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元貴溪人,字次望,號太元,又號太玄子。張與材子。能畫龍,兼善草書。正一道三十九代天師。與材卒,襲領江南道教,主領三山符箓。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湖州烏程人,字剛父。博學工詩文。仕至泰州同知。能詩,與趙子昂、牟應龍、蕭子中、陳無逸、陳仲信、姚式、錢選,號吳興八俊。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剛父,號南譙,吳興人。仕至泰州同知。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溫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號石渠居士??嶂咀x書,穿貫經(jīng)史。征為國子助教。性剛嚴,不好趨謁,再調(diào)不就。工詩,尤善古樂府。有《石渠居士集》。元詩選
天英,字羲上,一字楠渠,永嘉人。酷志讀書二十年,穿貫經(jīng)史,徵為國子助教。性剛嚴,雅不好趨謁,再調(diào)不就。游浙西,多居吳下,與玉山主人相友善,凡有所作,必郵寄草堂,玉山稱其放肆為詩章,尤善古樂府,皆馳驟二李間。自號石渠居士。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楠渠,溫州人。徵為國子教授。
人物簡介
憲字思廉,山陰人。別號玉笥生,負才自放。走京師,創(chuàng)言天下事,眾駭其狂,還富春山中。一日,升高望遠,呼所親謂曰:「亟去!」三日,逃寇猝至,死者五百馀家,始悔不用生言。張氏據(jù)吳,辟為樞密院都事。吳亡,變姓名走杭州。思廉初薄游四方,誓不娶、不歸鄉(xiāng)里。中遭兵亂,混緇黃以自存,晚寄食報國寺以死。其《琴操序》曰:干戈不息,殆且十年。余流連江湖間,幽憂憤奮,不見中興,涯際四方,又無重耳、小白之舉。深山大澤,所不忍言,將仗劍軍門而可依者何在?乃作《琴操》十二章以寄意。其《閔周操》云:「平既自夷兮,赧寧得不窮其懷?!埂堆嗖佟吩疲骸盖锊葙廛奋?,黃金臺兮夷為淵。悵廣宇兮裂瓦,望離宮兮生煙。淚可盡兮目可穿,思昭王兮不可言。」思廉師事楊廉夫,尤多懷古感時之作。廉夫曰:吾用三體詠史、古樂府不易到,吾門惟張憲能之。又曰:吾鐵門稱能詩者,南北凡百馀人。求其似憲及吳下袁華輩者,不能十人。明成化初,安成劉釬序其集曰:思廉與鐵崖諸君,同為一時能言之士。當元季擾攘,志不獲伸,才不克售,傷時感物,而泄其悲憤于詩。此可謂思廉之知己也已。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山陰人,字思廉,號玉笥生。少負才自放,嘗從楊維禎學詩。張士誠據(jù)吳,辟為樞密院都事,士誠敗,變姓名走杭州,居報國寺以終。為詩多傷感之作。有《玉笥集》。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思廉會稽人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思廉,山陰人。張氏據(jù)吳,辟為樞密院都事。有《玉笥生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淮南人,字叔厚,號貞期生。博學明經(jīng)。累舉落第,遂放意為詩章。工畫,善白描人物,雖時貴亦罕能得之。元詩選
渥字叔厚,淮南人。博學明經(jīng),累舉不得志于有司,遂放意為詩章,自號貞期生。又能用李龍眠法為白描,前無古人,雖時貴亦罕能得之。與玉山主人友善,即一時景繪為《玉山雅集圖》,會稽楊廉夫為之序,傳者無不嘆美云。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松陽人,字若瓊。號一貞居士。宋提舉官張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郁郁不樂,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有《蘭雪集》。元詩選
玉娘字若瓊,姓張氏,松陽女子也。父懋字可翁,號龍巖野父,仕宋為提舉官。媼劉氏。玉娘生有殊色,敏惠絕倫。及笄,字沈生佺,佺為宋宣和對策第一人晦之后,與玉娘為中表。未幾,張父有違言,佺與玉娘益私相結納,不忍背負。佺嘗宦游京師,時年二十有一,兩感寒疾不治,疾革,張折簡子沈,以死矢之。沈視之曰:若瓊能卒我乎?噓唏長潸,遂瞑以死。張哀惋內(nèi)重,常郁郁不樂,時值元夕,托疾隱幾,忽燭影揮霍下見沈郎,屬曰:若瓊宜自重,幸不寒夙盟,固所愿也。張顧視燭影,以手擁髻,悽然泣下曰:所不與沈郎者,有如此燭!語絕,覺不見,張悲絕,久乃蘇,曰:郎舍我乎!遂得陰疾以卒,時年二十有八。父媼哀其志,請于沈氏,得合窆于附郭之楓林。明邑人龍溪王詔為作傳。若瓊為文章醞藉,詩詞尤得風人之體,時以班大家比之。嘗自號一貞居士。侍兒紫娥、霜娥,皆有才色,善筆札。所畜鸚鵡,亦辯慧,能知人意事,因號曰「閨房三清」。卒之日,侍兒皆哭之慟。踰月,霜娥以憂死,紫娥遂自經(jīng)而殞。詰旦,鸚鵡亦悲鳴而降。家人皆從殉于墓,時或稱張墓為「鸚鵡?!?。所著詩若干首,王龍溪得于道藏之末,謂古人以節(jié)而自勵者,多托于幽蘭白雪以見志,因名之曰《蘭雪集》云。全宋詩
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松陽(今屬浙江)人。適沈佺,未婚,夫早死(本集卷下《哭沈生》)。玉娘宋亡后尚存世(本集卷上《王將軍墓》序),未幾亦卒,年二十八。有《蘭雪集》二卷。事見本集附明王詔《張玉娘傳》?!堄衲镌姡岳钍弦饲镳^據(jù)曲阜孔氏藏舊鈔本??緸榈妆?,校以清光緒八年松陽縣刊本(簡稱松本)。詞學圖錄
張玉娘,字若瓊,號一貞居士。處州松陽(今屬浙江)人。前宋提舉官張懋女。有殊色,知書,敏慧絕倫。少許字沈儉,既而父母有違言,不從,以死自誓。儉卒,郁郁終??衫^軌李清照、朱淑真。有《蘭雪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婺州東陽人,徙金華,字直夫,一字用賓,號屏巖。性通敏,涉覽經(jīng)史。少游太學。薦授婺州路儒學教授。元初,婺有學校,自觀光始。調(diào)紹興路平準行用庫大使,以母老辭。有《屏巖小稿》。
人物簡介
【介紹】: 元人。號太乙,道士。善畫墨竹禽鳥。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號太乙子,與材次子,至正中襲掌教事,為四十代天師,授太乙明教廣玄體道大真人,主領三山符箓。
人物簡介
【介紹】: 元高郵人,字長年,號雪篷。順帝至正末避兵嘉定,授徒養(yǎng)母,屢辟不就。張士誠據(jù)吳,強起授江浙行省都事。善詩文。有《雪篷行稿》、《溝亭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初廣東新會人,字彥謙。受業(yè)于羅蒙正。洪武初屢薦不起,留心經(jīng)籍,知縣為建書堂于象山之麓。其學以明理為要,詩文典雅。晚年自號病叟,人稱象山先生。全粵詩·卷五五
張撝(一三二六 — 一三九一),字彥謙,晚號病叟。新會人。羅蒙正弟子。年十八賦《厓門懷古》詩,蒙正器之。明洪武初,以足疾累薦不起。留心經(jīng)籍,學以明理為要,詩文以典雅為本??h令謝景旸為構書堂于象山之麓,扁其軒曰“養(yǎng)拙”。世稱象山先生。有《象山詩集》,已佚。明黃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五八有傳。詩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