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展爪  拼音:zhǎn zhuǎ
伸展手腳。比喻耍手段?!缎咽酪鼍墏鳌返诙兀骸杆鑫耐?,你就施禮樂;他要做桀紂,你就動干戈,他高大爺先不敢在你手里展爪?!?/div>
《國語辭典》:枕腕  拼音:zhèn wàn
一種寫書法時執(zhí)筆的腕法。通常是手腕平放于桌面,或以左手或用臂擱墊于右腕之下。適合寫小字。
《國語辭典》:手鐲(手鐲)  拼音:shǒu zhuó
鐲子,戴在腕上的環(huán)形飾物?!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附鹗骤C有兩三付,赤金冠子兩頂。」
《國語辭典》:挖角  拼音:wā jué
以各種手腕使別的團體中有能力或舉足輕重的人加入自己的團隊或陣營。如:「面對同業(yè)高薪挖角的誘惑,他仍不為所動?!?/div>
《漢語大詞典》:懸手(懸手)
寫字時手腕懸空,不著幾案。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一:“ 蘇 黃 兩公皆喜書,不能懸手…… 蘇公 論書,以手抵案,使腕不動為法?!眳⒁姟?懸腕 ”。
《國語辭典》:懸腕(懸腕)  拼音:xuán wàn
寫字時腕部到肘全部懸空,不接觸桌面。也稱為「懸肘」。
《國語辭典》:表帶(表帶)  拼音:biǎo dài
與表連結,使表套掛于手腕的帶子。多以皮革、塑膠或金屬制成。如:「這條表帶雖然老舊,卻是父親留給我的紀念品?!?/div>
《漢語大詞典》:把腕
握住手腕。表示親密。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 策 曰:‘ 子義 捨我,當復與誰?’餞送 昌門 ,把腕別曰:‘何時能還?’”
《漢語大詞典》:鼓腕
舞動手腕。 唐 李咸用 《長歌行》:“鼓腕騰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楊柔?!?/div>
《國語辭典》:攔擊(攔擊)  拼音:lán jí
攔截攻擊。如:「攔擊行動能否成功,取決于正確的情報和審慎的計畫?!埂肚迨犯濉>硭钠呶?。列傳。洪秀全》:「寇乘虛襲城,伏起攔擊,世忠返隊夾攻,寇大敗,夜走滁州?!?/div>
《國語辭典》:壯士解腕(壯士解腕)  拼音:zhuàng shì jiě wàn
有膽識的人手被毒蛇咬到時,能立即斬斷手腕,以免毒性蔓延。比喻在緊要關頭,能當機立斷,知所取舍。如:「為了維持全隊的紀律,教練只好壯士解腕,忍痛開除違規(guī)球員?!挂沧鳌笁咽繑嗤蟆?。
《國語辭典》:長袖善舞(長袖善舞)  拼音:cháng xiù shàn wǔ
衣袖長,有助于跳舞時的搖曳生姿。比喻有所憑藉,則易于成功?!俄n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淮搜远噘Y之易為工也?!购笠杂魅诵惺碌氖滞蟾呙?,善于經(jīng)營人際關系。如:此人長袖善舞,在政商界很吃得開?!?/div>
《國語辭典》:鐲子(鐲子)  拼音:zhuó zi
1.戴在手腕上的裝飾品。多由金、銀、玉石等材質(zhì)制成。
2.手銬。《金瓶梅》第六九回:「那起人正在那里飲酒喧鬧,被公人進去,不由分說,都拿了,帶上鐲子?!?/div>
《漢語大詞典》:鎖靠(鎖靠)
束縛手腕的刑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用刑》:“拘繫防閑,則鎖靠杻鐐而已?!?/div>
《國語辭典》:攘袂扼腕  拼音:ráng mèi è wàn
捲起衣袖,緊握手腕。形容憤怒、激動的樣子。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一五。不可為已甚》:「神龜之間,張仲瑀銓削選格,排抑武人,不使預清品,一時武人,攘袂扼腕,至無所泄其憤?!?/div>
《國語辭典》:腕道癥候群  拼音:wàn dào zhèng hòu qún
手腕因長期重覆固定動作,壓迫通過手腕的正中神經(jīng),導致神經(jīng)傳導出現(xiàn)障礙的病癥。主要癥狀為兩手麻熱腫脹,尤以拇指、食指、中指特別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