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鳳翔府人,字靈隱,號鴻濛子。師事陳摶,多得微旨。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游天臺,登赤城,廬于瓊臺觀。真宗召對,授著作郎,辭之。賜還山,令臺州給著作郎俸以養(yǎng)老。有《瓊臺集》。全宋詩
張無夢,字靈隱,號鴻蒙子。幼入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師事陳摶。后居天臺瓊臺峰,真宗曾召對,并以長歌贈行。后終于金陵(《嘉定赤城志》卷三五)。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張明中,號敬齋,生平不詳?!吨x惠詩》有“語帶誠齋句妙香”句,當(dāng)為楊萬里以后人,姑據(jù)《詩淵》次于劉克莊后。有《言志集》(《詩淵》),已佚?!埫髦性?,據(jù)《永樂大典》、《詩淵》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張汝勤,字賢夫,號霖溪,開化(今屬浙江)人。宋亡不仕,與蔣蕓等交往唱酬,何夢桂等為其詩集作序。事見清光緒《開化縣志》卷八。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婺州蘭溪人,字伯誠,號思誠子。師從何基,盡得其要。金履祥續(xù)編何基未成之《敬思錄》,每條必詰之而后定。家貧而處之裕如,履祥稱為“冰雪中孤松”。避地長山,摘其名勝作十詠,一時名公皆賡和之。
人物簡介
張衡,一名迓衡,號小山,東莞(今屬廣東)人。登辰弟。宋末入太學(xué)。宋亡,與趙必??、李春叟諸遺老相往還。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端螙|莞遺民錄》卷下有傳。今錄詩九首。全粵詩·卷四九
張迓衡,一名張衡,號小山。東莞人。張登辰之弟。南宋末太學(xué)生。有德望,工詞翰,肄業(yè)太學(xué)觀化齋。嘗創(chuàng)敲月庵延湖海名士。宋亡后,隱居不出,以吟詠自娛,與趙必??、李春叟諸遺老相往還,詩多黍離之哀。事見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下《張衡傳》。有《小山吟稿》、《敲月集》,已佚。今存詩九首,錄自清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二,參校陳伯陶《宋東莞遺民錄》卷下《張衡傳》附詩。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宗瑞,號東澤、東仙。受詩法于姜夔。有《欸乃集》、《清江漁譜》、《東澤綺語債》。全宋詩
張輯,字宗瑞,號東澤,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得詩法于姜夔,工詞,有《欸乃集》、《東澤綺語債》,已佚。事見《江西詩徵》卷一九。
人物簡介
張順之,號練溪居士,婺源(今屬江西)人。游鄉(xiāng)校,以詩名,嘗得句法于吳可,與程洵有交。有《練溪集》,已佚。事見《尊德性齋集》卷二《跋練溪詩話后》、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和州烏江人,字晉彥,號總得翁。張邵弟。以兄使金恩補官。負(fù)氣尚義,工詩文。趙鼎、張浚皆器遇之,與胡寅交最善。高宗紹興二十四年,子張孝祥舉進(jìn)士第一,秦檜子塤第三,檜怒,諷言者誣祁有反謀,系詔獄,檜死獲釋。累遷直秘閣,為淮南轉(zhuǎn)運判官,諜知金人謀,屢以聞于朝,峙粟閱兵,為備甚密。言者以張皇生事論罷之。明年敵果大至。祁卜居蕪湖,筑堂名“歸去來”。晚嗜禪學(xué)。有文集。全宋詩
張祁,字晉彥,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邵弟,孝祥父。以兄使金恩補官。祁負(fù)氣尚義,為秦檜羅織下獄,檜死獲免。累遷直秘閣、淮南轉(zhuǎn)運判官。諜知金人謀,屢聞于朝。言者以張皇生事論罷之,明年敵果大至。后卜居蕪湖,筑堂曰歸去來,自號總得翁。有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元學(xué)案》卷四一、清嘉慶《蕪湖縣志》卷一五有傳。今錄詩十五首。全宋文·卷四二八三
張祁,字晉彥,號總得居士,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邵弟。以兄使金恩補官,累為右宣教郎。紹興二十五年,以子孝祥上疏辨岳飛之冤,忤時宰秦檜,檜誣祁謀反,將其父子下獄,檜死得免。二十七年以右承議郎知楚州。二十九年知蔣州,改淮南路轉(zhuǎn)運判官兼淮西路提刑,知江州。三十年,直秘閣,次年人論其過惡,落職放罷。善為詩,有文集。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九、一六九、一七○、一七七、一八一、一八五、一八八,《宋史新編》卷一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