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辭典》:八難(八難)  拼音:bā nán
1.張良向漢高祖陳述的八件難事:一為制項(xiàng)籍之死命;二為得項(xiàng)籍之頭;三為封圣人墓、表賢者閭、式智者門;四為散府庫以賜貧窮;五為偃武行文,不復(fù)用兵;六為休馬無所用;七為放牛不復(fù)輸積;八為復(fù)六國(guó)之后,歸天下游士以事。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稘h書。卷一。高帝紀(jì)》:「食其欲立六國(guó)后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fā)八難。」后人引用此語,多是稱贊張良見事之精辟?!妒酚洝>砦逦?。留侯世家索隱述贊》:「人稱三杰,辯推八難?!?br />2.佛教用語。指八種難以入道的狀況,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長(zhǎng)壽天、聾盲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后。眾生在這八種情況或苦、或樂、或殘廢、或過分聰明和沒機(jī)會(huì)見佛,都很難修行?!段饔斡洝返诎嘶兀骸改枪值溃骸耗虾F兴_可是掃三災(zāi)、救八難的觀世音么?』」也稱為「八無暇」。
3.道教上有二義:一指得生人道、去女為男、形體完全、得生中土、值有道君、稟性慈仁、值國(guó)太平、與三寶相遇,八種人生難能可貴的情況。二指癱、瘓、癲、癇、瘋、癆、蠱、癩八種難治的惡疾。
《國(guó)語辭典》:黃石公(黃石公)  拼音:huáng shí gōng
秦時(shí)的隱士。曾于下邳圯上傳太公兵法于張良,故也稱為「圯上老人」。后借指熟諳兵法、識(shí)察人才的老人、仙人。
《漢語大詞典》:圯下
橋下。史記·留侯世家:“ 良 嘗閒從容步游 下邳 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 良 所,直墮其履圯下。”后因用以借指 張良 。 宋 敖陶孫 《改周晉仙贈(zèng)丁相士之什》詩:“腰錢跨鶴誰不愿,只有圯下先我鞭?!眳⒁姟?圯橋 ”。
分類:張良
《國(guó)語辭典》:圯橋(圯橋)  拼音:yí qiáo
地名。位于江蘇省邳縣南,漢朝張良遇到黃石公的地方。
《國(guó)語辭典》:博浪沙  拼音:bó làng shā
地名。秦陽武故城之南,在今河南省陽武縣東南。張良令力士操鐵椎狙擊秦始皇于此。
《漢語大詞典》:跪履
《史記·留侯世家》載: 漢 張良 游 下邳 圯上,遇褐衣老父墮履圯下,命 良 取履,并長(zhǎng)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笔谝?span id="rlbjthr" class="book">《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向長(zhǎng)者虛心求教。 唐 杜牧 《洛中送冀處士東游》詩:“ 劉濟(jì) 愿跪履, 田興 請(qǐng)建籌?!?唐 黃滔 《裴侍郎啟》:“昨者面容跪履,親俾窺天,仍如琢玉之品題,更啟如金之然諾?!?宋 唐庚 《雙榕》詩:“摳衣倘可親,跪履安敢羞?!?/div>
《漢語大詞典》:張韓(張韓)
(1). 漢 梁孝王 臣 張羽 、 韓安國(guó) 的并稱。《漢書·枚乘傳》:“大王已去千里之國(guó),而制於十里之內(nèi)矣。 張 韓 將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軍不得太息,臣竊哀之?!?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 張 , 張羽 ; 韓 , 韓安國(guó) 也?!?br />(2). 漢 初 張良 、 韓信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劉琨〈傷亂〉》:“雖無六奇術(shù),冀與 張 韓 遇。” 胡之驥 注:“ 張 韓 , 張良 、 韓信 也?!?br />(3). 唐 文學(xué)家 張籍 、 韓愈 的并稱。 唐 賈島 《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詩:“袖有新成詩,欲見 張 韓 老?!?/div>
《漢語大詞典》:三龍(三龍)
(1).三條龍。 漢 焦贛 《易林·豐之需》:“三龍北行,道逢六狼?!?br />(2).喻三位杰出者。喻 漢 初三杰 張良 、 蕭何 、 韓信 。 唐 馬總 意林附編引《裴氏新語》:“ 漢祖 驂三龍而乘云路,振長(zhǎng)策而驅(qū)天下。三龍,人杰也?!?br />(3).喻三位杰出者。喻 漢 代 蔡邕 、 崔寔 、 許受 。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人事:“ 蔡邕 、 崔寔 號(hào)‘并鳳’,又與 許受 號(hào)‘三龍’?!?br />(4).喻三位杰出者。喻 宋 代 孫逢吉 、 孫逢年 、 孫逢辰 。宋史·孫逢吉傳:“ 孫逢吉 字 從之 ……弟 逢年 、 逢辰 ,皆有文學(xué)行義,時(shí)稱‘孫氏三龍’?!?br />(5).喻 三國(guó) 時(shí) 魏 蜀 吳 三國(guó)。 唐 李白 《留別金陵諸公》詩:“海水昔飛動(dòng),三龍紛戰(zhàn)爭(zhēng)?!?王琦 注:“三龍, 蜀 、 魏 、 吳 。”
《漢語大詞典》:張范(張范)
(1). 漢 張良 、 春秋 越 范蠡 的并稱。兩人俱善謀,又皆功成隱退。 唐 白居易 《寄獻(xiàn)北都留守裴令公》詩:“公雖慕 張 范 ,帝未捨 伊 皋 ?!?br />(2). 東漢 張劭 、 范式 的并稱。兩人友情篤厚。 南朝 梁 江淹 《傷友人賦序》:“雖乏 張范 通靈之感,庶同 嵇 向 篤徒之哀?!?唐 王昌齡 《鄭縣宿陶大公館中贈(zèng)馮六元二》詩:“ 張 范 善始終,吾等豈不慕!”
(3). 南朝 宋 張永 、 梁 范懷約 的并稱。二人俱善書。 南朝 梁 庾肩吾 《書品·中之中論》:“ 敬仁 清舉,致畏逼之詞。 張范 逢時(shí),俱東南之美?!?/div>
《國(guó)語辭典》:椎秦  拼音:zhuī qín
用椎襲擊秦始皇。指張良請(qǐng)力士椎擊秦始皇于博浪沙,誤中副車的事。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唐。李白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div>
分類:張良
《漢語大詞典》:黃石書(黃石書)
指 黃石公 授與 張良 的兵書。世稱黃石公三略。 明 陳子龍 《壯游行》:“或授 黃石 書,且遇採藥翁?!?/div>
《漢語大詞典》:張邴(張邴)
漢 張良 和 邴漢 的并稱。二人均棄官歸隱。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偶與 張邴 合,久欲還 東山 ?!?/div>
《漢語大詞典》:盜聲(盜聲)
(1).猶奪聲。 宋 晁載之 《續(xù)談助》卷四引四皓答 張良 書:“當(dāng) 秦 項(xiàng) 之艱難,力不能負(fù)干戈。擕手逃走,避役山草,倚朽若立,循水似濟(jì),遂使青蠅盜聲於晨鷄,魚目竊價(jià)於 隋 珠?!?br />(2).竊取聲譽(yù)。 金 王若虛 《臣事實(shí)辨上》:“﹝ 許武 ﹞乃會(huì)宗親泣曰:‘吾為兄不肖,盜聲竊位,二弟年長(zhǎng),未豫榮祿,所以求得分財(cái),自取人譏?!?/div>
《漢語大詞典》:邳垠
邳水 之涯。相傳 漢 張良 曾游 下邳 橋上,于橋旁遇一老父,授《太公兵法》,謂“讀是則為王者師”。見史記·留侯世家。
《漢語大詞典》:邳橋(邳橋)
邳水 之橋。相傳 漢 張良 曾游 下邳 橋上,遇 黃石公 ,授《太公兵法》,曰:“讀是則為王者師。后十年興?!币?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71727'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留侯世家》。 宋 曾鞏 《彭城道中》詩:“可憐馬上縱橫略,只在 邳 橋一卷書。”
《漢語大詞典》:沙椎
指 漢 張良 同刺客在 博浪沙 以鐵椎狙擊 秦始皇 之事。見《史記·留侯世家》。 清 黃景仁 《荊軻故里》詩:“市筑憐同伴, 沙 椎付后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