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跛子形骸


《冷齋夜話》卷八
劉跛子,青州人,拄一拐,每歲必一至洛中看花,館范家園,春盡即還京師?!惉撝猩鯋壑鏖L短句贈(zèng)之,其略,曰:「槁木形骸,浮云身世……嘗自作長短句云:「跛子年年,形容何似?儼然一部髭須。世間許大,拐上有工夫……?!?/span>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伶(字伯倫)
 
嵇康


《世說新語》下卷上《容止》
「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瞪黹L七尺八寸,風(fēng)姿特秀。」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嵇康別傳》:「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zhì)自然?!?/span>

例句

形骸元土木,舟楫復(fù)江湖。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國語辭典》:形骸  拼音:xíng hái
身體。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高@事要相遇于心腹之間,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div>
《國語辭典》:土木形骸  拼音:tǔ mù xíng hái
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靈性的人物。語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今旦代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剐稳萑瞬患有揎椀拿婷病D铣?。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劉伶身長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晉書。卷四九。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fēng)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鳳之姿,天質(zhì)自然?!?/div>
《漢語大詞典》:相忘形骸
謂彼此不拘形跡,無所顧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梅:“王以其言荒唐,曰:‘卿素敬神者,今出此言,不已褻乎?’答云:‘ 小梅 事我年餘,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div>
《分類字錦》:形骸不羈(形骸不羈)
白居易 代書寄微之詩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分類:
《國語辭典》:點(diǎn)檢形?。c(diǎn)檢形?。 ?span id="4rdzhdp" class='label'>拼音:diǎn jiǎn xíng hái
留意身體,好好保養(yǎng)。唐。韓愈〈贈(zèng)劉師服〉詩:「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diǎn)檢形骸外?!顾?。辛棄疾〈沁園春。杯汝前來〉詞:「杯,汝前來!老子今朝,點(diǎn)檢形骸。」
《國語辭典》:放浪形骸  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縱情放任,沒有約束。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元。宮大用《七里灘》第四折:「疑猜我在釣魚灘醉倒來回來,俺出家兒散誕心腸,放浪形骸?!?/div>
《漢語大詞典》:放蕩形骸(放蕩形?。?/div>
同“ 放浪形骸 ”。 元 無名氏 《爭(zhēng)報(bào)恩》第二折:“儘著他放蕩形骸,我可也萬千事,不折證?!?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鋦人》:“嘗觀聊齋誌異,有易首者矣,有做心者矣,與此可稱三奇。彼放蕩形骸者,安得如此肉鍋?zhàn)右凿|之哉!”
《國語辭典》:精神  拼音:jīng shén
1.天地萬物的靈氣?!抖Y記。聘義》:「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br />2.心神、神志?!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妇耦嵉梗秀辈粚??!埂都t樓夢(mèng)》第二五回:「精神漸長,邪祟稍退,一家子才把心放下來?!?br />3.思想或主義。如:「民主精神」、「科學(xué)精神」。
4.氣力、精力?!稘h書。卷五一。鄒陽傳》:「雖竭精神,欲開忠于當(dāng)世之君?!埂都t樓夢(mèng)》第六回:「這會(huì)子有人,我也沒精神了?!?br />5.心理學(xué)上指意識(shí)、思維或一般的心理狀態(tài)。相對(duì)于物質(zhì)或肉體而言。
《漢語大詞典》:形神
(1).形骸與精神。《史記·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唐 吳融 《谷口寓居偶題》詩:“不能塵土爭(zhēng)閒事,且放形神學(xué)散仙。” 明 張居正 《答督撫吳環(huán)洲言敬事后食之義》:“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國家豈無尺寸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續(xù)世說·棲逸:“ 鋭 在 澤潞 ,有道人自稱 盧老 , 鋭 館之於家。一旦辭去,且曰‘我死當(dāng)為君子?!蛑缚谙潞谧訛橹尽<吧?咸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盧老 也?!?明 陶宗儀 輟耕錄·猴盜:“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見柱上鎖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學(xué)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動(dòng)若有餘?!?br />(3).指造型藝術(shù)的外在物象和內(nèi)在神韻。亦泛指文藝作品的形式和內(nèi)容。 邢煦寰 《“意境”新識(shí)》:“它們?cè)谒囆g(shù)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動(dòng)靜相宜,虛實(shí)相生,形神兼?zhèn)洹!?br />(4).謂形肖神似。 宋 蘇軾 《與何浩然書》:“且喜起居佳勝,寫真奇絶,見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奪真也。”
《國語辭典》:解體(解體)  拼音:jiě tǐ
1.把整體拆卸成零碎。如:「這些都是等待解體的廢船。」
2.比喻人心離散或組織瓦解。《左傳。成公八年》:「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墨子。尚賢下》:「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攸心解體?!?/div>
《漢語大詞典》:形役
謂為形骸所拘束、役使。猶言被功名利祿所牽制、支配。 晉 陶潛 《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dú)悲?” 宋 劉敞 《睡起》詩:“有生滯形役,萬物安靜便?!?清 朱鶴齡 《春日郊行同趙徐二子》詩:“營營欲何為,形役滋煩懣?!?/div>
《漢語大詞典》:幻身
佛教語。肉身;形骸。謂身軀由地、水、火、風(fēng)假合而成,無實(shí)如幻,故曰幻身。《圓覺經(jīng)》卷上:“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唐 清江 《早春寄崔少府》詩:“宇宙成遺物,光陰促幻身。”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四折:“恰纔殺了的是他的幻身。他是 瑤池 仙種,已入長生不老之鄉(xiāng)?!?/div>
《漢語大詞典》:遺形(遺形)
(1).超脫形骸,精神進(jìn)入忘我境界。《文選·賈誼〈鵩鳥賦〉》:“真人恬漠兮,獨(dú)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李善 注:“《莊子》云: 仲尼 問於 顏回 曰:‘何謂坐忘?’回曰:‘墮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此謂坐忘。’ 司馬彪 曰:‘坐而自忘其身。’” 晉 陸機(jī) 《王子喬贊》:“遺形 靈岳 ,顧景忘歸?!?明 袁宏道 《答梅客生書》:“朋友則有一二小官,齋郎典客之類,絶口不談朝事者,其胸中又無一段先入意見為主,僕遂得遺形縱古,不相妨礙?!?br />(2).道教指尸解登仙。 晉 陸云 《登遐頌》:“ 梅公 指景,有皇遺形?!?唐 岑文本 《京師至德觀法王孟法師碑銘序》:“以 貞觀 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遺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宋 梅堯臣 《長歌行》:“遺形得極樂,昇仙上玉京?!?br />(3).遺體,遺骸。宋書·夷蠻傳·呵羅單國:“是名 如來 ,應(yīng)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象?!?宋 贊寧 等宋高僧傳·譯經(jīng)二·唐洛京圣善寺善無畏:“今觀 畏 之遺形,漸加縮小?!?br />(4).指遺留下來的形貌。形體、形式。 三國 魏 曹植 《敘愁賦》:“觀圖像之遺形,竊庶幾乎 英 皇 。” 晉 潘岳 《楊仲武誄》:“臨穴永訣,撫櫬盡哀。遺形莫紹,增慟余懷?!?唐 高適 《還京次睢陽祭張巡許遠(yuǎn)文》:“思?jí)阎眷囤つ?,問遺形於荊杞?!?金 元好問 《大室同希顏賦》詩:“壯哉 崧維岳 ,盤盤上窈冥。中天瞻巨鎮(zhèn),元?dú)庥羞z形。”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最早的敘事歌是最古的民歌的遺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