隱而窮死。漢。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誘于威重之權,脅于位勢之貴,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親近于左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
《漢語大詞典》:棄軀(棄軀)
捐軀;舍棄生命。漢書·吳王劉濞傳:“今 吳王 自以與大王同憂,愿因時循理,棄軀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 宋 蘇軾 《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一:“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鬚。紅顏白髮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div>
《國語辭典》:殺身成名(殺身成名)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míng
為正義舍棄生命而成就美名?!稘h書。卷九二。游俠傳。序》:「雖其陷于刑辟,自與殺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埂读簳>砦辶?。侯景傳》:「或殺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鴻毛,等節(jié)義于熊掌?!?/div>
《國語辭典》:殺身出生(殺身出生)  拼音:shā shēn chū shēng
舍棄生命?!秴问洗呵?。仲冬紀。忠廉》:「忠臣亦然,茍便于主利于國,無敢辭違,殺身出生以徇之?!?/div>
《國語辭典》:慷慨捐生  拼音:kāng kǎi juān shēng
慷慨,毫不吝惜。捐生,舍棄生命??犊枭负敛涣呦У姆瞰I自己生命。清。洪升《長生殿》第二五出:「娘娘既慷慨捐生,望萬歲爺以社稷為重,勉強割恩罷?!?/div>
《國語辭典》:捐軀濟難(捐軀濟難)  拼音:juān qū jì nàn
濟,救助。捐軀濟難指舍棄生命挽救國家危難?!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國語辭典》:殺身成仁(殺身成仁)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語本《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怪笧檎x而犧牲生命?!稏|周列國志》第一○一回:「然大丈夫殺身成仁,視死如歸,功在當時,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也作「殺身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