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國語辭典》:悠長(zhǎng)(悠長(zhǎng))  拼音:yōu cháng
久遠(yuǎn)、漫長(zhǎng)?!稘h書。卷一○○。敘傳上》:「道悠長(zhǎng)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三國魏。曹丕〈離居賦〉:「愁耿耿而不寐,歷冬夜之悠長(zhǎng)?!?/div>
《漢語大詞典》:修永
同“脩永”。
悠長(zhǎng)。
《漢語大詞典》:脩永
悠長(zhǎng)。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宥:“江波脩永,舟船燠熱。一日晚涼,乃跨馬登岸,依舟而行?!?/div>
《漢語大詞典》:脩永
悠長(zhǎng)。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韋宥:“江波脩永,舟船燠熱。一日晚涼,乃跨馬登岸,依舟而行。”
《漢語大詞典》:遐悠
悠遠(yuǎn);悠長(zhǎng)。 宋 王十朋 《再用前韻贈(zèng)韶美》:“回首望故鄉(xiāng),天高路遐悠。”
《國語辭典》:長(zhǎng)嘯(長(zhǎng)嘯)  拼音:cháng xiào
長(zhǎng)聲吟嘯。《文選。左思。蜀都賦》:「猿狖騰希而競(jìng)捷,虎豹長(zhǎng)嘯而永吟?!固?。王維 竹里館詩:「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zhǎng)嘯。」
《漢語大詞典》:清嘯(清嘯)
清越悠長(zhǎng)的嘯鳴或鳴叫。晉書·劉琨傳:“ 琨 乃乘月登樓清嘯。” 唐 李山甫 《兵后尋邊》詩之二:“日暮卻登寒壘望,飽鴟清嘯伏尸堆?!?宋 陸游 《午睡起消搖園中因登山麓薄暮乃歸》詩:“踟躇遂忘歸,清嘯送日落?!?清 錢謙益 《許夫人嘯雪庵》詩序:“ 蘇門山 頭,嶺聞清嘯。”
《國語辭典》:慢慢  拼音:màn màn
1.緩慢、遲緩。如:「慢慢走去」、「慢慢說來」。《儒林外史》第一回:「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他也不遲。」《老殘游記》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gè)說帖呈覽,何如?」
2.逐步、漸漸。如:「這位新同學(xué)慢慢與班上同學(xué)打成一片?!?br />3.緩一緩、等到以后?!抖昴慷弥脂F(xiàn)狀》:「令伯的話,只好慢慢再說。」
4.容光煥發(fā)。《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無常經(jīng)講經(jīng)文》:「或是僧,伽藍(lán)住,古貌慢慢如龍虎。」
《漢語大詞典》:暢遠(yuǎn)(暢遠(yuǎn))
形容聲音悠長(zhǎng)。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學(xué)士戴公墓碑》:“吐詞流音,朗潤(rùn)暢遠(yuǎn)?!?/div>
《漢語大詞典》:唱嘆(唱?dú)U)
形容詩文婉轉(zhuǎn),情韻悠長(zhǎng)。 清 惲敬 《〈堅(jiān)白石齋詩集〉序》:“‘采葍’之孤行,‘弋鳧’之獨(dú)往,揆之皆閎雅之體,詠之皆唱嘆之音,此性情為之也?!眳⒁姟?一唱三嘆 ”。
《國語辭典》:一唱三嘆(一唱三歎)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1.一人唱而三人隨著發(fā)出贊嘆之聲,予以應(yīng)和?!段倪x。陸機(jī)。文賦》:「雖一唱而三嘆,固既雅而不艷?!固啤@钌?。注:「唱,發(fā)歌句者;三嘆,三人從而嘆之?!挂沧鳌溉龂@」、「一倡三嘆」。
2.比喻詩文優(yōu)雅宛轉(zhuǎn),韻味綿延。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長(zhǎng)篇小字遠(yuǎn)相寄,一唱三嘆神悽楚?!挂沧鳌敢怀龂@」。
《漢語大詞典》:幽修
形容聲音低微悠長(zhǎng)。 唐 溫庭筠 《郭處士擊甌歌》:“佶栗金虬石潭古,勺陂瀲灧幽修語?!?清 朱之臣 《司空樓》詩:“入門風(fēng)碎珊瑚聲,幽修鬼語方花碧?!?/div>
《國語辭典》:曼靡  拼音:màn mǐ
形容樂聲悠長(zhǎng)柔細(xì),悅耳動(dòng)聽。南朝梁。蕭統(tǒng)七契〉:「與金石而鏗鏘,共絲竹而曼靡?!?/div>
《國語辭典》:飄眇(飄眇)  拼音:piāo miǎo
1.高遠(yuǎn)隱約的樣子。也作「縹緲」。
2.聲音清揚(yáng)而長(zhǎng)?!段倪x。成公綏。嘯賦》:「橫郁鳴而滔涸,冽飄眇而清昶?!挂沧鳌缚~緲」。
《漢語大詞典》:泯邈
寂靜悠長(zhǎng)。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xué)賦》:“故抱魄寂處,凝神空居;泯邈深晝,窈鬱重虛?!?/div>
《漢語大詞典》:融裔
形容聲音悠長(zhǎng)。《文選·潘岳〈笙賦〉》:“泓宏融裔?!?李善 注:“融裔,聲長(zhǎng)貌。”
《漢語大詞典》:嘯鳴
呼嘯
清脆而悠長(zhǎng)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