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酒可忘憂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晉詩》卷十七〈陶潛·飲酒詩二十首〉~998~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憂物,遠(yuǎn)我遺世情。一觴雖獨(dú)進(jìn),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dòng)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fù)得此生。
典故   
忘憂芳草


《詩經(jīng)·國(guó)風(fēng)·伯兮》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jié)h·毛氏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span>
《述異記》卷下
萱草一名紫草,又呼忘憂草。

例句

萱草女兒花,不解壯士憂。 孟郊 百憂

慈親倚門望,不見萱草花。 孟郊 游子

樂因南澗藻,憂豈北堂萱。 張九齡 酬王履震游園林見貽

萱草憂可樹,合歡忿益蠲。 張九齡 題畫山水障

何事玉郎久離別,忘憂總對(duì)豈忘憂。 晁采 雨中憶夫

總使榴花能一醉,終須萱草暫忘憂。 沈頌 衛(wèi)中作

桂有留人名,萱無忘憂用。 白居易 別萱桂

萱草叢叢爾何物,等閑穿破綠莓苔。 盧綸 玩春為寄馮衛(wèi)二補(bǔ)闕戲呈李益

詩人亦何意,樹草欲忘憂。 竇群 北地

自為釣竿能遣悶,不因萱草解銷憂。 胡曾 贈(zèng)漁者

心醉豈因酒,愁多徒見萱。 邵謁 送從弟長(zhǎng)安下第南歸覲親

歸舟同不系,纖草剩忘憂。 錢起 送李諫議歸荊州

徒言樹萱草,何處慰離人。 錢起 送郎四補(bǔ)闕東歸

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

《國(guó)語辭典》:忘憂(忘憂)  拼音:wàng yōu
忘記憂愁。如:「喝酒只能讓人暫時(shí)忘憂,卻不能解決問題?!?/div>
《國(guó)語辭典》:萱草  拼音:xuān cǎo
植物名。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葉細(xì)長(zhǎng),自根際叢生,排成二列。莖頂分枝開花,花形似百合,花被片六枚,橙紅或黃紅色。蒴果橢圓形?;ㄉ形慈_時(shí),可采作菜食。也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又相傳可忘憂,故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國(guó)語辭典》: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本指母親的居室。見《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唐??追f達(dá)。正義。后借指母親。宋。葉夢(mèng)得 再任后遣模歸按視石林詩四首之二:「白發(fā)萱堂上,孩兒更共懷。」也作「堂萱」、「諼堂」。
分類:忘憂
《國(guó)語辭典》:忘憂草(忘憂草)  拼音:wàng yōu cǎo
萱草的別名。參見「萱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