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5
詞典
1
分類詞匯
23
佛典
1
共23,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鉤引
至于
以至
正是
以致
彈冠
招引
翻出
抽繭
開引
導(dǎo)致
抽引
綢繹
視角
射線
《漢語大詞典》:
鉤引(鉤引)
亦作“鉤引”。
(1).招引;引出。 前蜀
薛昭蘊(yùn)
《離別難》
詞:“紅蠟燭,青絲曲,偏能鉤引淚闌干?!?宋
范成大
《次韻子文沖雨迓使者道聞子規(guī)》
:“啼鵑撩客心,鉤引著何許?!?明
吳承恩
《如夢令·題海棠》
詞:“銀燭照殘粧,鉤引粉情脂性?!?br />(2).勾搭引誘。 趙樹理
《小二黑結(jié)婚》
三:“ 三仙姑 起先還以為自己仍有鉤引青年的本領(lǐng)?!?趙樹理
《小二黑結(jié)婚》
九:“你母女兩個好生生把我個孩子鉤引壞,你倒有臉來找我!”
分類:
招引
勾搭
引誘
引出
《國語辭典》:
至于(至於)
拼音:
zhì yú
1.講到、提起。為轉(zhuǎn)換話題,談到有關(guān)或附帶事項時所用的連接詞?!墩撜Z。為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也作「至如」、「至若」。
2.到達(dá)?!墩撜Z。學(xué)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div>
分類:
至于
連詞
副詞
到
達(dá)到
提出
承接
即使
出乎意料
上文
突出
出事
事例
助詞
即便
示下
便是
無義
下文
竟然
引出
程度
結(jié)果
《國語辭典》:
以至
拼音:
yǐ zhì
1.一直到?!段倪x。李陵。答蘇武書》:「自從初降,以至今日?!箷x。
杜預(yù)
春秋左氏傳序
:「先儒以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經(jīng)以至仲尼卒,亦又近誣。」
2.導(dǎo)致。《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埂段倪x。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忽朝陽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沒。」
分類:
連詞
直至
上文
直到
時間
引出
程度
下文
范圍
結(jié)果
數(shù)量
延伸
《國語辭典》:
正是
拼音:
zhèng shì
1.恰是。唐。
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
詩:「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紅樓夢》第六七回:「那時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蓮藕新殘相間,紅綠離披?!?br />2.小說雜劇,在一回或一出結(jié)束詩詞前所用的套語。元。白樸《梧桐雨。楔子》:「正是:畫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好驚人?!埂抖膛陌阁@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分類:
正是
確實(shí)是
應(yīng)諾
就是
確實(shí)
實(shí)是
戲曲
客觀
存在
套語
同意
真實(shí)性
人意
意見
肯定
加重
引出
語氣
熟語
《國語辭典》:
以致
拼音:
yǐ zhì
導(dǎo)致。表示結(jié)果或功效的連詞?!度龂萘x》第一回:「朝廷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div>
分類:
以致
上文
引出
下文
結(jié)果
不好
《國語辭典》:
彈冠(彈冠)
拼音:
tán guān
1.彈除帽子上的灰塵?!妒酚?。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晉。
左思
〈
招隱
〉詩二首之二:「結(jié)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br />2.整理帽冠。語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谎云淙∩嵬病!贡扔鳒?zhǔn)備出仕做官?!度龂?。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楊俊》:「自初彈冠,所歷垂化?!?/div>
分類:
彈冠
為官
冠上
相友
友善
喜慶
灰塵
援引
引出
出仕
《國語辭典》:
彈冠相慶(彈冠相慶)
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漢王吉與貢禹為好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表示兩人在仕途上同進(jìn)退。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后因用以指一人當(dāng)了官,而他的親朋好友也將有官可做而互相慶賀。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彈冠相慶渾難已?!挂嘤糜谥讣磳⒆鞴俣ハ鄳c賀。宋。
蘇洵
管仲論
:「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div>
分類:
王吉
貢禹
友善
《國語辭典》:
招引
拼音:
zhāo yǐn
招致引進(jìn)?!逗鬂h書。卷三二。樊宏傳》:「建武中,禁網(wǎng)尚闊,諸王既長,各招引賓客,以鯈外戚,爭遣致之?!埂队魇烂餮?。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我們這樣老無知老禽獸,不守本分,慣一招引閒神野鬼,上門鬧炒!」
分類:
招引
招致
吸引
招惹
引出
《漢語大詞典》:
翻出
(1).演奏。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 胡 中,緣琴翻出音律同。” 唐
白居易
《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diào)弄譜》
詩:“一紙展看非舊譜,四絃翻出是新聲?!?br />(2).重新改作。
《
儒林外史
》
第五三回:“近來的器皿都要翻出新樣,卻不知古人是怎樣的制度,想來倒不如而今的精巧?!?br />(3).反而引出。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
:“一段好姻緣,如何翻出相思怨?”
分類:
反而
演奏
重新
引出
改作
《漢語大詞典》:
抽繭(抽繭)
(1).抽引繭絲。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
:“微若抽繭,逝如激電?!?br />(2).喻引出其言論加以申述。 曼華
《同盟會時代民報始末記》
:“
《民報》
之出,殆首在廓清反動言論,抽繭剝蕉,而后革命理論之真諦以明?!?/div>
分類:
抽繭
抽引
引出
言論
申述
《漢語大詞典》:
開引(開引)
(1).開始引出;引起。
《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
:“昔 賈誼 感 絳侯 之困辱,因陳大臣廉恥之分,開引自裁之端?!?br />(2).啟發(fā),開導(dǎo)。
《
元史·郝彬傳
》
:“尚書省立,拜參知政事,辭不獲命。同列務(wù)生事要功,殺無罪之人, 彬 積誠意開引,或從或違,橫不可制。”
(3).開浚導(dǎo)引。
《
清史稿·河渠志三
》
:“若開引入 江 ,則 天長 、 楊村 、 桐城 各汊澗,大水時可不入 高郵湖 ,湖水不致泛溢。”
分類:
啟發(fā)
開浚
引出
導(dǎo)引
開導(dǎo)
引起
《國語辭典》:
導(dǎo)致(導(dǎo)致)
拼音:
dǎo zhì
促成、引起。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導(dǎo)致眼睛失明?!?/div>
分類:
導(dǎo)致
引出
導(dǎo)引
到達(dá)
結(jié)果
《漢語大詞典》:
抽引
(1).抽取引出。
《
釋名·釋采帛
》
:“紬,抽也。抽引絲端出細(xì)緒也?!?span id="neatq37" class="book">《淮南子·要略》:“夫作為書論者,所以紀(jì)綱道德,經(jīng)緯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諸理,雖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觀終始矣。” 艾思奇
《辯證唯物主義綱要》
第一章:“哲學(xué)不僅僅是人們從各種事物的知識中抽引出來的最普遍的概括和總結(jié),同時它又能夠反過來對于人們的一切認(rèn)識活動發(fā)揮指導(dǎo)方向的作用?!?br />(2).提拔薦舉。
《晉書·虞預(yù)傳》
:“臣愚謂為國之要在於得才,得才之術(shù)在於抽引。茍其可用,讎賤必舉?!?/div>
分類:
抽引
提拔
抽取
引出
薦舉
《漢語大詞典》:
綢繹
引出端緒。引申為闡述。
分類:
引出
端緒
闡述
《國語辭典》:
視角(視角)
拼音:
shì jiǎo
1.物體相對于觀察者眼睛的張角,稱為「視角」。物體愈遠(yuǎn)或物體愈小,則視角愈小。
2.攝影學(xué)中,視角是相機(jī)可以接收影像的角度范圍,常稱為「視野」。
分類:
觀察
從物
兩端
引出
光線
人眼
眼光
處所
夾角
《國語辭典》:
射線(射線)
拼音:
shè xiàn
1.波長較短的電磁波,如X光射線;或高速度、能量大的粒子流,如甲種射線等。
2.數(shù)學(xué)上指從一定點(diǎn)向單一方向延長的直線。
分類:
數(shù)學(xué)
波長
從一
電磁波
定點(diǎn)
單一
紅外線
方向
引出
可見光
直線
紫外線
愛克
射線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