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拼音: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教導的人有耐心而不知疲倦,聽的人卻心不在焉。語出《詩經(jīng)。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匪用為教,覆用為虐?!剐稳莅踪M唇舌,徒勞無功。也作「言之諄諄,聽之藐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國語辭典》:順我者吉,逆我者衰(順我者吉,逆我者衰)  拼音:shùn wǒ zhě jí,nì wǒ zhě shuāi
順從我的可得禎祥,違逆我的就會衰亡。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天關(guān)星》:「承玄步虛,上躡玉機,衣斗履斗,流鈴煥威,順我者吉,逆我者衰?!挂沧鳌疙樜艺卟嫖艺咄觥?、「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國語辭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拼音:tiān zhī dì zhī,nǐ zhī wǒ zhī
除了老天與當事人外,其他人一概不知。語本《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徽鹪唬骸禾熘?,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人用以比喻事情極機密。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叮囑他這樁事,則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div>
《國語辭典》:不是我,便是你  拼音:bù shì wǒ,biàn shì nǐ
不是我死,便是你死。比喻雙方勢不兩立,不能共存?!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是我一時見他不是話頭,卻好一把劈柴斧頭在我腳邊,這叫做『人急計生』,掉起斧來,喝一聲道:『不是我,便是你!』兩斧劈倒?!?/div>
《國語辭典》:物我無間(物我無間)  拼音:wù wǒ wú jiàn
主觀的情景與客觀事物融合一致。清。劉熙載《藝概。卷二。詩概》:「代匹夫匹婦語最難,蓋饑寒勞困之苦,雖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無間者也?!?/div>
《國語辭典》:我武維揚(我武維揚)  拼音:wǒ wǔ wéi yáng
形容國勢的威赫壯大?!稌?jīng)。泰誓中》:「我武維揚,侵于之疆?!?/div>
分類:國勢壯大
《國語辭典》:我行其野  拼音:wǒ xíng qí yě
《詩經(jīng)。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據(jù)〈詩序〉:「我行其野,刺宣王也?!故渍露錇椋骸肝倚衅湟?,蔽芾其樗?!?/div>
《國語辭典》:助我張目(助我張目)  拼音:zhù wǒ zhāng mù
言行受到贊助、認同而聲勢得以壯大?!段倪x。曹植。與吳質(zhì)書》:「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div>
《國語辭典》:正合我意  拼音:zhèng hé wǒ yì
正好符合我的意思。如:「你的這番決定,正合我意。」《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郡王道:『好!正合我意。』」
《國語辭典》:有你沒我(有你沒我)  拼音:yǒu nǐ méi wǒ
比喻勢不兩立。如:「一山不容二虎,這里有你沒我!」
分類:勢不兩立
《國語辭典》:我倆(我倆)  拼音:wǒ liǎ
我們兩個人。如:「我倆從小學到高中都同班,情逾姊妹。」《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昨日聽見這個信兒,就把我倆樂的百嗎兒似的?!?/div>
分類:我們個人
《國語辭典》:自我解嘲  拼音:zì wǒ jiě cháo
以言語或行動解釋、掩飾自己受人嘲笑的事實,以轉(zhuǎn)移焦點或緩和氣氛。如:「碰到難堪的事,懂得幽默和自我解嘲,能讓人免于窘境。」
《國語辭典》:自我批評(自我批評)  拼音:zì wǒ pī píng
評論自身的是非好壞。如:「確實自我檢討、自我批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國語辭典》:自我陶醉  拼音:zì wǒ táo zuì
沉浸在自我欣賞的境界中。如:「他的琴藝雖然普通,但卻自我陶醉,以為自我造詣很高?!?/div>
《國語辭典》:自我作古  拼音:zì wǒ zuò gǔ
不拘泥于古而自行創(chuàng)始?!杜f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吏部郎中王方慶曰:『……而皇太子在而立皇太孫,未有前例?!簧显唬骸鹤晕易鞴?,可乎?』」也作「自我作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