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集義(1558年—?),字德宜,號喻齋,浙江紹興府余姚縣人,民籍。同進士出身。己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會試二百六十名,廷試三甲五十一名進士。禮部觀政,同年接替傅霈任南直隸華亭縣知縣一職,1590年由項應祥接任。十九年任丹徒知縣,調(diào)常熟縣。擢工部主事,官至工部郎中。
人物簡介
張世才,字德夫,號幼白,直隸淮安府山陽縣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戶部主事,徙禮部員外,尋遷儀制司郎中。時儲位久虛,冠婚不以時,世才甫受事,即草疏白尚書上之。又因三殿災,詔問省愆之道,復條上封事。當是時諸臣請建儲者多得嚴譴,世才前后數(shù)萬言,神宗意頗嗛,然以其官守不罪也。倭寇倡蹶,兵部尚書石星訹于沈惟敬之說,請封平秀吉,于是東封議起,世才力排群議,以為不可。及秀吉遣使以表入謝,世才兩上疏力辨其偽,島寇謀阻,卒正中國之體。初,世才請立東宮,鄭貴妃已內(nèi)銜之。會順天鄉(xiāng)試,有中式舉人鄭芬者,文險怪,有「崩登望五等」等語,世才摘其語為關節(jié),奏黜之,芬,鄭氏子弟也,遂嗾其姻家給事中劉道亨摭他事誣劾之,謫長蘆鹽連判官,稍遷南京戶部主事,再遷員外郎,致仕歸,卒祀鄉(xiāng)賢。所著有《儀曹疏稿》、《遠心園詩集》。
人物簡介
張斗,字景北,號又峰,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民籍。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一名,登二甲第四十七名進士。歷官荊州府知府,十七年十二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以考察調(diào)簡。二十三年五月起補貴州副使,二十六年七月升云南參政。
人物簡介
張弋(1560年—?),字用弛,號躪鶴,云南左衛(wèi)人,官籍。乙酉鄉(xiāng)試九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四十八名,登三甲第四名。兵部觀政,任行人司行人。
人物簡介
張我續(xù)(1560年—?),字胤祧,號涵月,直隸廣平府邯鄲縣人,軍籍。萬歷七年(1579年)己卯科順天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八年(1580年)聯(lián)捷庚辰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三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一名進士。授嵩縣知縣,擢禮部主事,升郎中,二十二年十月升陜西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六月調(diào)任河南副使、提督學政,升山西右參政,二十六年十月丁父憂。三十二年四月起補山西河東道右參政,三十三年七月調(diào)分守口北道,三十五年六月加山西按察使管參政事,三十七年五月升山西右布政使,改河南右布政使,四十五年四月升山西左布政使,四十七年九月升光祿寺卿,四十八年八月明光宗即位,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提督軍務。天啟元年(1621年)十二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四川貴州云南湖廣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駐札順慶調(diào)度,鑄給關防,仍賜尚方劍便宜行事,主持征討奢安之亂。三年(1623年)被彈劾去職,五年(1625年)正月以原官起用,因侵用餉銀被東林黨彈劾聽勘,遂賄賂魏忠賢,七年(1627年)五月起升戶部右侍郎,八月以寧錦功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照舊管事,又以大工加恩,改戶部尚書,加太子太傅,照舊管事。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山西道御史黃宗昌疏劾逆黨遺奸五人戶部尚書張我續(xù)、通政使岳駿聲、工科右給事中潘士聞、南京總督糧儲侍郎呂圖南、廣西道御史王珙,張我續(xù)被削籍為民。
人物簡介
張泮(1560年—?),字有源,號文溪,山西太原府忻州人,民籍。壬午鄉(xiāng)試十八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三百二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三十名進士。吏部觀政,任陜西三原縣知縣。二十六年四月調(diào)用。歷官南京吏部稽勛司郎中,三十九年十月改為尚寶司少卿添注,轉(zhuǎn)通政使司左參議,四十七年二月升太仆寺少卿,升光祿寺卿。
人物簡介
張濤(1560年—1618年),字原裕,號振海,湖廣黃州府黃陂縣人,民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湖廣鄉(xiāng)試十九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六十四名,登三甲第二百三十三名進士。工部觀政,授四川富順縣知縣,在任六載,以實心行政,治行高等,召入為工科給事中。二十二年十一月以養(yǎng)心殿頹壞,萬歷帝命葺之,張濤切諫,以忤旨降一級調(diào)外任用,謫廣靈縣尉,遂歸。起為歙縣知縣。擢戶部主事,三十八年七月升光祿寺寺丞,改大理寺右寺丞,四十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四十一年十一月拜疏徑行,沿途候旨,兵科給事中張國儒劾其輕躁寡謀,不堪節(jié)鉞?;丶螅氖晔伦?。
人物簡介
張令聞(1561年—?),字叔闇,號畏碞,直隸常州府江陰縣人,軍籍。乙酉鄉(xiāng)試一百十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十一名,登三甲第五十六名進士。工部觀政,三十一年任福建汀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張堯文,字宗欽,號復吾,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人,儒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六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五十九名,登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進士。萬歷中知涇縣。簡易寬和,而發(fā)摘如神,雅尚理學,復水西書院祀田。歲連祲,設法賑貸,全活不下萬家。遷南京兵部主事。曾官浙江衢州府、池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
張應望,字汝遠,號凝益,應天府高淳縣人。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萬歷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士,仕浙江烏程縣知縣。二十二年因范應期自殺案被遣戍充軍。
人物簡介
張其忠(16世紀—17世紀),字伯藎,號獻宸,山東濟南府長清縣人。同進士出身。張其忠在萬歷十九年(1591年)與弟張其孝同中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大名府??h知縣,官至戶部云南司主事。
人物簡介
張文耀,字養(yǎng)晦,號芝陽,湖廣辰州府沅陵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五名,登三甲第九十名進士。初授銅梁知縣,調(diào)任巴縣,萬歷十一年十月考選,授浙江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升福建按察司僉事,十五年二月升貴州右參議,轉(zhuǎn)左參議,十七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十二月,起補廣西蒼梧兵備副使,二十六年九月調(diào)任府江兵備,二十七年八月任貴州監(jiān)軍道。升四川右參政,分巡上川東道,三十年閏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一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以平播州功,進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十二月考察不及去職。后起復云南右布政使,不就,壽八十卒,著有《二酉洞草》。
人物簡介
張南翀(1574年10月8日—17世紀),字鯤脩,號海玥,浙江嘉興府秀水縣人,同進士出身。張徽從孫。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知青陽縣,改應天府教授,歷漳州府推官、南刑部河南司主事,升郎中,官至福建興化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