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1分類詞匯 15
《國語辭典》:捕快  拼音:bǔ kuài
衙門里擔(dān)任緝拿人犯的差役?!缎咽篮阊浴>矶?。張廷秀逃生救父》:「侯同知晚上回府,便會同了眾捕快,次日解官?!埂都t樓夢》第六八回:「咱們只去見官,省得捕快皂隸拿來?!挂卜Q為「捕人」、「捕役」、「步快」。
分類:捕快捕役
《國語辭典》:捕役  拼音:bǔ yì
衙門里擔(dān)任緝捕人犯的差役?!陡;萑珪?。卷一七。刑名部??傉摗罚骸钙渚儽I之事,又必在于捕役。」《儒林外史》第五○回:「話說那萬中書在秦中書家廳上看戲,突被一個官員,帶領(lǐng)捕役進來,將他鎖了出去。」也稱為「捕快」。
《漢語大詞典》:番快
番子;捕快。 清 錢謙益 《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xué)士孫公行狀》:“番快捶楚,何求不得?”參見“ 番子 ”。
分類:捕快
《國語辭典》:番子  拼音:fān zi
1.舊日用來稱呼外國人?!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改欠有砸?,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明清時稽查緝捕罪犯的差役?!睹魇?。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執(zhí)訊之,無有左證符牒,賄如數(shù),徑去。」也稱為「番子手」、「番役」。
《國語辭典》:急足  拼音:jí zú
1.快速傳送文書、書信的人。宋。洪邁《夷堅甲志二。陸氏負約》:「陸氏晚步廳屏間,有急足拜于庭,稱鄭官人有書,命婢取之。」也作「急腳」。
2.拘捕罪犯的捕快。宋。洪邁《夷堅甲志一。王天?!罚骸敢幌?,夢二急足追至一處,令閉目露坐,無得竊窺人物?!?/div>
《國語辭典》:都頭(都頭)  拼音:dū tóu
1.職官名。唐置,掌理一都。五代因之。宋時禁軍,有都頭、副都頭,位次于指揮使。
2.領(lǐng)袖、專家?!缎咽篮阊浴>矶?。張廷秀逃生救父》:「見王員外沒有子嗣,以為自己是個贅婿,這家私恰像木榜刻定是他承受,家業(yè)再無人統(tǒng)核的了。遇著個渾家卻又是一個不賢都頭,一心只向著老公?!?br />3.州縣的捕盜頭目?!端疂G傳》第一三回:「知縣隨即叫喚尉司捕盜官員,并兩個巡捕都頭?!?/div>
《國語辭典》:名捕  拼音:míng bǔ
1.通緝。《漢書。卷七二。鮑宣傳》:「時名捕隴西辛興,興與宣女婿許紺俱過宣,一飯去,宣不知情,坐系獄,自殺?!?br />2.有名的捕快。如:「張龍、趙虎是包公手下的名捕?!?/div>
《漢語大詞典》:快壯(快壯)
舊時稱捕快衙役。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ぴ~訟》:“密諭快壯巡邏,遇有打架之人,立將兇器一併拿獲?!?/div>
分類:捕快衙役
《國語辭典》:官捕  拼音:guān bǔ
捕快,舊時官府的警衛(wèi)?!毒劳ㄑ?。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謂之官捕,幫手謂之白捕?!?/div>
《漢語大詞典》:拿人(拏?cè)耍?/div>
猶捕役,捕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 婆利國 拏?cè)松仆遁?,其大如鏡,中有竅,外鋒如鋸,遠以投入,無不中?!?/div>
《漢語大詞典》:道快
道臺衙門的捕快。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道快大呼叩頭曰:‘某乃道快 王某 也?!?/div>
《國語辭典》:陰捕(陰捕)  拼音:yīn bǔ
舊時負責(zé)緝捕盜賊的衙役。《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氣悶悶的走出縣來,即時尋縣中陰捕商議?!挂卜Q為「應(yīng)捕」。
分類:便衣捕快
《漢語大詞典》:捉不良
唐 代緝捕盜賊的吏卒,猶后世的捕快。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勅令 長安 、 萬年 捉不良脊爛求賊,鼎沸三日不獲?!?/div>
《國語辭典》:捕衙  拼音:bǔ yá
衙門內(nèi)的捕快?!冻蹩膛陌阁@奇》卷八:「陳大郎情知不關(guān)他事,只得放了手,忍氣吞聲跑回曾家,就在崇明縣進了狀詞,又到蘇州府進了狀詞,批發(fā)本縣捕衙緝訪?!?/div>
《國語辭典》:府快  拼音:fǔ kuài
捕班衙役?!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次早,眾府快都至楊洪家里,寫了一張解呈,拿了贓物。府快解了強盜來到總捕廳前伺候?!?/div>
《漢語大詞典》:黑門坎兒(黑門坎兒)
舊社會衙門中捕快的俗稱。 鮑昌 《庚子風(fēng)云》第二三章:“而 陳德和 自己是個黑門坎兒,他懂得這里面的一切規(guī)矩。”
《國語辭典》:白捕  拼音:bái bǔ
古時稱捕快的幫手為「白捕」。《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其在官有名者謂之官捕,幫手謂之白捕,金令史不拘官捕,白捕,都邀過來,到酒店中吃三杯?!?/div>
分類:捕快助手