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5—1643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元白。崇禎十年進士,為長沙推官,吉王府宗人恣為奸,道憲先治而后啟王。張獻忠破長沙,道憲被執(zhí),拒降見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元白,晉江人。崇禎丁丑進士,除大理推官改長沙殉流寇難贈太仆少卿有悔后集
維基
蔡道憲(1615年—1643年),字元白,號江門,福建晉江縣(今晉江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進士。任長沙府推官。崇禎十六年(1643年)張獻忠破長沙,蔡道憲被執(zhí),拒降被殺,年僅二十九。朝廷追贈太仆寺少卿,謚忠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0—1664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玄著,號蒼水。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弘光元年,首先響應(yīng)同郡錢肅樂號召,參加義師,迎魯王監(jiān)國。隆武帝在福建自立,頒詔浙東,煌言自充報使赴閩,欲團結(jié)抗清。魯監(jiān)國二年,加右僉都御史,監(jiān)張名振軍至崇明。大風(fēng)覆舟,脫歸,結(jié)寨于上虞平岡。旋加兵部右侍郎。六年,與名振從魯監(jiān)國入閩。永歷八年,會名振軍入長江,遙祭明孝陵。名振死,煌言統(tǒng)其軍。十二年,與鄭成功率舟師北上,遇臺風(fēng),泊舟山。次年,大舉入長江,破鎮(zhèn)江,至江寧城下。煌言以一軍由蕪湖進取徽州、寧國一帶,克二十四縣。聞成功以輕敵兵潰之訊,乃由徽州經(jīng)浙江山地至天臺。永歷帝死后,知事不可為。散軍居南田懸岙島??滴跞?,被清軍所獲,至杭州遇害。葬南屏山陰。有《張蒼水集》。
詞學(xué)圖錄
張煌言(1620-1664) 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南明弘光朝覆亡后,與同郡錢肅樂等奉魯王監(jiān)國,進兵部侍郎。魯王敗,入閩依鄭成功。南明桂王立,擢兵部尚書。與鄭成功大舉入江,自督一師下皖地二十余城。鄭成功失利退海上,遂成孤軍。清康熙三年(1664),知事不可為,遂遣散部曲,退居懸岙島,被執(zhí)不屈,就義于市。乾隆謚忠烈。其詩古文辭,才筆橫溢,藻采繽紛,昌明而宏偉,贍博而英多。亦工詞,風(fēng)格高抗,孤忠自托。有《張蒼水集》,詞在集中。
張蒼水詩文集·張序
昔歐陽公「五代史」不為韓通立傳,君子病之。然天下后世,莫不知周有韓矘目。清修「明史」、號稱詳備;雖甬上四烈婦亦為之列傳,而獨于蒼水先生遺之,史臣之不職也。然天下后世,莫不知明有張蒼水。 蒼水先生,書生也。當(dāng)明亡時,不過一舉子耳;乃膽薪彌厲、氈雪自甘,義幟縱橫凡二十載。其言曰:『所爭者天經(jīng)地義,所圖者國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賢學(xué)問』。嗚呼!漢之武侯,足以擬之。顧其行誼雖不錄于「明史」,而見諸私家箸述者美矣、備矣;獨于世德之所自,猶付闕如。壽鏞竊不自揆,既得先生遺集于其族裔張世倫所謂海濱遺老高允權(quán)本者,殆其侍卒史丙所藏者歟!爰依歲月,重為編次。更稽諸譜乘,得清池張氏「世德錄」,復(fù)詳考其世系。蓋自宋文節(jié)公知白六世孫自然老人紹宗箸有「自然齋雜言」,以懲五戒、循五美垂訓(xùn)。又三傳至伯祥,以「雍睦」名其堂;是為先生六世祖錫之從子。而先生之曾祖尹忠實作「世德錄」者,又二傳至兩如,為人嚴(yán)毅正直。當(dāng)先生絕裾去,自慰曰:『不負生平讀書也』。張氏于有明三百年中,以自然老人開其始、以蒼水先生保其終,豈偶然哉!因而嘆夫官家之記載,不如譜牒之流傳。今蒼水后人雖無可考,而雍睦堂子孫實能寶其遺文、修其家乘;壽鏞以疏族,猶得補闕拾遺,豈不重可貴歟! 抑聞之:先生好士,士多歸之。有葉振名者,時所稱「葉六腐氣」也。先生欲作「陶潛論」以斥逍遙泉石者,振名曰:『人心胥溺,幸二、三遺民高尚其事,留此面目』。先生乃止。羅子木者,佐先生開屯南田。既被執(zhí),先生與趙廷臣語次往復(fù),子木抗聲曰:『先后死耳,何必與若輩絮語』!先生初欲絕食,子木笑曰:『大丈夫死忠,任其處置可也』。二人固奇士,然先生舍命從善亦可見矣。壽鏞既編先生遺集,惜「明史」之無傳,遂取其犖犖大者補之,更敘其得書之由來,先生之風(fēng)與「雍睦」之澤并千古矣! 民國二十三年一月,后學(xué)張壽鏞序。
冰槎集·引
于戲!此予槎上作也。昔之乘槎者,或為客星而直犯牛斗,或入女宿而得支機;故至今羨為勝事。予獨不然。浮蹤浪跡,當(dāng)凄霰嚴(yán)霜,不得已而棲托靈槎;筆墨所及,都成冰聲。則是槎也,非貫月也、亦非掛星也。而茲集所存,又皆晚節(jié)所依;于是以「冰槎」名。嗟呼!水澤腹堅矣、天根盡見矣,乃從凌云千丈間而欲論列古今、辨正華夏,不失君臣、父子、朋友之義,不其難矣哉!異日者,東風(fēng)解凍,尚有相見此槎中人而興嘆者否? 歲在壬寅菊月朔,張煌言自識。 壽鏞謹(jǐn)案:海濱遺老高先生允權(quán)跋,以「奇零草」乃公所自定;而「采薇集」乃釋兵后作,公自注『起甲辰六月』,而七月被執(zhí)矣,獨未及「冰槎集」。顧先生自作「引言」既在壬寅菊月朔,則凡以后之文,皆非先生作「引言」時所編之文也。今通行各本,類皆羼雜;則仍宜依據(jù)最初之本。壽鏞得先生文集于其后人張世綸者,即與「奇零草」同一筆墨錄副者也;蓋亦「高本」也。今依之編年,略參黃氏本(即章刻本),始辛卯、終壬寅九月;然仍非真面目也,得其似而已。
奇零草·序
余自舞象,輒好為詩歌。先大夫慮廢經(jīng)史,每以為戒,遂輟筆不談;然猶時時竊為之。及登第后,與四方賢豪交益廣;往來贈答,歲久成篋。會國難頻仍,余倡大義于江東,敹甲敿干,凡從前雕蟲之技,散亡略盡矣。于是出籌軍旅、入典制誥,尚得于余閒吟詠性情。及胡馬渡江,而長篇短什與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誠筆墨之不幸也!余于丙戌始浮海,經(jīng)今十有七年矣。其間憂國思家、悲窮憫亂,無時無事不足以響動心脾。或提槊北伐,慷慨長歌;或避虜南征,寂寥低唱。即當(dāng)風(fēng)雨飄搖、波濤震蕩,愈能令孤臣戀主、游子懷親!豈曰亡國之音,庶幾哀世之意。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移節(jié)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復(fù)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然殘編斷簡,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國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遺;何筆墨不幸一至于此哉!嗣是綴輯新舊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國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又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己亥長江之役,同仇兵熸,余以間行得歸;凡留供覆瓿者,盡同石頭書郵:始知文字亦有陽九之厄也! 年來嘆天步之未夷、慮河清之難俟。思借聲詩,以代年譜;遂索友朋所錄、賓從所鈔次第之。而余性頗強記,又憶其可憶者,載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過如全鼎一臠耳。獨從前樂府歌行不可復(fù)考,故所訂幾若廣陵散。嗟乎!國破家亡,余謬膺節(jié)鉞;既不能討賊復(fù)仇,豈欲以有韻之詞求知于后世哉!但少陵當(dāng)天寶之亂,流離蜀道,不廢風(fēng)騷,后世至名為詩史;陶靖節(jié)躬丁晉亂,解組歸來,著書必題義熙;宋室既亡,鄭所南尚以鐵匣投史眢井中,至三百年而后出:夫亦其志可哀、其精誠可念也已!然則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猶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間之作也。 永歷十六年(歲在壬寅)端陽后五日,張煌言自識。 壽鏞謹(jǐn)案:先生之詩,詩史也。一再散亡,僅存者此耳。顧「奇零草」為先生手訂,時在壬寅端陽后五日;凡在是年是月是日以前始得入之,乃見真面目。而拾殘剩于散亡之余,當(dāng)以最初之本為依據(jù);雖全謝山亦后定者也。今壽鏞幸得海濱遺老高先生允權(quán)錄本于先生后人,先生詩文略備。謹(jǐn)依其所注年歲,分年編定,不復(fù)分體;更參校張丈讓三謂「得鈔本于黃東井后人,徐闇公孚遠各印朱色爛然、尚是永歷間舊帙、余杭章太炎據(jù)以付印者」為之互勘,次其后先。以丁亥「閒居」為始、壬寅「北回示將吏」為終,以復(fù)先生手編「奇零草」之舊。壽鏞谫陋,譬諸畫家力求神象之肖,而能肖與否,惟力是視;倘更得畫工潤色之,使褒鄂皆真,尤所望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0—1676 【介紹】: 清漢軍鑲白旗人,后改隸鑲黃旗,字君寵。順治四年,由蔭生任山東高苑知縣,累遷為江西建昌知府。康熙十三年,遷兩淮鹽運使,未及離任,被耿精忠叛軍所俘。后于福建獄中陰結(jié)死士謀為清軍內(nèi)應(yīng),事泄被害,謚忠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廣東鎮(zhèn)平人。以守備積戰(zhàn)功調(diào)赴廣西,署總兵。康熙十六年御吳三桂從孫世琮兵于梧州,馬蹶,陣亡。謚忠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3 【介紹】: 清陜西韓城人。嘉慶十三年進士。官河南滑縣知縣。十八年,天理教密謀起事,先期捕獲教首李文成。教徒入城劫獄,殺之。謚忠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1—1841 【介紹】: 清江蘇山陽人,字仲因,號滋圃。嘉慶八年,由行伍考取武生,官至廣東水師提督。堅決支持林則徐禁煙,擊退英軍武裝挑釁。琦善督粵,撤海防,英軍攻虎門炮臺,天培兵少援絕,戰(zhàn)死。謚忠節(jié)。有《籌海初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2—1854 【介紹】: 清湖南新寧人,字岷樵,一字常孺。道光十七年舉人。在籍練鄉(xiāng)勇,鎮(zhèn)壓當(dāng)?shù)乩自俸破鹗?,授知縣,以丁憂去官。咸豐初練鄉(xiāng)兵,號楚勇,解桂林之圍,旋于蓑衣渡襲擊太平軍,致南王馮云山傷重而亡。又馳援長沙,入城勸發(fā)兵阻太平軍北上要道,時不能用,三年,授湖北按察使,尋受命東進,幫辦江南軍務(wù),至九江,聞南昌被圍,率兵回援,解圍后擢安徽巡撫。守廬州。咸豐三年十二月城陷,投水死。謚忠烈。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江忠源,字岷樵,新寧人。道光丁酉舉人,官至安徽巡撫。殉難,贈總督,謚忠烈。有遺集。
王揆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揆一(1812年—1858年),字圣田,號槐軒。河南新鄉(xiāng)人。進士出身。王揆一,弱冠之年以頭名進學(xué),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乙未科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大挑一等,分發(fā)河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參加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二甲,賜進士出身,以知縣即用,分發(fā)湖南。任湖南湘鄉(xiāng)縣知縣,署湖南道州知州。太平軍進兵湖南,提督余萬清赴道州防堵,聞敵兵至,棄城而逃。王揆一自盡獲救,朝廷追究失守之罪,議處革職發(fā)配新疆充軍,經(jīng)官文、胡林翼求情,準(zhǔn)許在當(dāng)?shù)仉S軍營效力贖罪。期間多有軍功,咸豐八年(1858年)開復(fù)原職。同年隨李續(xù)賓赴安徽三河圍剿太平軍陳玉成等部,結(jié)果太平軍取得“三河大捷”,王揆一死于此役。朝廷撫恤,賞銀三千兩治喪,以同知銜葬,謚忠烈。子錫侯承襲云騎尉世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29—1864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方忠。原為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部屬,守安慶。咸豐十一年降清,從曾國荃破安慶。同治初從李鴻章至上海,下蘇州等地。官至總兵。攻嘉興時中彈死。謚忠烈。
鄭魁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73 【介紹】: 清直隸宣化人。道光初由行伍考拔外委。三十年以平定李沅發(fā)起事,升都司。咸豐間先后從向榮、和春攻太平軍,轉(zhuǎn)戰(zhàn)桂、湘、鄂、皖等省,賜黃馬褂,授總兵,擢提督。同治間平定直隸境內(nèi)捻軍,官終直隸提督。以傷病乞歸。卒謚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