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2分類詞匯 64
《國語辭典》:扎筏子  拼音:zhā fá zi
找人頂罪或使人做代罪羔羊。《程乙本紅樓夢》第六十回:「快把這兩件事抓著理,扎個筏子!我?guī)湍阕髯C見!」也作「扎罰子」。
《漢語大詞典》:捉翻
絆倒抓住。《水滸傳》第三二回:“樹林里銅鈴響,走出十四五個伏路小嘍囉來,發(fā)聲喊,把 宋江 捉翻,一條麻索縛了,奪了樸刀、包裹,吹起火把,將 宋江 解上山來?!?/div>
分類:絆倒抓住
《漢語大詞典》:系狗當(dāng)系頸(繫狗當(dāng)繫頸)
比喻辦事當(dāng)抓住關(guān)鍵。晉書·后妃傳上·惠賈皇后:“后曰:‘繫狗當(dāng)繫頸,今反繫其尾,何得不然!’”
《國語辭典》:拿刀靶兒(拿刀靶兒)  拼音:ná dāo bǎ ér
抓住把柄?!?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八回:「誰知越使錢,越被人拿住了刀靶兒?!?/div>
分類:抓住把柄
《國語辭典》:偏袒扼腕  拼音:piān tǎn è wàn
形容憤慨不平的樣子。《戰(zhàn)國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弧挂沧鳌钙欢笸蟆?。
分類:憤慨不平
《國語辭典》:攫戾執(zhí)猛(攫戾執(zhí)猛)  拼音:jué lì zhí měng
攫,抓取。戾,暴。攫戾執(zhí)猛指能夠抓住強暴兇猛的敵人。形容英勇威武,無人能敵。《文選。張衡。南都賦》:「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zhí)猛,破堅摧剛?!?/div>
《國語辭典》:舉要刪蕪(舉要刪蕪)  拼音:jǔ yào shān wú
選取重要的,而去除冗雜無條理者。指應(yīng)抓住重點?!短普Z林。卷一。政事上》:「吾見馬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提搉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div>
《國語辭典》:握綱提領(lǐng)(握綱提領(lǐng))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抓住重點大綱。晉。潘尼〈答傅咸〉詩:「忽荷略紐,握綱提領(lǐng)?!挂沧鳌柑峋V挈領(lǐng)」。
《國語辭典》:紐捽(紐捽)  拼音:niǔ zú
抓住、揪住。《水滸傳》第八○回:「高俅搶將入來,燕青手到,把高俅紐捽得定?!?/div>
分類:抓住
《國語辭典》:倒捽毛兒(倒捽毛兒)  拼音:dào zú máo ér
毆斗動作。抓住對方的頭發(fā)往下拉扯,使他人跌倒。如:「他一個倒捽毛兒將對手撂倒在地,立刻被判喪失比賽資格?!?/div>
《漢語大詞典》:夠著
伸出手或身體其他部分或某一其他物體去觸及或抓住。例如:架子那么高,小孩能夠著嗎。
《漢語大詞典》:綱提領(lǐng)挈(綱提領(lǐng)挈)
提起網(wǎng)綱,挈住裘領(lǐng)。比喻抓住要領(lǐng)。 明 宋濂 《〈杜詩舉隅〉序》:“一覽之頃,綱提領(lǐng)挈,不待註釋而其大旨煥然昭明矣?!?/div>
《國語辭典》:隔靴搔癢(隔靴搔癢)  拼音:gé xuē sāo yǎng
隔著馬靴搔癢處。比喻不切實際。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挂沧鳌父粞プグW」。
《漢語大詞典》:囮頭(囮頭)
進行訛詐的由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地方上幾個喇子想來拿囮頭,卻無實跡,倒被他駡了一場?!卑?,拿囮頭,指抓住別人的短處進行敲詐。
《漢語大詞典》:镮鈕(鐶鈕)
環(huán)紐。器物上可以系繩以便于抓住的零件。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尸穸:“ 后魏 俗競厚葬,棺厚高大,多用柏木,兩邊作大銅鐶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