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德行  拼音:dé xìng
1.仁慈的行為?!侗阕印M馄?。循本》:「德行文學(xué)者,君子之本也?!埂都t樓夢》第七二回:「倘或日后咱們遇見了,那時我又怎么報你的德行?!?br />2.嘲諷或鄙視讓人產(chǎn)生惡感的儀態(tài)或行止。如:「他那副爛醉如泥的德行,令人討厭?!?/div>
《國語辭典》:沒德行(沒德行)  拼音:méi dé xing
罵人缺德的話。如:「隨處倒垃圾,是沒德行的行為?!?/div>
分類:罵人缺德
《漢語大詞典》:非道德行為
不是在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xiàn)出來的不涉及他人和社會利益的行為。與“道德行為”相對。如無知幼兒的胡亂作為,精神病患者的狂語妄行等。參見“道德行為”。
《漢語大詞典》:道德行為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對此進行道德評價的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為不道德行為。
《分類字錦》:德行見重(德行見重)
晉書明穆庾皇后傳:后性仁惠。美姿儀。元帝聞之。聘為太子妃。以德行見重。
分類:儲妃
《漢語大詞典》:道德行為
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xiàn)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并能對此進行道德評價的行為。與“非道德行為”相對。包括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兩大類。不同時代、民族、社會和階級對這兩類行為有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一般來說,道德的行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反之則為不道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