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3—1385 【介紹】: 元明間江西九江人,字來儀,后以字行,更字附鳳。元末避亂居湖州,領鄉(xiāng)薦,為安定書院山長。再遷吳中,與高啟等為詩友。明初,舉賢良,不出。洪武四年,徵至京師,廷對稱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淵閣事。以事謫嶺南,中路召還,知不免,投水死。文章精潔有法,尤長于詩,明初與高啟、楊基、徐賁比唐初四杰。有《靜居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來儀,潯陽人。洪武時官翰林待制,有《靜居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來儀,以字行,更字附鳳,潯陽人。居吳,仕元為安定書院山長。國初徵至,擢太常司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淵閣事,坐累竄嶺表,召還,知不免,自投龍江卒。有靜居集六卷。
明詩紀事·甲簽·卷七
羽字來儀,潯陽人,徙于吳。元末領鄉(xiāng)薦,為安定書院山長。洪武初,徵至京,應對不稱旨,放還。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竄嶺南,未半道召還,自知不免,投龍江死。有《靜居集》六卷。 (《書史會要》:張羽喜臨《蘭亭帖》。 李日華《六硯齋筆記》:張來儀不獨能詩,兼亦善畫。曾臨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縱有心嗟欲老?!褂衷疲骸盖ず剖幗?,縱我執(zhí)筆嗟何從?」蓋深心于是者。 (《畫史會要》:張靜居畫法米氏父子,筆意最妙。亦喜高房山,曾臨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氣郁郁如游龍」之句。 《國雅》:張司丞來儀體裁精密,情喻幽深,頗似錢、郎。其《送僧還日本》云:「杖錫去隨緣,鄉(xiāng)山在日邊。遍參東土法,頓悟上乘禪。咒水歸龍缽,翻經避浪船。本來無去住,相別與潸然?!棺肿稚蛑?。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臘,禪空悟佛心?!够蜃I其剽竊韓翃「僧臘」「禪心」語也。昔子卿有「明月照高樓,想見馀光輝」,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猶疑見頷色」,不以為病,今來儀用「老知」「空悟」虛字轉妙。余近《題南林禪院》亦云:「門前流水經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乖⒛康镁?,偶與此合,豈有意述古耶? 田按:來儀榜所居曰「靜者層」,因以名集。高季迪有《靜者層記》云:「今有人焉,處空谷之中,棲長林之下。干戈之聲不聞,車馬之跡不至,其層靜矣。而利祿之念不忘于心,窮約之憂每拂乎慮,雖誇然而行,塊然而坐,顛倒攫攘,無異奔騖于埃壒者。子謂其靜者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鄰有歌呼之喧,門有造請之雜,心倦乎應答,身勞于將迎其居非靜矣。而抱廉退之節(jié),慎出處之誼,雖逐逐焉群于眾人,而進不躁忽,視世之揮霍變態(tài),倏往而倏來者,若云煙之過目,漠然不足以動之。子謂其非靜者乎?」季迪此言庶幾知退者,而卒與禍會,亦所遭之不幸也。來儀《送季迪赴臺》詩云:「天網詎恢恢,康莊遍榛菅?!棺x之良可悲矣!來儀五古可肩隨孟載,七古奔軼絕塵,超孟載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倫,如糾髯客見太原公子,未堪并驅中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7—1381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國祥,號靜鑒居士。洪武初推選為糧長,主粟漕京師,官無負逋,民不勞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仲簡,號云丘道人、白羊山樵。初師張伯雨為道士,隱居鴻山。元末兵亂,以母老歸,改服為儒生。洪武二年召修《元史》。工詩書畫,詩淡雅溫麗清深。有《云丘道人集》。
元詩選
簡字仲簡,吳人。初師張伯雨為黃冠,自稱云丘道人,隱居鴻山。元季兵亂以母老歸養(yǎng),遂返巾服,又號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玉山主人謂仲簡作詩淡雅,有陶、韋風。楊鐵厓謂仲簡詩工韋、柳,翰墨無俗氣,而暗合書法,自詩名益著,而字畫因之而并行。王子充序仲簡詩,亦曰:溫麗清深,有類韋、柳。蓋元末詩人之杰出者也。
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仲簡,吳人。元季隱士。有白羊山樵集。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仲簡,吳人。洪武二年召修元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83 【介紹】: 元江陰州人,字希尹,號溝南。博學好修。歷官江浙行樞密院都事。人稱溝南先生。有《溝南漫存稿》。
元詩選
端字希尹,江陰人。博學好修,以薦授紹興路和靖書院山長。歷官海鹽州判官、江浙行樞密院都事。人稱為溝南先生。所著有《溝南漫存稿》。子宣,洪武初與修《元史》,擢翰林編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南陽人,寓居吳中,字仲敏,號溪云。善屬文,精書畫。尤善畫竹,作鉤勒法,妙絕當世。
元詩選
遜字仲敏,號溪云,其先南陽人,寓居吳。博學善屬文,精書畫。初從黃冠,與息齋李衎同畫墨竹,一旦自以為不及,即棄墨竹而用勾勒法,妙絕當世。郭羲仲贈詩云:「好竹每懷張仲敏,泠泠風骨水為神?!瑰X宗伯牧齋《列朝詩集小傳》云:吳郡又有一張遜,字以行。非也。按邑志《盛彧傳》云:日與楊維楨、鄭東、張遜、秦約、陸仁、張恕、仲天爵諸名士倡和。而牧齋《小傳》誤作張恕仲,割裂可笑。張恕字以行,洪武初以才德徵入見,試春山新水詩,稱旨,除北平盧龍知縣。其《挽盛彧詩》序云:盛公子與余世姻,而契義最相得。洪武甲寅,遷家婁東,而余亦宦游燕冀,遂成契闊。則知其為張恕之誤無疑也。彼時安得有兩張遜耶?姑辨出之以俟知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初浙江馀姚人,字壹民,一字天民,號云帆,左目無瞳子,自稱左瞽。洪武初辟為開化教諭。善詩工畫,兼工草書,然貴勢人乞之不肯下筆。嘗戴笠著高齒履,嘯傲自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9 【介紹】: 明山西澤州人。洪武中舉人。累官刑部侍郎。建文時為北平布政使,密命伺察燕王事。被掾吏李友直告發(fā)。被燕王所捕,不屈死。
甬上耆舊詩·卷六
公字仲明,號楝莊,又曰寓庵。生有奇質,性剛,自為諸生時,已能自樹立。中進士,出知鉛山,為治勵心勤力。時縣中有加稅田數百畝,歲輸至數石,公以為不平,乃身出視田,疏請均諸縣中。方公出,見界上有大樹,下蔽二十馀畝,不得耕,公謂蕪田可惜,當伐之。從吏父老俱諫,謂此樹神叢,不可犯。公怒,擇日具鼓吹甲而往,手揮巨斧砍之,血隨斧出,三日樹始斷。其巔有巨巢,墮三婦人絕而蘇,自言為風吹至樓上,與三少年俱,不知身在樹巢也,驅之還家??h俗尚巫,有巫厲人能隱形,吏莫敢捕,公遣伺馳至其家,以縣印加背上,眾箠之,立死。公乃盡毀諸淫祠,逐巫,移文道路,使享祀以禮。有節(jié)婦子為虎噬,具牒控虎。公即移檄于神,與約五日系虎至。及期,有二虎伏門外,公挾弓矢出,遙咒虎曰:誰殺吾民,當受死,無罪者免。其一虎即斂尾去,一虎仍伏。公抽矢三發(fā),俱貫虎首,遣人舁虎尸歸節(jié)婦家,一縣稱為神君。諸異政甚多,不可盡錄。秩再滿,徵為南京監(jiān)察御史,益勵風裁。時威寧伯王鉞挾其武力,與保國公朱永、太監(jiān)汪直將挑釁北邊。公曰:是為國家害不小。即抗章論之,復劾守備太監(jiān)蔣琮鬻放軍伍罪。琮等遂誣公擅作威福,謫通政司經歷。尋以魏國公薦,遷四川按察僉事,進副使。同事馬太監(jiān)信奸人周慧為能治黃白,將進之朝,公驚曰:是唐之柳泌也。即捕慧論罪,徙之極邊。公自度終不為世容,乃和歸去來辭,力請老,定家于鄞之楝莊,舍壁蕭然,出入惟徒步,即糠籺時不給,而杜門著書,雍容自得。都御史王公璟以賑至,奉公百金。公再辭不得,乃受下戶饑民例一分,以答其意。郡守周公坤過訪,見堂設敝床,嘆曰:國有顏子,公之謂矣。鄞令丁君,鉛山人,至即以父禮事公,晨夕候興居,為具蔬食。公謝曰:吾誠不給芋栗,奈何以此煩令君。堅不受。久之,炊煙屢絕,家人至,不能忍餓。其夫人乃出一金珥易米。公問所從來,夫人曰:此令君奉我,無預公事。公紿取視之,投于河,卒年七十有八。至含殮不具,郡守令共經紀其喪。所著有歸田集、楝莊集、寓鳴集、經史訓戒一百二十卷。余嘗覽古為政,若西門豹投巫童,恢治虎罪,得一異,輒傳之史冊。今讀張公異政錄,至不勝書,斯所謂神明之宰矣。公生平胸懷如冰雪、不可小污、利害禍福、無待解遣、而自不能滯其中。喜獎勵后輩、常以道義相期。通政余南湖先生本親炙侍教有年,及公疾革,余先生尚侍側,更張目視曰:善自愛。方今人才肯自勵者少。若能扶持一日,是培國家士氣一日也。其立身報國之誠,至死不倦,豈不誠卓犖大丈夫哉。即百世而下,得聞斯言,猶當感激強自立者也。徒傳公異政抑末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03 【介紹】: 明陜西富平人,字昭季,號鴳庵。洪武中舉明經,出為云南布政使,在滇十七年,土地貢賦、法令條格皆所裁定。建文時為吏部尚書,詔征遺逸士,選用皆當其才。成祖即位,令解職務,給豐俸。紞出即自縊死。有《云南機務鈔黃》、《冢宰文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季昭,富平人。洪武中官尚書。
明詩紀事·乙簽·卷四
紞字昭季,富平人。洪武中舉明經,為東宮侍書。累遷試左通政,出為云南左參政,遷左布政使。建文初,召為吏部尚書。成祖即位,咎建文時改官制者,令解職,月給半俸,自經死。有《鶠庵集》一卷。 田按:尚書官滇有惠政,治行為天下第一。史稱朝士董倫、王景輩謫滇,紞接以禮意。馀檢張適《滇池集》有尚書《山行晚歸》詩云:「飛蓋追隨攜酒去,狂童嬉笑折花歸?!沽钸m續(xù)成之,頗稱好事,不僅以吏事見長也。尚書之死,鄭端簡《吾學編》、黃泰泉《革除遺事》、尹直《謇齋瑣綴錄》等書皆列于建文死事之臣。今檢《明史》,成祖入京師,錄中朝奸臣二十九人,紞與焉。以茹瑺言,宥仍故職。無何,帝臨朝而嘆,咎建文時之改官制者,乃令紞解職務,懼自經死。古稱死有重于泰山,死有輕于鴻毛者,其尚書之謂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10 【介紹】: 明江西貴溪人,字信甫,又字子璿,號正一,又號無為子。嗣漢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之子。洪武十年,襲掌道教,時年尚少。善畫墨竹蘭蕙及山水,以秋林平遠圖聞名。亦有文學,五言古詩意匠深秀,有三謝韋柳之遺響。其文極論陰符上經之理,而參合于儒家。有《硯泉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璿,嗣漢四十二代天師正常之蒙子。洪武十年襲掌道教,召見奉天殿。永樂中賜號無為真人。有峴泉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宗海,號止庵。洪武中坐累戍云南,帥臣延教子弟,薦為靖江王府教授。永樂中為行人奉使赴日本,又赴緬甸。洪熙初召入翰林,官修撰。有《南夷書》、《使規(gu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一
字宗海,常熟人,永樂初授行人(外交使節(jié)),曾出使緬甸。洪熙初召入翰林,改修撰,致仕。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叔豫,字順動,號忍庵,江西永新縣人。永樂三年(1405年)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中解元)。永樂四年(1406年)聯捷丙戌科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參與編撰《永樂大典》。有學生劉如貴、彭學用、劉邦善、戴禮、歐陽奎、陳至中等。
張翼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翼(14世紀—15世紀),字公傅,號履素,浙江湖州府歸安縣人。張翼是永樂元年(1403年)的舉人,二年(1404年)聯捷進士,五年(1407年)獲授通道知縣,以廉能得民心,升福建僉事,公署常有怪事,官員都不敢居住,他得知后笑著說:「我并非畏懼鬼祟的人?!棺∷蕻斖韷粢娪新萌诉M入公庭陳訴,他責問:「是你在作祟?」對方回答:「我不敢作祟,只是遺骸在公署下,不能自拔,知閣下是長者才對你乞哀?!勾稳赵谠儐栂虏胖拦鹋f為叢冢焉,命人發(fā)掘得枯骨十多具,于是為其買棺下葬,再夢見對方來謝,怪事就不再發(fā)生,十六年(1418年)五月改任云南僉事,轉河南參政,在任內去世。
張堅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堅(14世紀—15世紀),字彥誠,號勿欺,南直隸太平府蕪湖縣人。張堅是永樂三年(1405年)舉人,十三年(1415年)成進士,獲授庶吉士,外任河內知縣;他為人溫和正直,辭官后居于林下多年,非正人不交、非經史不讀,專注模仿圣賢,實踐訓誨后輩,以正心誠意為宗旨,而他寫下的詩歌文詞都是為當時感言,不尚尚浮華,八十一歲才去世。他讀書時曾讀到朱子作品內有「勿欺」二字,就拿來命名其家堂,檢討張穎、編修周孟簡為他作序。
張子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蘭雪,號大頑老癡,又號云山道人。永樂中征至京師,聞名于公卿名流間。工畫山水,兼善畫竹及花鳥。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九一
張秉壬,字壽夫,號訥庵。順德人。善昭父。明成祖永樂間人。有武略,常率土兵禦寇,以衛(wèi)鄉(xiāng)鄰。事見民國溫肅輯《龍山詩錄》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