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1
分類詞匯
8
其它
2
分類詞匯
之而
抖擻
轉(zhuǎn)注
媮樂
解閱
啴咺
匽戟
蝒馬
《漢語大詞典》:
之而
須毛。
《
周禮·考工記·梓人
》
:“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戴震 補(bǔ)注:“頰側(cè)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鬚鬣屬也?!?王引之
《
經(jīng)義述聞·周官下
》
:“而,頰毛也;之,猶與也。作其鱗之而,謂起其鱗與頰毛也……然則之為語詞,非實義所在矣?!迸c 戴 說不同。后人詩文中多用以形容須毛狀的東西或指雕刻的鳥、獸、龍等的須毛耆鬣。 宋
龔頤正
《
芥隱筆記·荊公押而字
》
:“ 荊公 乃又作‘而’字二詩:‘采鯨抗波濤,風(fēng)作鱗之而?!w用
《
周禮·考工記
》
?!?清
王士禛
《龍門閣》
詩:“出爪作之而,神奇始何代?!?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
:“之而為禽,鄂不為華,鑿堅彫疏,旌旄委蛇。”
分類:
之而
須毛
戴震
后人
詩文
東西
雕刻
《國語辭典》:
抖擻(抖擻)
拼音:
dǒu sǒu
1.奮發(fā)、振作。《三國演義》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風(fēng)抖擻?!埂镀窖齻鳌返诰呕兀骸改_穿一雙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兒,抖擻精神,飛也似的一般奔去。」也作「抖搜」、「陡搜」。
2.振動、拂開。唐。孟郊〈夏日謁智遠(yuǎn)禪師〉詩:「抖擻塵埃定,謁師見真宗。」《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東西抖擻身上的毛,發(fā)起威來?!?br />3.滌除煩惱。宋。王炎〈
夜半聞雨再用前韻
〉:「抖擻胸中三斗塵,強(qiáng)欲吟哦無好語?!挂沧鳌付匪挕?。
分類:
佛教語
顫動
威風(fēng)
顯露
振作
擺脫
神氣
奮發(fā)
顯示
哆嗦
梵語
搜索
頭陀
尋找
意譯
郭璞
戴震
疏證
你們
腦袋
《國語辭典》:
轉(zhuǎn)注(轉(zhuǎn)注)
拼音:
zhuǎn zhù
1.轉(zhuǎn)相流注。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漸江水注》:「江水翼縣轉(zhuǎn)注,故有東渡西渡焉。」
2.六書之一。由一形衍化,音近義同,可以彼此輾轉(zhuǎn)相注者。如:考、老諸字。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div>
分類:
轉(zhuǎn)向
輾轉(zhuǎn)
轉(zhuǎn)移
六書
六書之一
酒注子
相授
集中
流注
后人
解釋
大有
歧異
戴震
《漢語大詞典》:
媮樂(媮樂)
茍且尋樂。
《楚辭·離騷》
:“奏
《九歌》
而舞
《韶》
兮,聊假日以媮樂?!?戴震 注:“媮,他侯切,茍且也。”
《
文選·張衡〈東京賦〉
》
:“今公子茍好勦民以媮樂,忘民怨之為仇也?!?薛綜 注:“媮,猶僥倖也?!?/div>
分類:
茍且
尋樂
戴震
《漢語大詞典》:
解閱(解閲)
猶解脫。
《詩·曹風(fēng)·蜉蝣》
“蜉蝣掘閲” 漢 鄭玄 箋:“掘閲,掘地解閲,謂其始生時也。” 馬瑞辰 通釋引 戴震 曰:“閲與脫通,謂蜉蝣初生時掘地解脫而出。”參見“ 解脫 ”。
分類:
解脫
戴震
《國語辭典》:
解脫(解脫)
拼音:
jiě tuō
1.開釋、解除?!妒酚?。卷一二二。酷吏傳。寧成傳》:「是時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成極刑,自以不復(fù)收,于是解脫,詐刻傳出關(guān)歸家?!埂稘h書。卷七六。趙廣漢傳》:「釋質(zhì),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時解脫?!?br />2.佛教用語。指修行者的心已完全息滅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的境界?!洞蠓痦斒桌銍?yán)經(jīng)》卷六:「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凈,我于彼前,現(xiàn)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挂喾Q「涅槃」。
分類:
解脫
佛教語
脫出
消釋
解除
開脫
擺脫
窠臼
解開
釋放
苦惱
困境
系縛
復(fù)歸
自在
《漢語大詞典》:
啴咺
迂緩貌。古代寓言借為人名。
《
列子·力命
》
:“ 墨杘 、 單至 、 嘽咺 、 憋懯 四人相與游於世,胥如志也。窮年不相知情,自以智之深也?!?張湛 注:“此皆默詐、輕發(fā)、迂緩、急速之貌?!?br />恐懼。
《方言》
第一:“謾臺、脅鬩,懼也…… 宋 衛(wèi) 之間凡怒而噎噫謂之脅鬩, 南楚 江 湘 之間謂之嘽咺。” 戴震 疏證:“案
《
廣雅
》
蟬咺、謾臺、脅鬩,懼也,義本此。嘽、蟬古通用?!?/div>
分類:
恐懼
迂緩
寓言
為人
戴震
疏證
張湛
《漢語大詞典》:
匽戟
古兵器名。
《方言》
第九:“三刃枝, 南楚 宛郢 謂之匽戟?!?郭璞 注:“今戟中有小孑刺者,所謂雄戟也?!?戴震 疏證:“
《
廣雅
》
:‘匽謂之雄戟。’”
分類:
古兵器名
兵器
郭璞
戴震
疏證
《漢語大詞典》:
蝒馬(蝒馬)
蟬的別名。
《方言》
第十一:“蟬,其大者謂之蟧,或謂之蝒馬?!?戴震 疏證:“
《考工記》
‘以旁鳴者’ 鄭 注云:‘旁鳴,蜩蜺類?!?span id="8onq8tt" class="book">《
爾雅
》:‘蜩蜋、蜩螗、蜩蚻、蜻蜻、蝒馬、蜩蜺、寒蜩。’舍人( 郭璞 )注云:‘皆蟬也。’”
《
通志·昆蟲草木
》
:“有大如雀,黑色,其鳴震巖谷者,是
《
爾雅
》
所謂‘蝒馬蟬’也?!?/div>
分類:
蟬
戴震
疏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