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活計(活計)  拼音:huó jì
1.生計。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釘靴雨傘為活計,偷寒送暖作營生。」
2.生活用具。《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當時隨這姑姑家去看時,家里沒甚么活計,卻好一個房舍?!?br />3.女紅的俗稱?!都t樓夢》第三七回:「這絹包兒里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計,姑娘別嫌粗糙,能著用罷!」
《國語辭典》:行針布線(行針布線)  拼音:xíng zhēn bù xiàn
本指裁縫衣服的技術。比喻安排縝密,規(guī)劃周詳。宋。曾季貍《艇齋詩話》:「韓子蒼少以詩見蘇黃門,黃門贈詩云:『我讀君詩默無語,恍然重見儲光羲?!蝗藛桙S門:『何以比儲光羲?』黃門云:『見其行針布線似之。』」也作「步線行針」。
《國語辭典》:行針走線(行針走線)  拼音:xíng zhēn zǒu xiàn
本指裁縫衣服的技術。比喻安排縝密,規(guī)劃周詳。元。鄧玉賓〈村里迓古。包藏著一團兒和氣套。勝葫蘆。么篇〉:「你看他行針走線,拈花摘葉,即世里帶著虛囂。」也作「步線行針」。
《國語辭典》:步線行針(步線行針)  拼音:bù xiàn xíng zhēn
原指裁縫衣服的技術。借喻安排縝密,規(guī)劃周詳。元??颠M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哪怕你指天畫地能瞞鬼,步線行針待哄誰?!挂沧鳌感嗅槻骄€」、「行針布線」、「行針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