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截留  拼音:jié liú
攔截扣留?!妒┕浮返谌换兀骸嘎動袖羁倯怵A銀,行將經過,擬往截留,作為賑款?!?/div>
《分類字錦》:截留一握
北齊書·許惇傳》:遷殿中尚書。惇美須髯,下垂至帶,省中號為長鬣公。顯祖嘗因酒酣,握惇須髯稱美,遂以刀截之,惟留一握。惇懼,因不敢復長。時人又稱其為齊須公。
分類:須髯
《國語辭典》:扣留  拼音:kòu liú
用強制手段把人或物扣住不放。《清會典。卷四三。吏部。漢員銓選一》:「即行知照該衙門,遇有應歸月選缺出,不得咨部扣留。」
《漢語大詞典》:截撥(截撥)
截留調撥。 宋 葉適 《應詔條奏六事》:“又有特養(yǎng)之大者,御前之軍,屯駐四處,鑄兵買馬,截撥綱運,貲力竭矣?!?/div>
分類:截留調撥
《漢語大詞典》:扣發(fā)(扣發(fā))
(1).啟發(fā);提出意見。宋書·蔡興宗傳:“當艱難時,周旋輩無一言相扣發(fā)者。”
(2).截留全部或部分不發(fā)。如:扣發(fā)獎金。
《漢語大詞典》:盜截(盜截)
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財物。北史·宋游道傳:“ 天保 元年,以 游道 兼太府卿,乃於少府覆檢主司盜截,得鉅萬計?!?/div>
《漢語大詞典》:扣壓(扣壓)
截留擱置。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一:“內外諸衙門的報告,有對自己不利的也就扣壓下來?!?/div>
分類:截留擱置
《漢語大詞典》:扣克(扣尅)
亦作“ 扣刻 ”。截留財物,不按應發(fā)的全數發(fā)給。《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世間有做將帥扣刻軍餉,不勤武事,敗壞封疆的?!?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議》:“敢有賣閒占役,以老幼濫充,及扣尅月糧者,察訪糾參,重寘之法?!?span id="qjbkcud"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一回:“ 翟買辦 扣尅了十二兩,只拿十二兩銀子送與 王冕 。”
《漢語大詞典》:扣尅
亦作“ 扣刻 ”。 截留財物,不按應發(fā)的全數發(fā)給。《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世間有做將帥扣刻軍餉,不勤武事,敗壞封疆的?!?清 侯方域 《代司徒公屯田奏議》:“敢有賣閒占役,以老幼濫充,及扣尅月糧者,察訪糾參,重寘之法?!?span id="eqiyo0l"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一回:“ 翟買辦 扣尅了十二兩,只拿十二兩銀子送與 王冕 。”
《漢語大詞典》:截沒
截留吞沒。魏書·谷洪傳:“ 洪 性貪奢……時 顯祖 舅 李峻 等初至京師,官給衣服, 洪 輒截沒?!?span id="bukeu8f" class="book">《魏書·祖瑩傳》:“ 李崇 為都督北討,引 瑩 為長吏。坐截沒軍資,除名?!?/div>
分類:截留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