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3分類詞匯 31
《國語辭典》:拘禮(拘禮)  拼音:jū lǐ
為禮法所拘束,不能變通以適應(yīng)環(huán)境。《淮南子。氾論》:「拘禮之人,不可使應(yīng)變?!?/div>
《國語辭典》:老不拘禮(老不拘禮)  拼音:lǎo bù jū lǐ
年長者不必受禮節(jié)形式所限制。《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云:『老不拘禮,病不拘禮?!弧?/div>
《國語辭典》:病不拘禮(病不拘禮)  拼音:bìng bù jū lǐ
臥病在床的人,不受禮節(jié)約束。如:「病不拘禮,你躺著休息,不用起來。」《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云:『老不拘禮,病不拘禮?!弧?/div>
《國語辭典》:形跡(形跡)  拼音:xíng jī
1.表露于外的動作舉止。晉。陶淵明〈答龐參軍〉詩:「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既有了這些形跡,事不難查,且自寬心?!挂沧鳌感污櫋埂?br />2.儀容禮貌。如:「不拘形跡」。《聊齋志異。卷八。局詐》:「我輩通家,原不以形跡相限?!?/div>
《漢語大詞典》:解帶(解帶)
(1).謂出仕。語出后漢書·周磐傳:“居貧養(yǎng)母,儉薄不充。嘗誦《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李賢 注:“以韋皮為帶,未仕之服也。求仕則服革帶,故解之?!?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惟高明之捧檄,屬吾人之解帶?!?br />(2).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閑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杰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jié)納?!?南朝 梁 沈約 《游沈道士館》詩:“開衿濯寒水,解帶臨清風(fēng)。”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閑居》詩:“誰能讎校閒,解帶臥吾廬?!?宋 梅堯臣 《西禪院竹》詩:“解帶欲忘歸,壺觴歡自足?!?/div>
《國語辭典》:箕踞  拼音:jī jù
兩腿舒展而坐,形如畚箕,是一種隨意不拘禮節(jié)的坐法。《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或據(jù)案觀書,或箕踞自適,各隨其便?!挂沧鳌富啤?、「箕坐」。
《國語辭典》:爭席(爭席)  拼音:zhēng xí
爭坐次。如:「不可與長者爭席?!固?。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詩:「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金。元好問〈追用座主閑閑公韻上致政馮內(nèi)翰〉詩二首之二:「少日打門無俗客,老年爭席有樵夫?!?/div>
《國語辭典》:放曠(放曠)  拼音:fàng kuàng
放逸曠達(dá)?!段倪x。潘岳。秋興賦》:「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閒之世?!埂端问?。卷四四一。文苑傳三。陳越傳》:「越耿概任氣,喜箴切朋友,放曠杯酒間,家徒壁立,不以屑意?!?/div>
《國語辭典》:放達(dá)(放達(dá))  拼音:fàng dá
言行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如:「他為人放達(dá),對世俗禮法皆置之度外?!?/div>
《漢語大詞典》:無檢(無檢)
(1).沒有法度標(biāo)準(zhǔn)。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王制政令,誠宜齊一。夫衡量小器,猶不可使往往而有異,況人士之格,而可參差而無檢乎?”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百姓將車載鹽,所由先皆無檢?!?br />(2).不檢點。謂行為不拘禮法,沒有約束。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余愿世人改其無檢之行,除其驕吝之失?!?span id="fpqe1jx" class="book">《晉書·高光傳》:“子 韜 ,字 子遠(yuǎn) ,放佚無檢?!?span id="ciw5fxu" class="book">《新唐書·李安遠(yuǎn)傳》:“ 安遠(yuǎn) 少無檢,與博徒游,至破產(chǎn)。”太平廣記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山陰人》:“ 許 素輕薄無檢,又為物色夸眩,意甚悅之?!?/div>
《漢語大詞典》:汝爾(汝爾)
彼此以“汝爾”相稱。表示不拘禮;不以尊貴待之。 宋 蘇軾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yuǎn)三猶子》詩:“而今憔悴一羸馬,逆旅擔(dān)夫相汝爾?!眳⒁姟?爾汝 ”。
《國語辭典》:爾汝(爾汝)  拼音:ěr rǔ
1.輕賤的稱呼?!睹献印1M心下》:「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固???追f達(dá)。正義:「其不受人爾汝之實,是不為人所輕賤?!埂侗笔?。卷八一。儒林傳上。陳奇?zhèn)鳌罚骸竾L當(dāng)眾辱奇,或爾汝之,或指為小人。」
2.不依禮俗,而以你我相稱。比喻兩人關(guān)系十分親密。唐。杜甫醉時歌〉:「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唐。韓愈聽穎師彈琴〉詩:「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漢語大詞典》:裼裘
(1).古行禮時,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盡覆其裘,謂之裼裘。非盛禮時,以此為敬。禮記·檀弓上:“ 曾子 襲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大夫也,為習(xí)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 孔穎達(dá) 疏:“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則此裼裘而弔是也?!?span id="he9gtur" class="book">《禮記·喪大記》“弔者襲裘” 漢 鄭玄 注:“始死,弔者朝服裼裘如吉時也。小斂則改襲而加武與帶絰矣?!?br />(2).泛指袒露里衣。形容不拘禮儀。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使迴而至,不衫不履,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清 昭槤 嘯亭雜錄·張鳳陽:“ 納蘭太傅 、 高江村 等款待賓客, 鳳陽 裼裘露頂,忝踞上位,其結(jié)交也如此?!?/div>
《漢語大詞典》:通簡(通簡)
(1).猶通刺。 晉 袁宏 后漢紀(jì)·獻(xiàn)帝紀(jì)五:“時 河南 尹 李膺 有重名,敕門通簡賓客,非當(dāng)世英賢及通家子孫不見也?!?br />(2).豁達(dá),不拘禮節(jié)。晉書·謝鯤傳:“ 鯤 少知名,通簡有高識,不修威儀,好《老》,能歌善鼓琴?!?span id="xhklcd1" class="book">《新唐書·孫偓傳》:“ 偓 性通簡,不矯飭。”
《國語辭典》:少禮(少禮)  拼音:shǎo lǐ
1.無禮,欠缺禮節(jié)?!度龂萘x》第五三回:「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2.失禮,禮貌不周的客套話。如:「上次令堂七十大壽,我也少禮,沒去拜壽?!?br />3.請人不必拘于禮節(jié)的客套話。清。洪升《長生殿》第五○出:「玉妃少禮,請坐了?!?/div>
《漢語大詞典》:夷踞
兩腿伸直張開坐在地上。形容隨便,不拘禮節(jié)。后漢書·郭太傳:“﹝ 茅容 ﹞耕於野,時與等輩避雨樹下,眾皆夷踞相對, 容 獨危坐愈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