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荊蕓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26—1584 【介紹】: 明山西猗氏人,字世馥,號心田。萬歷間鄉(xiāng)貢。好學,嗜性理之學,宗陸九淵涵養(yǎng)之說。嘗官阜城縣學訓導。為人正直忠厚,為一時宗范。有《春秋要旨》。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五
陳寅,字心田,海寧人。乾隆辛卯舉人,官廣東知縣。有《向日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62—1838 【介紹】: 清云南昆陽人,字心田,別字復齋,后更字墾石。嘉慶七年進士。任山東鄒平知縣。道光間官至貴州按察使。所至清吏治,勸教化,興農(nóng)桑。有《喜聞過齋全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一七
李文耕,字心田,號復齋,更號墾石,昆陽人。嘉慶壬戌進士,歷官貴州接察使。有《喜聞過齋詩集》。
萬良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萬良,字純齋,號心田,清朝翰林。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人。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世培,字心田,順天通州(今北京市通縣)人,進士出身。光緒十七年,中舉;光緒二十一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二十九年,任四川鄉(xiāng)試副考官。光緒三十年,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掌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
《國語辭典》:心田  拼音:xīn tián
內心。南朝梁。簡文帝 上大法頌表:「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固?。白居易狂吟七言十四韻〉:「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灑掃凈無塵?!?/div>
《漢語大詞典》:意田
猶心田。謂產(chǎn)生意念的所在。 唐 呂溫 《南岳彌陀寺承遠和尚碑》:“花座踴於意田,寳月懸於眼界。”
《漢語大詞典》:法田
指以佛法滋長善根的心田。 元 周伯琦 《答復見心長老見寄》詩之一:“比丘喜得階蘭秀,應種菩提滿法田?!?/div>
《國語辭典》:寸田  拼音:cùn tián
心田、心中。宋。蘇軾。和陶飲酒詩二○首之一:「寸田無荊棘,佳處正在茲?!?/div>
《國語辭典》:寸田尺宅  拼音:cùn tián chǐ zhái
形容極少的資產(chǎn)。宋。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詩:「玉堂金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誰耕?!?/div>
《漢語大詞典》:八識田(八識田)
謂八識產(chǎn)生之處,猶言胸中、心田。 宋 強幼安 唐子西文錄:“ 司馬遷 敢亂道卻好, 班固 不敢亂道卻不好。不亂道又好是左傳,亂道又不好是唐書。八識田中若有一毫唐書,亦為來生種矣。”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士大夫華整:“蓋八識田中,帶此結習,不能剷也。”參見“ 八識 ”。
《國語辭典》:八識(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語。瑜伽行派主張能認識外境或心境的八種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意識和眼、耳、鼻、舌、身五識并起外,并能對心境起認識作用。末那識是構成執(zhí)著的心理源頭。阿賴耶識主要功能是貯存過去所造的業(yè)力。八識一方面是生起認識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變現(xiàn)一切現(xiàn)象的主體?!冻晌ㄗR論》卷二:「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八識體相差別而生?!?/div>
心田
【佛學大辭典】
(譬喻)心能生善惡之苗,故曰心田。古尊宿錄曰:「溈山曰:直得沒交涉,名運糞人,污你心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