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臺州天臺人,一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相傳神宗熙寧中游蜀,遇異人傳授丹法。嘗著《悟真篇》,授河東馬處厚。元豐中卒,年九十九。
全宋詩
張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誠,號紫陽真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少好學,游歷四方。神宗熙寧二年(一○六九)應陸詵辟為四川節(jié)度制置使安撫司參議。傳說曾遇異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秘。八年,著《悟真篇》八十一章(《悟真篇》自序)。元豐中留偈而逝。事見《悟真篇注疏》附《直指詳說·張真人本末》。《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有傳?!埐嗽?,以影印明正統(tǒng)刊《道藏》洞真部方法類《修真十書·悟真篇》五卷本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悟真篇注疏》(簡稱注疏本),《道藏》洞真部玉訣類《紫陽真人悟真篇拾遺》(簡稱拾遺),編為三卷。
詞學圖錄
張伯端,字平叔。天臺人。生于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卒于神宗元豐中,年九十九。有《紫陽真人詞》。
全宋文·卷三○四
張伯端(九八四——一○八二),字平叔,后改名用成(亦作誠),號紫陽山人,臺州(治今浙江臨海)人。精通天文、地理、醫(yī)卜、形法。累試不第。熙寧間游成都,遇劉海蟾,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修煉于漢陰山中,丹成返臺州,傳道授徒。治平間訪扶風馬處厚于河東,以所著《悟真篇》授之。元豐五年趺坐而化,年九十九,為道教南宗第一祖。所著除《悟真篇》五卷外,尚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nèi)鍊丹訣》三卷、《金丹四百字》、《紫陽真人詞》等。見《嘉定赤城志》卷三五,《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三洞群仙錄》卷二,《棲真志》卷四,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五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元道,字道元,號煙霞子,一號益齋,華陽(今四川成都)人(《詩苑眾芳》)。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光化軍乾德人,字義祖,號存誠子。張士遜子。杜門不治家事,學書三十年不輟,遂以書名。神宗評其草書為宋朝第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子龍,字龍澤,號湛江,瑞安(《宋詩拾遺》卷二一作平陽,今均屬浙江)人。登學究科,嘗為吳縣教授。事見《東甌詩存》卷九。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履信,字思順,號遂初,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宋詩紀事》卷五七)。累官知連州(《游宦紀聞》卷一○)。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巽,字申伯,號冠湖(影印《詩淵》冊三頁一六二六)。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字虞佐。天資耿介,不茍合,不求仕進,從之游者莫不畏敬,號鄉(xiāng)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平江府吳縣人,字子善,號海峰野逸。諸生。通經(jīng)史諸子,絕意仕進,好游山水。宋亡,集杜甫詩句述天祥大節(jié)。性狷介,有志操,以伯夷、蔣詡、陶潛、司空圖自況。有《海峰文編》等。
張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吉州永新人,字元道,號白云先生。博通經(jīng)書。著《斥蠹》、《正言》二書以折佛老,作《玄經(jīng)圖》以推五行六度之秘。鄭獬、吳處厚、錢明逸輩皆師事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彝,號溪居,為陳世崇長輩。事見《隨隱漫錄》卷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鳳翔府人,字靈隱,號鴻濛子。師事陳摶,多得微旨。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游天臺,登赤城,廬于瓊臺觀。真宗召對,授著作郎,辭之。賜還山,令臺州給著作郎俸以養(yǎng)老。有《瓊臺集》。
全宋詩
張無夢,字靈隱,號鴻蒙子。幼入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師事陳摶。后居天臺瓊臺峰,真宗曾召對,并以長歌贈行。后終于金陵(《嘉定赤城志》卷三五)。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明中,號敬齋,生平不詳。《謝惠詩》有“語帶誠齋句妙香”句,當為楊萬里以后人,姑據(jù)《詩淵》次于劉克莊后。有《言志集》(《詩淵》),已佚?!埫髦性?,據(jù)《永樂大典》、《詩淵》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樞,字斗南,號雪(此據(jù)《洞霄詩集》,《宋詩紀事》作云)窗,又號寄閒,西秦(今陜西)人,居臨安(今浙江杭州)。炎父。曾為宣詞令、閤門簿書。善詞,有《寄閒集》,已佚。事見《浩然齋雅談》卷下、《詞源》卷下。今錄詩十二首。
張某某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五七
張某某,蜀州晉原(今四川崇州)人,自號鶴鳴山人。乾道間人。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棨,號夢庵(《詩家鼎臠》卷下)。今錄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