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2
詞典
3
分類詞匯
15
佛典
32
其它
2
共52,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詞典
彌勒
彌勒佛
彌勒榻
分類詞匯
龍華
慈氏
三會
華林園
天王殿
瑜伽行派
瑜伽宗
兜率天宮
唯識宗
布袋和尚
地藏菩薩
撒尼族
《國語辭典》:
彌勒(彌勒)
拼音:
mí lè
佛教菩薩的名稱之一。為梵文Maitreya的音譯。根據(jù)佛經(jīng)的說法,他將繼釋迦牟尼佛在未來世的時候,成佛度眾生。并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開創(chuàng)者。關(guān)于他的塑像,在漢地寺院中多依契此和尚的形狀,塑成笑容可掬的大肚比丘。因為傳說契此是彌勒的化身。所以其造型和一般菩薩不同。也譯作「慈氏」。
分類:
彌勒
梵語
音譯
意譯
著名
未來
《漢語大詞典》:
彌勒佛
佛教大乘菩薩。
《彌勒下生經(jīng)》
說他將從兜率天下凡,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中國寺廟里供奉的彌勒佛像,袒胸露肚,圓臉長耳,笑口常開。這個形象來源于五代時的布袋和尚契此,傳說他是彌勒的化身。
分類:
彌勒佛
佛教
大乘
菩薩
兜率天
下凡
《漢語大詞典》:
彌勒榻(彌勒榻)
用于坐禪習靜的一種短榻。如 彌勒佛 坐榻狀,故稱。 明
屠隆
《起居器服箋·短榻》
:“高九寸,方圓四尺六寸。三面靠背,背少高。如傍置之佛堂書齋閒處,可以坐禪習禪,共僧道談玄,甚便斜倚。又曰彌勒榻?!?span id="fzjyg3v"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四回:“ 秋痕 出來,見 癡珠 酒氣薰薰,躺在窗下彌勒榻上?!?/div>
分類:
坐禪
習靜
彌勒佛
《漢語大詞典》:
龍華(龍華)
亦作“ 龍花 ”。指龍華樹。傳說 彌勒 得道為佛時,坐于龍華樹下,樹高廣四十里。因花枝如龍頭,故名。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
:“翻寶宇之龍花,溽露低枝;蕩真文於貝葉,天童潤色?!?span id="fmb4o4u"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丑女緣起》:“供養(yǎng)佛僧消滅障,來生必定禮龍花。” 清
龔自珍
《百字令·蔣伯生得顧橫波夫人小像靳予曰君家物也為填一詞》
詞:“龍華刼換,問何人料理,斷金零粉?”參見“ 龍華三會 ”、“ 龍華樹 ”。
鮮麗閃耀的光彩。
《
藝文類聚
》
卷七三引 漢 應瑒
《車渠椀賦》
:“紛玄黃以肜裔,曄豹變而龍華?!?/div>
分類:
鮮麗
閃耀
光彩
龍華樹
彌勒
得道
《漢語大詞典》:
慈氏
佛教菩薩名,即 彌勒菩薩 。 彌勒 ,梵語Maitreya,意譯為“慈氏”,為將繼承 釋迦 佛位的未來佛。 南朝 梁 慧皎
《
高僧傳·義解二·竺僧輔
》
:“后憩 荊州 上明寺 ,單蔬自節(jié),禮懺翹懃,誓生 兜率 ,仰瞻 慈氏 ?!?唐 湛然
《金剛錍論》
:“內(nèi)觀心,外觀礫;外即內(nèi), 慈氏 舌。” 唐
劉禹錫
《第一祖新塔記》
:“分 慈氏 之一支,為如來之別子,咸有祖稱,粲然貫珠?!?/div>
分類:
佛教
菩薩
彌勒
梵語
《漢語大詞典》:
三會(三會)
指 彌勒佛 的三次說法大會。佛教稱兜率天彌勒降生 翅頭末城 ,學道成佛,在 華林園 龍華樹下開三次法會。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見
《彌勒下生經(jīng)》
。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三會濟濟, 華林 之道未孚;千尺嚴嚴, 穰佉 之化猶遠?!?/div>
分類:
彌勒
彌勒佛
三次
大會
佛教
兜率天
降生
《漢語大詞典》:
華林園(華林園)
(1).宮苑名。 三國 吳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雞鳴山 南古 臺城 內(nèi)。 南朝 宋 元嘉 時擴建,筑 華光殿 、 景陽樓 、 竹林堂 諸勝。其后 齊 梁 諸帝,常宴集于此。 南宋 時尚有殘存遺跡。
(2).宮苑名。本 東漢 芳林園 , 魏 正始 初因避 齊王 芳 諱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 東 洛陽 故城內(nèi)。有 瑤華宮 、 景陽山 、 天淵池 諸勝。 東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毀。
(3).宮苑名。 后趙 石虎 都 鄴 后建。故址在今 河北 臨漳 西南古 鄴城 北。園墻周圍數(shù)十里,有 凌云城 、 金花洲 、 光碧堂 諸勝。 北齊 武成帝 擴建后,華麗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 。
(4). 彌勒 成道后說法的僧園名。中有龍華樹,故名。
《彌勒下生成佛經(jīng)》
:“爾時 彌勒 於 華林園 ,其園縱廣一百由旬。”
分類:
宮苑
宮苑名
彌勒
成道
后趙
后說
石虎
故址
后建
龍華樹
南京
正始
雞鳴
《國語辭典》:
天王殿
拼音:
tiān wáng diàn
佛教寺院建筑物之一。內(nèi)供奉彌勒菩薩,左右為四大天王像,彌勒像的背后是手執(zhí)寶杵的韋馱像。
分類:
佛教
寺院
建筑物
內(nèi)供奉
彌勒
菩薩
《國語辭典》:
瑜伽行派
拼音:
yú jiā xíng pài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派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xiàn)象都是心識所轉(zhuǎn)化變現(xiàn)。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xiàn)象是幻有。立八識,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回的主體。此派經(jīng)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也稱為「唯識宗」。
分類:
瑜伽行派
大乘佛教
宗派
彌勒
世親
《國語辭典》:
瑜伽宗
拼音:
yú jiā zōng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派以彌勒、無著、世親為祖。主張外境是虛幻,只有心識是真實的存在。一切現(xiàn)象都是心識所轉(zhuǎn)化變現(xiàn)?!?a target='_blank'>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四:「曉因明論,則思擬陳那;味瑜伽宗實罄懷無著。」也稱為「唯識宗」。
分類:
大乘佛教
宗派
彌勒
世親
《國語辭典》:
兜率天宮(兜率天宮)
拼音:
dōu shuài tiān gōng
兜率天的內(nèi)院,彌勒菩薩居住的凈土。參見「兜率天」條?!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見得他脩的是佛門上乘,要到兜率天宮,不希罕蓬萊仙島意思。」
分類:
兜率天
內(nèi)院
彌勒
菩薩
居住
凈土
《國語辭典》:
唯識宗(唯識宗)
拼音:
wéi shì zōng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xiàn)象都是心識所轉(zhuǎn)化變現(xiàn)。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xiàn)象是幻有。創(chuàng)立八識說,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回的主體。此派經(jīng)由真諦、玄奘傳入中國。也稱為「法相宗」、「瑜伽行派」、「瑜伽宗」。
分類:
唯識宗
大乘佛教
宗派
彌勒
世親
《國語辭典》:
布袋和尚
拼音:
bù dài hé shàng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以神異著稱,常用杖背負一只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因他圓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箷r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shù)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分類:
僧
世傳
彌勒
菩薩
應化
化身
《國語辭典》:
地藏菩薩(地藏菩薩)
拼音:
dì zàng pú sà
佛教菩薩。四大菩薩之一。根據(jù)《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的說法,他原是婆羅門子,曾祈求釋迦牟尼幫他邪惡的母親脫離地獄。后誓度盡地獄中一切眾生。他被認為是菩薩大愿的代表。雖然《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可能是中國人撰寫的,但不會因此影響中國佛教徒對他的信仰。傳說他曾化身投生新羅國王族,姓金名喬覺,出家來華,入九華山,居數(shù)十年圓寂,肉身不壞,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地藏菩薩的像多作比丘相,有光環(huán),兩眉間蓄發(fā)一簇,手持法杖。也作「地藏」、「地藏王」、「地藏王菩薩」。
分類:
菩薩
佛經(jīng)
經(jīng)說
釋迦
囑托
彌勒
《漢語大詞典》:
撒尼族
云南 路南 、 瀘西 、 彌勒 、 昆明 等地部分彝族的自稱。 李納
《姑母》
:“場子中央,站著短打扮的農(nóng)民和撒尼、阿細族的男女?!?/div>
分類:
云南
彌勒
昆明
等地
地部
彝族
自稱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