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詞典 4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對峙(對峙)  拼音:duì zhì
1.相對而立。唐。楊烱〈浮漚賦〉:「排雨足而分規(guī),擘波心而對峙?!?br />2.相抗衡。如:「兩軍在此對峙已有數(shù)天了,還無法分出勝負(fù)。」
《國語辭典》:抗行  拼音:kàng háng
彼此相等,不相上下。唐。張彥遠(yuǎn)《法書要錄。卷二。梁虞和論書法》:「吾書比之鐘張,當(dāng)抗行或謂過之?!?/div>
《國語辭典》:抗行  拼音:kàng xìng
高尚的德行?!冻o。屈原。九章。哀郢》:「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參衡(參衡)
猶抗衡。 王闿運(yùn) 《湘綺樓論唐詩》:“ 盧仝 月蝕, 劉叉 《冰柱》,皆濫觴樂府,運(yùn)以時(shí)事,自成格調(diào),參衡 李 杜 ,俛視 韓 張 矣?!?/div>
分類:抗衡
《漢語大詞典》:縣衡(縣衡)
(1).天平。荀子·解蔽:“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yuǎn),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縣衡焉?!?br />(2).勢均力敵;抗衡。戰(zhàn)國策·秦策三:“ 楚 破 秦 ,不能與 齊 縣衡矣?!?鮑彪 注:“縣衡,輕重等也。”
(3).公布法度。 漢 鄒陽 《諫吳王書》:“臣聞 秦 倚 曲臺 之宮,縣衡天下,畫地而不犯?!?/div>
《漢語大詞典》:衡抗
抗衡。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遺逸下:“舉六代、 江 左之音,率《子夜》、《前溪》之類,了無一語丈夫風(fēng)骨,惡能衡抗北人?!?/div>
分類:抗衡
《漢語大詞典》:抗擬(抗擬)
抵?jǐn)?;抗衡?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恩倖傳·徐爰》:“且當(dāng)使緣邊諸戍,練卒嚴(yán)城,凡諸督統(tǒng),聚糧蓄田,籌計(jì)資力,足相抗擬?!?span id="seyc682" class="book">《周書·武帝紀(jì)下》:“偽 定南王 韓建業(yè) 作守 介休 ,規(guī)相抗擬?!?/div>
分類:抗衡
《國語辭典》:頡頏(頡頏)  拼音:xié háng
1.鳥飛上飛下,跳躍的樣子。《文選。張衡。歸田賦》:「交頸頡頏,關(guān)關(guān)嚶嚶?!埂读凝S志異。卷一。王成》:「進(jìn)退頡頏,相持約一伏時(shí),玉鶉漸懈?!?br />2.不相上下?!稌x書。卷九二。文苑傳。序》:「頡頏名輩,并綜采繁縟。」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性度粗疏豪放,與劉伶伯仲,阮籍頡頏?!?br />3.剛直傲慢。《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茍出不可以直道也,頡頏以傲世?!?br />4.奇特的言辭?!段倪x。揚(yáng)雄。解嘲》:「是故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div>
《漢語大詞典》:頡亢(頡亢)
見“ 頡頏 ”。
《國語辭典》:立國(立國)  拼音:lì guó
1.建立國家。如:「立國的要件,需有人民、土地、主權(quán)?!?br />2.對立抗衡的國家。《六韜。卷三。龍韜。軍勢》:「野無衡敵,對無立國?!?/div>
《國語辭典》:抗論(抗論)  拼音:kàng lùn
1.直言而不阿諛?!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下則抗論當(dāng)世,消弭時(shí)災(zāi)?!?br />2.以言論相對抗?!稌x書。卷八二。孫盛傳》:「于時(shí)殷浩擅名一時(shí),與抗論者,惟盛而已?!?/div>
《國語辭典》:抗議(抗議)  拼音:kàng yì
1.對他方的意見或措施作反對的表示?!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群僚無敢言,植獨(dú)抗議不同。」
2.持論正直?!逗鬂h書。卷四三。何敞傳。論曰》:「樂、何之徒抗議柱下,故能挾幼主之?dāng)?,剿奸回之偪。?/div>
《漢語大詞典》:提衡
(1).亦作“ 提珩 ”。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管子·輕重乙:“則是寡人之國,五分而不能操其二,是有萬乘之號而無千乘之用也,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於諸侯,為之有道乎?” 漢 桓寬 鹽鐵論·論功:“七國之時(shí),皆據(jù)萬乘,南面稱王,提珩為敵國累世?!?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xué)碑》:“既而三河失統(tǒng),九州之寳幣不歸;四塞提衡,萬里之長城繼作?!?br />(2).謂簡選官吏。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紀(jì)于茲?!?李善 注:“言選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銓曹:“吏部候人數(shù)滿百或二百,即引試,量書、判注擬,乃無被放者。故吏曹四時(shí)提衡,略無休暇?!?/div>
《漢語大詞典》:相抗
(1).對抗;相抗衡。晉書·羊祜傳:“非皆無戰(zhàn)心,誠力不足相抗?!?span id="yauwesi" class="book">《南史·謝瞻傳》:“ 瞻 文章之美,與從叔 混 、族弟 靈運(yùn) 相抗?!?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當(dāng)其併 緬 之始,深慮 緬 民不服及 緬 屬諸土司起與相抗?!?br />(2).猶相接。宋書·武帝紀(jì)上:“十二月, 循 ( 盧循 )、 道覆 ( 徐道覆 )率眾數(shù)萬,方艦而下,前后相抗,莫見舳艫之際?!?/div>
《國語辭典》:對待(對待)  拼音:duì dài
1.相對而互有所待?!缎旅~訓(xùn)纂。語屬。對待》:「張憲詩:『萬古晨昏常對待,兩丸日月自雙飛?!弧?br />2.對付。如:「你放心,這人交給我去對待?!?br />3.待遇。如:「我一向待他像親兄弟,想不到他會這樣對待我?!?/div>
《漢語大詞典》:靡亢
謂不可抗衡。文選·揚(yáng)雄〈趙充國頌〉:“料敵制勝,威謀靡亢?!?呂延濟(jì) 注:“靡,無??海芤?。”
分類:不可抗衡
《漢語大詞典》:稱衡(稱衡)
抗衡,不相上下。韓非子·亡徵:“輕其適正,庶子稱衡,太子未定而主即世者,可亡也?!?陳奇猷 集釋:“稱衡,即提衡,又即抗衡也?!?/div>
《漢語大詞典》:抗美
抗衡媲美。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自序》:“暇日寄意之作,附録一二,非敢抗美昔賢,存以自鏡而已?!?/div>
分類:抗衡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