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8詞典 1分類詞匯 67
《國語辭典》:挾纊(挾纊)  拼音:xié kuàng
1.披著綿衣。比喻受人慰勉而感到溫暖?!蹲髠?。宣公十二年》:「師人多寒,王巡三軍,拊而勉之,三軍之士皆如挾纊?!箷x。杜預(yù)。注:「纊,綿也。言說以忘寒?!埂段倪x。潘岳。馬汧督誄》:「沾恩撫循,寒士挾纊。」
2.把絲綿裝入衣衾內(nèi),制成綿袍。明。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卷上。造綿》:「裝綿衣衾內(nèi)以禦重寒,謂之挾纊。」
《國語辭典》:拊循  拼音:fǔ xún
慰撫。《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傳》:「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問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div>
《國語辭典》:撫育(撫育)  拼音:fǔ yù
撫養(yǎng)教育。唐。陳子昂為蘇令本與岑內(nèi)史啟〉:「早蒙撫育之恩,不殊骨肉之愛?!?/div>
《國語辭典》:綏撫(綏撫)  拼音:suī fǔ
平撫、安撫。《漢書。卷八四。翟方進(jìn)傳》:「俾屏我京師,綏撫宇內(nèi)。」
分類:安定撫慰
《國語辭典》:安息  拼音:ān xí
1.安處閒逸?!对娊?jīng)。小雅。小明》:「嗟爾君子,無恒安息?!?br />2.安歇、休息。《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yuǎn)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老殘游記》第六回:「旱路勞頓,天時不早了,安息罷!」
3.表示死亡或悼念死者的宛轉(zhuǎn)用語。如:「他已經(jīng)安息了!」、「我會繼承您的遺志,您放心安息吧!」
4.國名。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到安息,后遂有往來。與中國交通頗早,佛教興盛,有高僧安清等多人入中國傳教。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也稱為「帕提亞」。
《國語辭典》:撫恤(撫卹)  拼音:fǔ xù
對于因公受傷或殘廢的人員,或因公犧牲以及病故人員的家屬進(jìn)行安慰并給予物質(zhì)幫助。《三國演義》第九六回:「將謖家小加意撫恤,按月給與祿米。」也作「撫恤」。
《國語辭典》:撫恤(撫恤)  拼音:fǔ xù
安慰救濟。《后漢書。卷八七。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傳》:「忍良等以麻奴兄弟燒當(dāng)世嫡,而賢撫恤不至,常有怨心?!挂沧鳌笓嵝簟?。
《國語辭典》:痛念  拼音:tòng niàn
悲痛思念。如:「每逢佳節(jié),不禁令人痛念娘親,淚盈眼眶?!?/div>
分類:顧念撫慰
《國語辭典》:吊民(弔民)  拼音:diào mín
撫慰百姓。《宋史。卷三八七。列傳。王十朋》:「王師以吊民為主,先之以招納,不獲已而戰(zhàn)伐隨之。」南朝齊。丘遲 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div>
分類:撫慰百姓
《漢語大詞典》:撫臨(撫臨)
(1).據(jù)有,統(tǒng)治。史記·文帝本紀(jì):“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愧?!?span id="r4axq66"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陛下稽德期運,撫臨萬國?!?br />(2).謂出鎮(zhèn)。宋書·王玄謨傳:“ 玄謨 上表,以 彭城 要并水陸,請以皇子撫臨州事?!?br />(3).撫慰過問。 宋 王安石 《謝孫龍圖啟》:“過蒙收引,親賜撫臨,因使下材得聞餘教?!?/div>
《國語辭典》:撫安(撫安)  拼音:fǔ ān
安撫。唐。胡曾 代高駢回云南牒:「奉詔鎮(zhèn)壓三巴,撫安百姓,思敦禮樂,恥用干戈?!埂度龂萘x》第一○回:「賈詡屢勸撫安百姓,結(jié)納賢豪?!?/div>
《國語辭典》:安慰  拼音:ān wèi
1.安撫勸慰。如:「為了避免過度驚嚇?biāo)鶐淼暮筮z癥,老師努力安慰土石流災(zāi)區(qū)的學(xué)生?!埂度龂萘x》第八回:「回身摟抱貂蟬,用好言安慰?!埂都t樓夢》第七三回:「因恐迎春今日不自在,都約來安慰他?!?br />2.心中感到快慰,沒有遺憾。如:「看著兒女的成就,年邁的雙親感到無比的安慰?!?/div>
《漢語大詞典》:撫納(撫納)
(1).安撫招納。三國志·吳志·步騭傳:“ 益州 大姓 雍闓 等殺 蜀 所署太守 正昂 ,與 燮 相聞,求欲內(nèi)附。 騭 因承制遣使宣恩撫納?!?宋 范仲淹 《奏陜西河北攻守等策》:“彼不背盟,我則撫納?!?span id="vfyrb6n" class="book">《明史·汪廣洋傳》:“以 廣洋 廉明持重,命理行省,撫納新附,民甚安之?!?br />(2).撫慰結(jié)納。晉書·周訪傳:“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span id="nhro651" class="book">《周書·梁椿傳》:“ 椿 性果毅,善于撫納,所獲賞物,分賜麾下,故每踐敵場,咸得其死力。”
《漢語大詞典》:憫冊
憐恤撫慰的詔書。 唐 劉禹錫 《唐故朝議郎贈司空奚公神道碑》:“有頃,持愍冊宣恩于 薊門 。將行,錫銀朱於青蒲上?!?/div>
《國語辭典》:喔咻(噢咻)  拼音:yǔ xǔ
因痛苦而發(fā)出的呻吟聲?!稄V韻。上聲。麌韻》:「喔,喔咻,病聲?!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898' target='_blank'>陸贄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瘡?fù)瓷胍髦?,喔咻未息?!?/div>
《漢語大詞典》:拊背
輕拍肩背。表示撫慰。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為可臨觴拊背,執(zhí)手須臾,欲多其數(shù)而必其全,吾所懼也?!?唐 李百藥 《妾薄命》詩:“羞聞拊背入,恨説舞腰輕?!?/div>
分類:肩背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