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4詞典 14分類詞匯 30
《國語辭典》:投票  拼音:tóu piào
選舉或表決時將個人意見表達在選票上,再投進票箱。如:「我們以投票方式,選出下任班長?!?/div>
《高級漢語詞典》:投票站  拼音:tóu piào zhàn
為進行選舉投票臨時設立的投票地點
《國語辭典》:無記名投票(無記名投票)  拼音:wú jì míng tóu piào
一種選舉方式。投票時選舉人不在選票上簽寫自己的姓名,稱為「無記名投票」。
《國語辭典》:模擬投票(模擬投票)  拼音:mó nǐ tóu piào
模仿真正投票在媒體上所舉行的假設性投票方式,是觀察社會民心趨勢的一種途徑。如利用網(wǎng)際網(wǎng)路,由網(wǎng)友針對某個正在進行的選舉,所進行的投票。
《國語辭典》:連記投票(連記投票)  拼音:lián jì tóu piào
一張選票可以同時圈選數(shù)人的選舉方式。
《國語辭典》:全民投票  拼音:quán mín tóu piào
全國公民均參與的投票制度。
《國語辭典》:公開投票(公開投票)  拼音:gōng kāi tóu piào
選舉人投票時,公開表示意向,使人得知其支持對象的方式。有歡呼投票、唱名投票、選舉投票、雙記名投票四種。
《國語辭典》:不信任投票  拼音:bù xìn rèn tóu piào
國會反對內(nèi)閣的政策,因而投票作不信任的表示,以迫閣揆去職的制度。
《國語辭典》:線上投票(線上投票)  拼音:xiàn shàng tóu piào
利用網(wǎng)路的投票行為。
《國語辭典》:信任投票  拼音:xìn rèn tóu piào
內(nèi)閣制國家議會對內(nèi)閣或政府監(jiān)督的方式之一。議會對組閣或政府政策有異議時,可用投票方式表示對內(nèi)閣或政府信任或不信任。
《國語辭典》:單記投票(單記投票)  拼音:dān jì tóu piào
選舉時,單舉一人的投票方法。
《國語辭典》:投票機(投票機)  拼音:tóu piào jī
用于自動記錄及計算選舉票數(shù)的機器。
《國語辭典》:投票權(quán)(投票權(quán))  拼音:tóu piào quán
一國公民在選舉、罷免、復決上參加投票之權(quán)。是人民參與政治的基本權(quán)利。我國人民自民國三十六年實施現(xiàn)行憲法后,即獲得不分男女、宗教、種族、貧富的真正投票權(quán)。如:「民主國家公民的投票權(quán),都必須達到一定的年齡。」
《國語辭典》:公民投票  拼音:gōng mín tóu piào
公民依據(jù)《憲法》保障之創(chuàng)制、復決權(quán),參與國家政治意志之形成?!豆裢镀狈ā穮^(qū)分全國性與地方性投票,并規(guī)定提案之實質(zhì)要件與程序。
《漢語大詞典》:投匭(投匭)
亦作“ 投匱 ”。
(1). 唐 武則天 時鑄制銅匭四個,列置于朝堂上,受納上書。見新唐書·百官志二。后以“投匭”謂臣民向皇帝上書。 唐 陳子昂 《臨邛縣令封君遺愛碑》:“千餘人復連表詣闕投匭,乞君以墨縗行事?!?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徐璧 ﹞嘗作書萬言,欲投匭,極言時政,無所諱避?!?span id="a4ykoy0" class="book">《宋史·瀛國公紀》:“命諸制司各舉才堪將帥者十人,不限偏裨士卒,如不隸軍中者,許投匱自薦。”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八:“書生何用憐文字,投匭於今厭草萊?!?br />(2).借指投票。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本 中國 鄉(xiāng)舉里選之制,參泰西投匭公舉之法,以遴議員之才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